点击这里给我发消? width=高级搜索|网站地图|TAG标签RSS订阅[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西安曲江新区田晨日用百货便利店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坛资讯 > 文坛资料 >

东北作家小传

时间:2023-01-30 22:58来源:转载 作者:佚名 点击:
东北作家小传 萧红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
东北作家小传
 
  萧红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生平:
  一、早年生活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二、求学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在第一女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
  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春节后她随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的。
  三、结识萧军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裴馨园、萧军等人给了萧红很大的帮助。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
  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
  四、走上文学之路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便以悄吟作笔名陆续发表了《看风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小黑狗》、《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牵牛坊”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是位于道里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的一处平房。萧红、萧军经常到这里参加左翼文化人的聚会,常来的还有罗峰、白朗、金剑啸、舒群等人。通过与他们接触,使萧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文学知识,而且还受到了一些共产党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
  萧红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3年8月,长春《大同报》文艺周刊《夜哨》创刊,萧红做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发表了《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清晨的马路上》、《八月天》等作品。
  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党员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跋涉》集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
  在青岛,他们与先到这里的舒群一家住在观象一路一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集中精力,勤奋写作,不久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
  由于青岛局势紧张,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舒群被捕,萧红、萧军处境危险。1934年10月,他们离开青岛去上海。
  五、与鲁迅的交往
  萧红、萧军到上海后,住在拉都路福显坊内一处二楼上。鲁迅先生非常关心他们到上海后的生活、思想和写作情况,但因当时上海环境险恶,斗争残酷复杂,无法会面,只好通过书信联系。鲁迅先生多次给他们写信,表示极大的关切,在精神上给他们很大鼓舞,为他们指明方向。
  1934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他们向鲁迅先生介绍了东北的斗争情况和自身的遭遇,鲁迅先生也给他们讲了上海的斗争局势以及文艺界的情况,并同意推荐他们的作品出版。临别时,为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鲁迅先生将一些钱交给他们,并让夫人许广平将萧红的书稿带回。
  与鲁迅先生的这次会面,对萧红、萧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加深了他们与鲁迅之间的相互了解,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也使他们得到鲁迅的悉心指点,从鲁迅那里学会做人、做学问,为今后在上海立足,并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丛书”。
 
  此外,鲁迅还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关系,积极向出版社推荐他们的作品,萧红等人的书稿不但被介绍到当时陈望道主编的《太白》、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有时还转到良友公司的赵家壁那里。在鲁迅的热情帮助下,萧红到上海后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小六》很快就在《太白》上刊出。
  随后,散文《饿》,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分别刊登在《文学》和《太白》上。从此,萧红的作品便陆续在上海发行的《生活知识》、《中学生》、《作家》、《文学季刊》、《中流》等多家杂志上发表。萧红也开始在上海文学界崭露头角,成为一颗闪亮的文学新星。
  六、文学的收获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七、参与社会运动
  1936年6月15日,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六十七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萧红是最初的发起人之一。
  八、情感生活的波动
  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像亲人一般照顾他们,使这两个异地青年在上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
  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1936年7月16日,萧红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
  旅居日本,萧红过着寂寞、孤独的日子,但她还是写出了《红的果园》、《孤独的生活》、《王四的故事》、《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 ,以及诗歌《沙粒》等作品,并在国内的一些刊物上发表。
  1936年月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传到日本,萧红悲痛不已,她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寄托了对导师的深切怀念。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她写下了《拜墓诗——为鲁迅先生》 ,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
  4月,萧红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舒群见面。在北平住不多久,萧红又回到上海,和萧军的关系也有所好转,还参加了萧军编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芦沟桥事变”。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在上海抗战期间,萧红、萧军不顾危险,积极热心地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脱离险境。
 
  9月28日,萧红、萧军与上海的一些文化人撤往武汉。在武汉,他们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
  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峰、孔罗荪等青年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
  面对国土沦丧,民族危亡,萧红创作热情高涨,毅然加入抗战的文艺队伍中,挥笔写下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 《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此外,萧红还参加了胡风主编的《七月》编辑工作,并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前两章。
  九、与端木蕻良的生活
  1938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在校担任文艺指导员。
  2月,临汾形势紧张,“民大”要撤到乡宁,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西安。萧军先是留下,后经延安也来到西安。
  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
  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
  日军逼近武汉,端木蕻良去重庆。萧红独自辗转于汉口、重庆、江津之间。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1938年被视为萧红文学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
  1939年1月,萧红又回到重庆。此间,她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1939年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靳以楼下。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2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举行欢迎会,欢迎他们的到来。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8月3日,香港文协、青年记者协会香港分会、华人政府文员协会等文艺团体联合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召开纪念会,纪念鲁迅先生六十岁诞辰。萧红在会上负责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项。纪念会上还演出了萧红到港后写的哑剧《民族魂》 。
  十、《呼兰河传》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继《呼兰河传》后,萧红在香港还写出了长篇小说《马伯乐》、小说《后花园》,散文《小城三月》、《北中国》,散文《骨架与灵魂》、《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等作品。
  十一、最后的岁月
  1941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后来萧红听从史沫特莱的建议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才发现患有肺结核。于是,在10月份住院打空气针治疗。因受医院冷遇,11月底萧红返回九龙家中养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中。当天,柳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到九龙乐道萧红住处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住进思豪酒店。
 
  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
  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第二天,萧红精神渐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又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设立的临时医院。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1月24日,萧红遗体在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1942年5月1日,延安文艺界举行萧红追悼会,在延安的作家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切悼念萧红。
  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
  萧军
  
  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1907年7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现辽宁省凌海市所属大碾乡),笔名有三郎、田军、萧军等。1934年10月创作了著名的《八月的乡村》。《八月的乡村》的出版不但显示了抗日文学的实绩,也奠定了萧军在文坛上的地位。从此,他与萧红成为“东北作家群”的著名代表。抗战爆发后去延安,50年代到北京,专门从事写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期间长期遭到关押,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萧军生前的这两句诗就是这位著名作家的精神写照。
  
  生平:
  初出茅庐
  1925年,萧军考入“少帅”张学良在沈阳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习法律和军事。1929年,萧军写出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懦……》,以“酡颜三郎”为笔名,发表在当年5月10日沈阳《盛京时报》上。小说愤怒地揭发了军阀残害士兵的暴行。接着萧军又在《盛京时报》上发表了《端阳节》《鞭痕》《汽笛声中》《孤坟的畔》等小说。
  1932年初,萧军到了哈尔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也正式成为党的地下组织所领导的革命文艺队伍中的一员。 萧军1933年秋天,他和萧红(萧红萧军意为:小小红军。)合印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跋涉》。其中收有萧军的《孤雏》《烛心》《桃色的线》《这是常有的事》《疯人》《下等人》等6篇小说。于1934年6月中旬离开了东北故乡,来到关内。在青岛,萧军、萧红一边编辑《青岛晨报》副刊,一边写作。萧军在里写完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
  1935年7月,萧军自费“非法”出版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立即轰动了文坛,奠定了萧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艺术上,《八月的乡村》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以浓郁的乡土色彩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萧军既能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牲,作速写的勾勒,又善于精雕细绘,并且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加以描写。此外,《八月的乡村》的风格也质朴刚健,充溢着一种不可抑止的力量,可以说是“力”的艺术。这种艺术风格特别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概括和开掘方面。这时期,萧军的创作力极为旺盛。继《八月的乡村》之后,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江上》,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绿叶的故事》,中篇小说《涓涓》等。正是在这样基础上,萧军开始撰写他的长篇巨著《第三代》。
  从1936年春起,他断断续续写了近二十年,才全部写完。这部巨著以宏大的气魄,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北社会现实。
  1940年6月第二次去延安。从这时起,一直到1945年冬末,萧军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延安。他担任了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文协”分会的理事,《文艺月报》的编辑,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教员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
  
  于1946年9月23日重返阔别了十二年的哈尔滨。萧军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就在这时,发生了《文化报》与《生活报》论争事件。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确认了对萧军的政治迫害。从此萧军便被排斥出文艺界,被湮没 萧军了整整三十年。萧军在极端困难的逆境中写出《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以及《第三代》最后部分等大量作品。即使在十年动乱的年月里,他身陷囹圄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写出了大量的诗词。近年来,又有《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近作》等重要著作问世。萧军解放后所写的这些作品,思想更见深沉,艺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但保存了宝贵的文学史料,而且是非常优美的散文艺术珍品。特别是后两部作品,名为“注释”,其实是别具一格的艺术品。2006年6月,回忆录全集《人与人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粉碎“四人帮”后
  党为萧军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重新作了符合历史事实的公正的结论,充分肯定了他“早年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和独裁统治”的历史功绩,撤消了1948年东北局“萧军关于问题的决定”,推倒了“四人帮”给萧军强加的各种诬陷之词,称赞“萧军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逝世
  1988年6月22日,萧军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1岁。根据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分别安葬在北京“万安公墓”和辽宁省锦县(今凌海市)的“凌河公园”(2007年7月3日更名为“萧军公园”)。他在给家人的遗嘱中说:“自己是一个穷文人,没有留下什么财产。有一点菲薄的积蓄捐给家乡,自己的文物、书籍要捐献给辽宁锦县萧军资料馆和有关文化部门。”2007年7月3日,“萧军故居”和“萧军文化广场”在凌海市沈家台镇落成。2008年6月,萧耘、王建中主编的《萧军全集》(20卷),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同年7月2日,“萧军纪念馆”新馆在辽宁省凌海市落成。
  
  萧军作品集
  《跋涉》(短篇小说合集,与萧红合著),1933年10月,自费于哈尔滨“五日画报社”出版;
  《八月的乡村》(长篇小说),1935年7月,自费印于上海容光书局;
  《羊》(短篇小说选),1936年1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1981年,广东人民出版社;
  《江上》(短篇小说选),1936年8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
  《绿叶底故事》(诗、散文合集),1936年12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
  《第三代》(1~2部,长篇小说),1937年12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1947~1948,哈尔滨鲁迅文化出版社;
  《十月十五日》(小说、散文集),1937年,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
  《涓涓》(中篇小说),1937年9月,上海燎原出版社;
  《侧面》(报告文学),1938年11月,成都跋涉书店;续集《从临汾到延安》,1941,香港海燕书店;
  《幸福之家》(四幕话剧),1940年5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
  《萧军杰作选》(综合集),1947年,上海新象书店;
  《五月的矿山》(长篇小说),1954年11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过去的年代》(上、下册,长篇小说),1957年6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吴越春秋史话》(上、下册,长篇小说),1980年7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萧军近作》(诗文选辑),1981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
  《萧军五十年文集》(综合集),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我的童年》(自传),1982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从临汾到延安》(散文集),198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
  《萧军戏剧集》(戏剧),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人与人间》(回忆录),2006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社;
  《萧军全集》(20卷),2008年6月,华夏出版社。
  --------------------------------------------------------------------------------
  谢友鄞
  
  谢友鄞(1948.10——)男,汉族,浙江鄞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文学院研究生班。曾在国家大型煤矿下井七年,在电子工厂做过技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阜新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供职于辽宁省阜新市艺术创作研究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经发表、出版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数百万字,作品覆盖了国内著名的出版社、杂志和报纸。《窑谷》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马嘶?秋诉》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嘶天》获第五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闲坐话边地》获建国50年周年首届辽宁文学奖;《我在在地上行走》获《中国作家》大红鹰奖,并荣获《小说选刊》、《上海文学》、《文学自由谈》等著名刊物优秀作品奖;以满票摘取首届惟一一名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桂冠。部分作品被以英、法、德、阿拉伯、世界语对外译介及在台湾、香港重版。
  --------------------------------------------------------------------------------
  
  晓 凡
  
  晓 凡(1937.2.26——)原名范长钰,辽宁沈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当过产业工人和企业干部,1956年开始业余创作。1964年以其诗作《长桥万里》、《车间风雷》引起文学界的重视和好评,有关方面为其新作问世举行专题研讨会并发表臧克家等知名专家评论文章。长篇报告文学《红心壮志》发表后,数学家华罗庚撰长文予以评论推荐。1965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先后担任驻会作家、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当代诗歌》月刊主编、《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辽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专职副主席等职,同时为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辽宁新诗学会副会长。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法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等国多次译介其著述。著有《灿烂的青春》、《美的诱惑》、《晓凡诗选》、《随笔写天下》、《诗歌创作技巧问答》、《神马》、《生前死后》等14部。1986年受中国作协委托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写下《裸体的日本》,该书很受欢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辽宁省政府评定的“辽宁省优秀专家”。
  
  --------------------------------------------------------------------------------
  薛卫民
  
  薛卫民 (1959~),吉林伊通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诗集《含笑的花蕾》、《森林城的霓虹灯》、《白玫瑰·三角帆》、《彩绘新童谣》、《为一片绿叶而歌》,散文《裸语》,抒情诗集《右手》等。作品曾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儿童文学园丁奖,第二、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获庄重文文学奖。有多篇作品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
  徐敬亚
  
  徐敬亚 (1949~),吉林长春人。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诗人、文学批评家。第一届青春诗会成员。历任吉林省《蔘花》编辑部编辑,《深圳青年报》编辑,吉林省作家协会干部,中级职称。曾主持“中国现代诗大展”,并主编《中国现代诗大观》。2005年受聘为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2006年起主持《特区文学》“十大网络版主联席阅读”。
  
  著有诗歌评论《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隐匿者之光》及散文随笔集《不原谅历史》等,论文《复苏的缪斯》等。诗歌《长征长征》获《星星》诗刊创作奖。
  
  --------------------------------------------------------------------------------
  谢友鄞
  
  (1948年10月~) 祖籍湖南长沙,生于浙江鄞县。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现为辽宁阜新市文化局创作室创作员.
  
  专著《大山藏不住》、《谢友鄞小说选》等。
  《窑谷》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马嘶·秋诉》获全国第九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火神》获全国首届乌金奖
  《嘶天》以全票荣获“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
  《我在大地行走》获“全国大红鹰杯”一等奖
  《老黑鱼号的短暂航程》获第四届全国乌金奖文学一等奖
  中篇小说《滋味》获“全国文汇文艺奖”
  《闲坐话边地》获建国五十年辽宁优秀文学奖、并获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
  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
  其作品还获1989年全国文艺新人奖、辽宁省政府十大文艺成果奖。
  
  --------------------------------------------------------------------------------
  王中才
  
  王中才 笔名老宁。山东宁津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1961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军机关干事、秘书,总政《解放军文艺》散文组编辑、副组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委员,辽宁省作协第五、六届副主席。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文诗集《晓星集》、《光斑集》,散文集《何处觅天涯》、《朔方履痕》,中篇小说集《龙凤砚传奇》、《希里免克的传说》,中短篇小说集《三角梅》,长篇报告文学《战神的橄榄树》,长篇游记《黑色旅程》等。短篇小说《三角梅》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最后的堑壕》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小说《遥远女儿岛》获总政新作品奖一等奖。
  
  --------------------------------------------------------------------------------
  王充闾
  
  王充闾(1935.2.5——)男,汉族,辽宁盘山人。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新闻记者、报纸副刊编辑,后在省市领导机关工作。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兼任南开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散文随笔集《清风白水》、《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成功者的劫难》、《回头几度风花》、《一蓑烟雨任平生》等二十种;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另有《王充闾作品系列》七种。散文集《春宽梦窄》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一生爱好是天然》曾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创作感言:性疏淡,恶嚣烦,一意从事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尝为诗以自况,题曰《写怀寄友》——“埋首书丛怯送迎,未须奔走竞浮名。抛开私忿心常泰,除却人才眼不青。襟抱春云翔远雁,文章秋月印寒汀。十年阔别浑无恙,宦况诗怀一样清。”
 
  王鸣久
  
  王鸣久,满族,1953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中共党员。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新闻干事、宣传处副处长,武警部队某部纪检处处长,上校警衔。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我是一片橄榄叶》《东北角》《东方小孩》《宁静光芒》《梦厦》《青铜手》《最后的执灯者》《苍茫九歌》,长篇随笔《永恒的生命之光》,散文集《落鸟无痕》,小说集《蓝桥》等。《青铜手》《蓝桥》分别获武警部队第一、二届武警文艺奖一等奖,《青铜手》还获全军第二届文艺新作品奖文学一等奖,《最后的执灯者》获第二届辽宁省文学奖诗歌奖。
  
  --------------------------------------------------------------------------------
  
  苏兰朵
  
  苏兰朵,本名苏玲。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吉林松原,90年代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开始诗歌散文创作,诗作、散文收入各种选本。曾获第五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第六届辽宁文学奖散文奖。2009年开始小说创作,有中短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等转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签约作家。现供职于鞍山新闻广播电台。
  出版作品:诗集《碎·碎念》(2007)(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集《曳航·船》(2008)(中国文联出版社)、长篇小说《声色》(2010)(万卷出版公司)
  --------------------------------------------------------------------------------
  
  素 素
  
  素 素 女,1955年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日报高级编辑。散文集《独语东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佛眼》获“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个人获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奖、大连市 “金苹果”终身文艺成就奖。现已出版《素素心羽》、《独语东北》、《佛眼》、《欧洲细节》、《张望天上那朵玫瑰》、《永远的关外》、《流光碎影》等12部文集。
  
  --------------------------------------------------------------------------------
  孙惠芬
  
  
  孙惠芬(1961.5.31——)女,汉族,辽宁庄河人。曾当过农民、工人。现为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发表作品300余万字。著有小说集《孙惠芬的世界》、《伤痛城市》、《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城乡之间》,长篇散文《街与道的宗教》,长篇小说《歇马山庄》、《上塘书》。其中短篇小说《小窗絮语》获辽宁省政府奖,中篇小说《平常人家》获东北文学奖佳作奖,短篇小说《台阶》、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分别获《小说选刊》1997、2002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春天的叙述》、《民工》分别获《当代》杂志2000、2002拉力赛奖,《民工》曾入选《北京文学》2002中篇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舞者》获《山花》杂志奖,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一树槐香》曾分别入选2002、2004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长篇小说《歇马山庄》获辽宁省第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中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曾获辽宁省第三届青年作家奖,第三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居大连。
 
  谭 杰
  
  谭 杰(1948.11——)男,满族,辽宁开原人。大专学历。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阜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新蕾》文学杂志社主编。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天道》、《厚土》、《圣手》、《天威》、《幽谷》、《神针》,散文集《大辽河的儿女们》、《真情》。发表作品300余万字。代表作有《天道》、《星光》。2002年中国作家协会曾举办谭杰作品研究会。创作感言:真情写真人,做时代的歌手。
  
  --------------------------------------------------------------------------------
  
  田永元
  
  田永元(1949.3.8——)男,祖藉山东蓬莱,出生于哈尔滨,成长于丹东。国家一级作家,全国著名铁路作家。1968年毕业于锦州铁路司机学校。历任大虎山机务段司炉、司机,锦州铁路局总工程师室科员。自1973年在《辽宁文艺》发表组诗《火车头之歌》以来,先后著有诗集《我的路蜿蜒曲折》、《旋转的年华》、《我呼唤天真》等5部,报告文学《神仙王国里的酸甜苦辣》、《死神背后的补白》、《大陆的厂长和香港的老板》,《中国铁路风云录》,《海路》等7部,《田永元中短篇小说集》1部。其中,《神仙王国里的酸甜苦辣》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曾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创作奖几十次。1993年创办和主持了《中国铁路文学》,并先后担任副院长主编,主编;2000年前后担任鸭绿江杂志社特邀主编,鸭绿江杂志社主编;曾先后担任沈阳铁路局秘书科副科长、《沈阳铁道报》副主编;现任鸭绿江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新诗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铁路作协常务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
  --------------------------------------------------------------------------------
  
  宋歌
  
  宋歌。原名宋汇滨。黑龙江海伦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海伦县伦河中学教师,海伦县文化馆副馆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黑龙江少儿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北方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编审。黑龙江作家协会理事。1960开始发表作品。1991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乱世响马》、《血土》、《山洞里拣来的姑娘》,诗集《春风春雨》,中篇小说集《泪洒聊斋》、《西湖情泪》、《逃婚的姑娘》、《瓜田月下》,译有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方觉蓍)及4种杂著。
  
  --------------------------------------------------------------------------------
  韶 华
  
  韶 华(1925.11——)原名周玉铭。男,汉族,河南滑县人。只读过四年半书。1940年参加了八路军。当过宣传队员、连队文化教员,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年做文学编辑和行政工作,曾任《东北文艺》副主编,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辽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1984年在全国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96年在第五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名誉委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顾问。著有长篇小说《燃烧的土地》、《浪涛滚滚》、《过渡年代》、《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三角红黄白》、《寻找悲壮》、科幻童话《吴承恩孙悟空和猪八戒新传》,长篇报告文学《说假话年代》、《做噩梦年代》,短篇小说集《你要小心》、《身边人物志》等。从1945年开始发表小说,至2005年,60年间出版作品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等30余部,约600余万字。1990年出版了“茅盾评点本《浪涛滚滚》”,作者也在这个版本中夹写了1万余字的“作者自白”,检讨了30年前的创作得失。
 
  杨利民
  
  杨利民,男,汉族, 1947年11月7日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87届研究生,文学硕士。现为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庆市文联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曾被评为“新时期全国十佳编剧”、全国首届“百名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入围中国戏剧激情人物排行榜。
  
  杨利民。著有戏剧、影视、小说、散文、随笔等各类作品500万字。主要作品有话剧《黑色的石头》、《大雪地》、《大荒野》、《危情夫妻》、《地质师》、《在这个家庭里》、《北方的湖》、《特殊的故事》、《活着并且高贵地活着》、《秋天二人转》、《铁人轶事》等,主要影视剧《家庭的荣誉》、《两代人》、《北方往事》、《漂亮女孩》、《今晨,雨加雪》、《撼天雷》、《眷恋》等,长篇小说《北方故事》、《大荒野》、《漂亮女孩》、《杨利民剧作选》等。曾多次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奖、学院奖、五个一工程奖。有些作品被译介到国外。曾被评为新时期全国十佳编剧。《危险夫妻》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二届亚洲戏剧节引起轰动。《大荒野》被收入《二十世纪文学大师文库》,《地质师》被收入建国50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并被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列为教学剧目;《秋天的二人转》入围国家精品工程。
  
  另有长篇小说、戏剧集《北方故事》、《杨利民剧作选》、《北方的湖》等六部著作出版。
  --------------------------------------------------------------------------------
  尹守国
  
  尹守国,男,辽宁作协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在《鸭绿江》《芒种》《山西文学》《飞天》《芳草》《长江文艺》《延河》《中国铁路文艺》《文学界》《小说林》《星火》《当代小说》《黄河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50多万字。有中短篇小说被《新华文摘》和《小说选刊》等转载,并收入漓江出版的《2008中国年度短篇小说》中。
  
  --------------------------------------------------------------------------------
  哑地
  
  哑地,本名高岩。法官。1970年3月出生于辽宁铁岭北部的康家村。毕业于辽宁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任法官。1988年开始诗歌创作,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星星》、《绿风》、《诗歌月刊》、《诗潮》、《扬子江诗刊》、《中国诗人》、《诗选刊》、《鸭绿江》、《飞天》等数十家权威期刊公开发表大量组诗,其中部分诗歌被选入《中国诗选》和2000年至今的中国作协创研部主编的《年度诗歌精选》、《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的《年度文学精品》、《诗刊社》主编的《年度最佳诗歌》等权威选本和《青年文摘》、《南方周末》等。
  著有诗集《忧郁的谎言》、《体内报告》、《和自己合唱》三部。
  曾于2001年获第二届辽宁文学奖。2003年获巨龙杯全国诗歌奖。2004年获《人民文学》德意杯首届青春中国诗歌奖。
  
  --------------------------------------------------------------------------------
  张雅文
  
  张雅文,女,1944年出生于辽宁开原,从事过专业速滑运动员、银行会计、编辑、文学创作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传记、报告文学集《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绿川英子》、《爱献给谁》、《玩命俄罗斯》、《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出版了英文版)等多部作品;发表《走过伤心地》、《4万:400万的牵挂》、《香魂》等报告文学及中短篇小说数十篇。
 
  张笑天
  
  笔名纪延华、纪华、严东华。祖籍山东昌邑,1939年11月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黑龙宫镇。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吉林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吉林省萨满文化协会会长。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雁鸣湖畔》、《严峻的历程》、《归来吧,罗兰》、《爱的葬礼》、《中正剑之梦》、《永宁碑》、《死岛情仇》。   创作集:   《张笑天短篇小说选》、《张笑天中篇小说选》、《家务情官》、《她微笑着走向牢门》、《追花人》、《黑十字架》、《春眠不觉晓》等。   中篇小说   40多部。   共发表20余部电影文学剧本,有12部拍摄成影片,其中《佩剑将军》,《家务清官》、《她从雾中来》、《末代皇后》受到好评。张笑天的作品着重反映当前社会生活,探索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问题。他的作品故事性强,富于抒情色彩。其中篇小说《公开的“内参”》、《离离原上草》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迄今出版张笑天文集30卷,长篇小说25部,小说集、剧本集、散文随笔集18部,创作文字总量逾3000万字。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太平天国》、《朱元璋》、《永乐大帝》、《永宁碑》、《孙中山》、《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施琅大将军》《抗日战争》、《三八线往事》、《雁鸣湖畔》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佩剑将军》、《家务清官》、《张笑天中短篇小说选》、《往事钩沉》、《心灵驿站》等逾20部。   迄今为止,出版《张笑天文集》30卷本一套(1800万字),长篇小说《太平天国》、《永宁碑》、《爱的葬礼》、《孙中山》、《朱元璋》、《永乐大帝》、《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青海大将军》等共二十多部,小说集、剧本集、散文随笔集十八部;共创作中篇小说五十余部、短篇小说六十余篇,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四十八部(集),其中有二十六部集搬上银幕。创作电视剧六百多部集,其中《太平天国》等反响强列。另有大量的散文、随笔、杂文、文论散见于各报刊,创作文字总量达百万字以上。
  
  --------------------------------------------------------------------------------
  朱维坚
  
  1953年生于辽宁省台安县。现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1980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剧本和曲艺作品,先后创作发表长篇武侠小说《诡秘的镖车》、《江湖行》。长篇电视剧文学剧本《刑警》和《生死存亡》(后改编为36万字的长篇小说《终极罪恶》),出版有长篇小说《黑白道》、《终极罪恶》、《使命》、《绝境》、《黑白道2:暗算》等,其中大部分被拍摄成电视剧,《使命》曾获第七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
  
  --------------------------------------------------------------------------------
  张抗抗
  
  张抗抗。女,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66年初中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劳动、工作8 年。72年开始发表作品。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专业。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从事写作以来,已发表各类作品共500余万字。出版各类专集50余种。代表作:《张抗抗自选集》五卷,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从事文学交流活动。曾获全国短、中篇小说等多项大奖。有若干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并在海外出版。
 
  黄瑞
  
  黄瑞,1957年生,曾用笔名晓瑞、海石等。黑龙江省海伦人,汉族,无党派,大专学历,国家二级作家。历任牡丹江石油机械厂教师,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主任,牡丹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牡丹江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委员,大连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记者,大连交通台新闻部主任。现任大连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大连市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作协第六届主席团。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六届学员,辽宁文学院第二届至第五届签约作家。已出版作品:诗集:《达紫香》;长篇小说《敏感地带》;报告文学集《沉重的船》、《来自改革试验区的报告》、《边贸之光》、《北国星》、《沙漠第一草》;长篇报告文学《威廉警官》、《为了这方土地》、《情满人间》、《黑土魂》、《商路》、《铁血河山--先遣渡江英雄连纪实》;传记体长篇报告文学《吴彦成春秋》、《商魂》、《海魂》、《中国平民地产王》、《诚信人生—赵文玉传》等文学作品18部,总计400余万字。
  传记体长篇报告文学《为了这方土地》获辽宁省首届文学奖、长篇小说《敏感地带》获北方六省一市文艺图书一等奖。作品先后获国家省市一、二、三等奖若干次。
  
  --------------------------------------------------------------------
  蒋巍
  
  辽宁营口人。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68年赴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黑龙江嘉荫农场职工、《哈尔滨日报》记者、编辑及编辑部副主任,哈尔滨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哈尔滨市第十届人大常委,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海妖醒了》,报告文学集《今天狭路相逢》、《梦里青纱帐》等。 其多部文学作品被著名导演、作家高占全(蒋巍高徒)改编为影视剧搬上屏幕。
  
  
  --------------------------------------------------------------------
  金仁顺
  
  金仁顺,女,吉林省白山人,1970年出生,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戏剧系,著有小说集《爱情冷气流》、《月光啊月光》;散文集《仿佛一场白日梦》;影视作品集《绿茶》、《妈妈的酱汤馆》。现就职于长春某杂志社。70后代表作家。现居长春。迄今为止已完成小说、散文约一百万字。
  
  
  --------------------------------------------------------------------
  蒋峰
  
  蒋峰 (1983~),吉林人。2004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特约编辑,湖南长沙《飞—fly》杂志主编,北京时尚《男人装》记者。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维以不永伤》、《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淡蓝时光》,短篇小说集《我打电话的地方》、《才华是通行证》。2002年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6年获青年文学新人奖。
  --------------------------------------------------------------------
  
  景凤鸣
  
  景凤鸣,本名景奉明,笔名凤鸣,男,1968年生于吉林省九台县。早年就读于榆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吉林省榆林市城发中学任语文教员、团委书记,此后历任榆树市城发乡政府党校教员、榆树市市教委人事科干部、吉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部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
  200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铁北区的司机》、《户口》、《天尊院》、《幸福中介》等,短篇小说《刘强买户口》、《红梅》、《会跑三步篮的姐姐》、《看玻璃仓库的老张》等。现居长春。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作品曾在《人民文学》、《作家》、《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莽原》、《鸭绿江》、《飞天》、《春风》、《中华散文》、《散文》、《散文?海外版》、《读者》等刊物发表及转载。有作品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度散文精选》。2004年出版散文集《有一条河》。2004年获首届长春文学奖。2009年加入中国作协。2010年出版小说集《天尊院》。
 
  金 河
  
  金 河(1943.3——)原名徐鸿章。男,汉族,内蒙古敖汉旗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赤峰市革委会报道组、市委宣传部干事,辽宁作协创作员、理事、主席、党组书记,驻会专业作家,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金河短篇小说选》、《不仅仅是留恋》、《白色的诱惑》、《金河小说选》、长篇旅行记《中国作家看苏联》,纪实文学作品《平房魔窟》、《烈吏于谦》、《阎宝航传》和大量散文随笔,约400万字。其中《重逢》、《不仅仅是留恋》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杏花山下的孩子》获《北方文学》奖;《带血丝的眼睛》、《大车店的一夜》分获辽宁省政府奖;报告文学《历史之章》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89年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省级优秀专家。
  
  --------------------------------------------------------------------
  津子围
  
  津子围,本名张连波。1962年生。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辽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一袋黄烟》《相遇某年》《大戏》3部。出版长篇小说《残局》《我短暂的贵族生活》《收获季》《口袋里的美国》《Childhood Book》《同名のひとたち》等9部。作品屡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短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选载,并被选入中国年度最佳小说集、中国年度小说精选、中国年度小说经典、名家小说及中国小说排行榜等。
  获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12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辽宁文学奖等多项奖。参与编剧的电视剧获得第25届、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第11届全国“五个一工程” 奖
  --------------------------------------------------------------------
  金斗弼
  
  金斗弼, 笔名江心。1952年生于密山县,1977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系毕业, 分配到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5年延边大学函授部朝文专业毕业,1987年至1988年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语文系研修。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现任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职称为编审;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朝鲜族创作委员会副会长、延边作家协会理事。译著有长篇小说《将军吟》、《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茶花女》等作品。
  1984年开始从事创作活动,小说、随笔、报告文学、童话作品100多篇。整理出版童话集《金铃和银铃》;出版散文集《融神圆梦》、《阿,人情》。曾获得《黑龙江新闻》随笔奖和《辽宁朝鲜文报》鸭绿江文学奖、中国朝鲜族出版文化特殊贡献奖。
  
  --------------------------------------------------------------------
  刘子成
  
  刘子成,笔名流星、溪曲。黑龙江双城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人业余艺术学院中文专业。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双城县文工团演员,黑龙江省戏曲学校学员,哈尔滨电机厂学徒工人,解放军独立炮七师宣传队演员、创作员,哈尔滨电机厂党委宣传部干事、厂报编辑,《小说林》杂志编辑,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哈尔滨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9年入选联合国世界名人录。
 
  著有长篇小说《捉住一个太阳》、《座山雕世家》、《火的战争》等7部,中篇小说《越过防线》、《青山夕照》、《青纱帐,母亲》等150余篇,中篇小说集《丑妻》,报告文学《荒原的觉醒》,电影文学剧本《江湖怪狼》、《男性世界》,电视连续剧剧本《硝烟散后》、《原野上的马车》、《暴风骤雨》(续篇)等100余部。电影文学剧本《飞来的仙鹤》(合作)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及意大利、法国电影节奖,另获第十一、十二届飞天奖一等奖,改革潮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报纸连载二等奖,黑龙江第三届天鹅大奖一等奖,还连续7届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
  
  --------------------------------------------------------------------
  李见心
  
  李见心,笔名见心。女。中共党员。著名诗人。1968年11月19日生于抚顺,现居锦州。先后毕业于鲁迅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班。辽宁省签约作家。1987—1991年任抚顺市矿务总医院护士,1991—1995年任锦州市凌河区中医院护士,1995—2003年任锦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起先后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等刊发表诗作,作品收入2003一2007年度《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2004年参加第二届中国女诗人作品研讨会,2005年参加《诗刊》社第21届青春诗会,2008年获《扬子江诗刊》民生杯诗赛二等奖;《诗刊》社桃花源杯诗赛三等奖;李叔同诗歌提名奖等。连续四次入围《诗刊》社华文青年诗歌奖。著有诗集《初吻献给谁》、《比火焰更高》、《李见心诗歌》,长篇小说《心灵捕手》、《有字天书》。作品曾获2002年诗刊社金城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三等奖、2002年辽宁省新锐文学奖、2003—2006年诗刊社华文青年诗人奖入围奖(连续四年)、2005年辽宁省作协金桥奖。现供职于锦州市文联。
  --------------------------------------------------------------------
  罗烽
  
  简介:
  罗烽(傅乃奇)(1909—1991),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哈尔滨呼海铁路传习所。随即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起负责领导北满(地下)文艺运动。1945年至上海,参加左联,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中篇小说《归来》,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作了血泪控诉。1941年去延安,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主席。以后一直担任党政部门的文教工作领导职务。
  
  生平:
  少年时期较早地接受了“五·四”以来的革命思想,于1928年在黑龙江省呼海铁路传习所学习期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呼海铁路特别支部宣传委员、代理支书、书记等职。“九·一八”事变后,罗烽在杨靖宇同志领导下在群众中活动,被杨靖宇指定为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并受命开展北满革命文艺活动,联络当时的青年文学工作者萧军、萧红、白朗、舒群、山丁、金人等在当时的新京(长春)《大同报》、哈尔滨《国际协报》创办大型文艺周刊《夜哨》、《文艺》;他当时发表了新诗《晒黑了你的脸》,显示了艺术才华。
  1934年由于叛徒告密,罗烽被捕,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5年无罪获释。同年7月与爱人白朗同赴上海,参加“左联”,以后他辗转于上海、武汉、重庆,担任上海文艺协会秘书、上海文艺界战时服务团宣传部长、主编半月刊《哨岗》。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剧本,主要有长诗《碑》三部曲、中篇小说《莫云与韩尔谟少尉》,长篇小说《满洲的囚徒》等,其中《满洲的囚徒》取材于自己的经历,是罗烽的代表作之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941年皖南事变后,遵照周恩来同志指示,罗烽到延安,先后被选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一任执行主席,并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他的论文《高尔基论艺术与思想》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
 
  1945年“八·一五”罗烽到东北,曾任东北文协代任、东北局宣传部常委、东北文化部副部长、东北文联副主席等要职,对东北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52年底罗烽在中国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到青铜峡等地深入生活,写作长篇《两岸春秋》,但1957年被错划右派,长篇创作遂中断。
  “文革”期间罗烽与其夫人白朗同遭迫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烽的沉冤得以昭雪,恢复了他作为“东北作家群”重要成员革命作家的真实面目。
  罗烽同志创作上的成就,他对东北文学的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
  李发模
  
  李发模 (1949~)笔名漠漠、魔公。贵州绥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历任绥阳县文化馆馆员,原遵义地区文化局创作员、地区文联副主席。现任遵义市文联主席,市政协常委,贵州省文联委员,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新诗学会理事,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等。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马星海
  
  马星海(1955~),吉林松原人。1990年毕业于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1974年起在华北油田油建一公司宣传部、松原市吉林油田二厂工作。现为吉林省文学创作中心聘任制作家。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视剧剧本《嘿,大哥》,室内喜剧剧本《无病病房》,小说《刽子手》、《幸福》、《爹去爹来》、《青砖白瓦房》、《杏死》、《迷糊罗曼史》、《逶迤的木犁》、《寂寞之窗》、《烈士》、《穿越黑暗》等,发表散文约百篇。
  
  --------------------------------------------------------------------
  马秋芬
  
  马秋芬(1949——)女,汉族,辽宁沈阳人。1968年高中毕业插队农村。1971年由一名知青直接调入沈阳市文艺创作办公室,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73年发表处女作。1979年参与《芒种》复刊工作,并任该刊小说组副组长。1982年初至1983年底,被选送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7期学习;1986年至1988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学习,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曾任《芒种》杂志社主编。从1989年至今,为沈阳市文联专业作家。现已出版长篇、中短篇小说集等七部,200余万字。小说代表作:《远去的冰排》、《阴阳角》、《二十九代人杰》、《张望鼓楼》、《雪梦》、《那刘哥》等,长篇散文代表作《老沈阳——盛京流云》、《到东北看二人转》等。曾获全国第七届庄重文文学奖,《老沈阳》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中篇小说《二十九代人杰》获第二届东北文学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山里山外》获辽宁省政府奖,中篇小说《那刘哥》获辽宁第二届优秀青年作家奖。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转载。现系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作家。
  
  --------------------------------------------------------------------
  牟心海
  
  牟心海(1939.3.9——)男,满族,辽宁盖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摄影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历任沟沿公社党委、凤城县委、丹东市委副书记,辽宁省文联副主席、主席等职。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八届候补委员,七、八届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现为辽宁省文联名誉主席、辽宁省作协顾问、辽宁省新诗学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写诗为主,著有诗集《情海集》、《杜鹃诗影》、《梦的露珠》、《牟心海短诗选》、《空旷也是宇宙》等十部,散文集《欧罗巴游思录》,摄影文学集《心灵风景》。其中《情海集》获朝鲜优秀作品奖,作者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名誉作家称号。《太阳雨》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和东北文学奖;诗集《身影》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创作感言:生活体验与灵感的碰撞才有艺术的生成。
 
  孟庆华
  
  孟庆华(1949-) 女。河北清苑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院。历任哈尔滨市电信局工程帅;《妇女之友》杂志编辑,黑龙江哈尔滨市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走过伤心地》、《远离北京的地方》、《倒爷百态》,中篇小说集《梦难圆》,儿童长篇小说《太阳岛童话》.短篇小说《棋子》等。
  --------------------------------------------------------------------
  马合省
  
  马合省。河南清丰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第三炮兵工建一二九团战士,基建工程兵空军某部宣传干事,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宣传们干事,北方文艺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副编审。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诗《走向河流》、《逃路的马车》、《过去的火焰》,诗集《问津草》、《一柄出土的宝剑》(合作)、《老墙》、《苦难风流》、《莫愁》、《过去的爱情》,另外发表短篇小说、散文500余首(篇)。
  
  --------------------------------------------------------------------
  皮皮
  
  皮皮。原名冯丽,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作家。1980年代与余华、格非等一起被定义为“先锋派作家”享誉文坛。1990年代末先后出版长篇小说《渴望激情》、《比如女人》、《所谓先生》,中短篇小说集《全世界都8岁》、《危险的日常生活》,散文集《出卖阳光》、《不想长大》、等。其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
  
  潘永祥
  
  潘永祥,诗人、编辑家。1955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汉族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第四届合同制驻地作家,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兼职教授。黑龙江纯文学期刊《岁月》文学月刊主编。自1980年起,已在中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等作品400多万字。已出版著作五部:诗集《灵魂家园》、《红雪地》、《穿越季节》,散文诗集《心灵之约》、《时光船》。作品入选《中国优秀散文诗选》、《中国新诗选》、《中国石油诗选》、《中国青年诗选》、年度最佳诗选、年度最佳散文诗选、台湾《中国诗歌选》等几十个选集。《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对他的作品进行过评论。2005年开始写小说,有中短篇小说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曾获全国散文诗大赛大奖、黑龙江省第五届文艺奖诗歌奖、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等。
  
  --------------------------------------------------------------------
  潘洗尘
  
  潘洗尘,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兴安乡东风村。1982-1986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2000年开始陆续有诗作《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等入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和大学语文教材。创办《诗歌EMS》周刊、《读诗》季刊等诗歌媒体。现为天问文化传播机构(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董事长,并担任国内多家诗歌刊物的主编。
  
  --------------------------------------------------------------------
  庞天舒
  
  庞天舒(1964.12——)女。12岁到部队歌舞团当兵,十五、六岁著有小说集《大海对我说……》,十七、八岁著有小说集《星彩蓝宝石》。后连续发表三部战争题材中篇《秋天总有落叶》、《谁曾热切的怀恋过》、《祝你一路平安》、长篇小说《落日之战》等。现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曾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
  庞壮国
  
  庞壮国,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主席,省作家协会驻地专业作家。1950年12月24日生于齐齐哈尔市。当过知青,记者,编辑,专业作家。发表诗歌9百首,散文体文学作品百万字。其文学作品被收入国内100种选本,被评论评介百余人次。出版过诗集《望月的狐》、《庞壮国诗选》、散文随笔集《听猎人说》、短篇小说集《棉袄追》。
  
  --------------------------------------------------------------------
  刘畅园
  
  刘畅园。1932年3月生,女,黑龙江省肇东人。1947年肄业于哈西公学,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协理事。主要成果:出版长诗《雁来红的故事》、诗集《树叶与小溪》、《青青草》、《畅园小诗自选集》、《沧桑小调》等。有的诗被译成德、日、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朝鲜、以及世界语等文字发表。此外还有诗文集《尘寰》、中篇小说《荒野女孩》、长篇报告文学《到海的那一边》、电影文学剧本《勿忘我》(与鲁琪合作,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
  蓝晓宇
  
  蓝晓宇,笔名兰屿,号关东诗侠、蓝色的风。男,1965年生,黑龙江省巴彦县人。先后就读于呼兰师专中文系、牡丹江师院中文系。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诗社会员、中国北方诗人协会理事。诗歌作品散见于《诗人》、《诗林》、《诗神》、《诗潮》、《黄河诗报》、《星星诗刊》、《绿风诗刊》、《黑龙江日报》等报刊。出版诗集《走出误区的雨季》(二人集)、《雪落相思别墅》、《情感部落》等三部。
  
  --------------------------------------------------------------------
  牟丕志
  
  牟丕志,男,1964年5月生于辽宁朝阳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先后在某大型商业银行分支行办公室担任秘书、主任、科长,在某报社、杂志社担任记者、编辑、副总编 、副站长。文学创作副高级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宣传联络委员会副主任,辽宁文学院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签约作家,《读者》杂志签约作家。
  1987年开始写作,已发表小说、杂文、散文、小品文300余万字。 著有长篇说《机关中的机关》,杂文随笔集《世象小品》、《人间话本》、《一个人的官场》、《小故事 大职场》、《变脸》等。有20余篇作品收入学生课本及阅读教材,有100多篇作品入选2001年至2005年的《中国年度最佳杂文》、《中国年度杂文精选》、《中国年度随笔精选》、《中国年度最佳小说》等文学年选本,有数百篇作品入选《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感动大学生的100篇杂文》、《经典美文》、《杂文选刊》、《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读者》、《书摘》、《小小说选刊》、《青年文摘》等选本选刊。获冰心文学奖、第一届金融文学奖一等奖、中国散文论坛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副刊复评铜奖、全国金江寓言文学奖、中国农业银行第四届文学影视创作类优秀人才奖等50余项。
  
  --------------------------------------------------------------------
  龙秀梅
  
  
  龙秀梅。女,1956年8月14日出生,中级职称,于1996年加入中国电视家协会黑龙江分会。1994年由黑龙江影视中心出品了四集电视连续剧《八月的葬礼》(编剧)。1995年由黑龙江影视中心出品了上、下集电视连续剧《蜿蜒的山路》(编剧)(此片获1996年东三省金虎奖二等奖)。1996年11月由中央电视台及省影视中心联合国摄制了六集电视连续剧《燃烧的烛光》,该片荣获1996年“五个一工程”奖,获1996年东三省金虎中篇一等奖。1997 年1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新来的班主任》,并于1997年10月再版。
 
----------------------------
  李琦
  
  李琦。女。1956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著名诗人,当代女作家。1979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1974年后历任哈尔滨第八中学教师,哈尔滨体育学院中文讲师,北方文学杂志编辑、副主编,黑龙江省文学院院长,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蓍有诗集《帆桅杆》、《芬芳的六月》、《最初的天空》、《莫愁》、《天籟》、《守在你梦的边缘》,散文集《从前的布拉吉》等。组诗无名的河流获黑龙江省1984-1985年文艺创作大奖,组诗天籟获黑龙江省1986-1987年文艺创作大奖,诗集天籟获黑龙江省第二届文艺阳作大奖、第二届东北文学奖大奖,守在你梦的边缘获东北三省第三届文学奖一等奖,曾获鲁迅文学奖。
  
  李琦的诗歌不做作不铺张,从不赶任何潮流。她真诚地歌咏人间的真善美,思索生命和生活的价值,在文字中探索人生的意义。应当说,正是由于她端正的创作道路,所以一直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评论界的好评。我国诗歌理论界的一些评论家一直比较关注她的创作,并予赞扬和肯定。许多评论家都有专门评论她的文章发表,文学批评家罗振亚曾在专著《李琦论》一书中,对她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
  刘元举
  
  刘元举(1954.12.24——)男,汉族,辽宁大连人。1980年调入辽宁作家协会历任《鸭绿江》文学月刊社编辑、小说组长、编辑室主任、副主编、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主编兼社长等职。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著有中篇小说《黑马?白马》,中篇报告文学《黄河悲歌》,小说集《人情》,长篇纪实小说《手相梦》,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钢琴梦》,散文集《表述空间》、《西部生命》、《上帝广场》,长卷散文《用镜头亲吻西藏》,长篇报告文学《爸爸的心就这么高》、《天才郎朗》等十六部。《西部生命》获第三届东北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我的西部》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时代》两度获全国“正泰杯”报告文学奖等。创作感言:从无字处读书,按自己情怀生活。
  
  --------------------------------------------------------------------
  刘兆林
  
  
  刘兆林(1949.4.12——)男,汉族,黑龙江巴彦人。1968年从巴彦一中入伍,退伍时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师职专业作家。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曾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研究班就读两年半。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当选辽宁作协副主席,1992年转业任驻会副主席。曾任辽宁作省协主席、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一级作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余万字,代表性作品有长篇小说《不悔录》、《绿色青春期》、中篇小说《雪国热闹镇》及散文集《高窗听雪》、《和鱼去散步》和《父亲祭》等,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文艺奖、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东北文学奖等多种重要文学奖。获国务院优秀专家特殊津贴,并获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文艺新星、辽宁省德艺双馨中年文艺家等称号。创作感言:信奉文如其人。宁要属于自己有缺欠的独特,也不要属于别人的完美,顺其自然地有所作为,问心无愧地顺其自然。
 
  李松涛
  
  李松涛(1950.3.30——)原名李荣阁,笔名源桥父。男,汉族,辽宁昌图人。一级作家。空军大校。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l981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69年发表处女作,著有组诗《深山创业》,诗集《第一缕炊烟》,长诗《无倦沧桑》。至今出版抒情诗集、叙事诗集、长诗集、诗选集19部,散文集、小说集、报告文学集6部。长诗《拒绝末日》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跨文体长诗《黄之河》获首届艾青诗歌奖,长诗《雷锋我与你同行》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另有诗文获军内外各种奖励。出席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荣立军功2次。
  
  --------------------------------------------------------------------
  林和平
  
  林和平(1952.9.29——)男,满族,辽宁凤城人。1986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大专文凭。现为丹东市文联专业作家,二级作家。丹东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近500万字发表及拍摄。小说代表作《腊月》、《乡长》分别被《小说选刊》选载,并入选《1988-1990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集》、获1989-1990天津佳能杯优秀短篇小说奖。《乡邻乡亲乡人》小说集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二届全国满族文学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图书提名奖。从1994年开始电视剧创作,至今已有400多集电视剧拍摄并播出。创作感言:古人语——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做人做文许多年,总算悟到。
  --------------------------------------------------------------------
  李秀珊
  
  李秀珊(1952~),笔名珊珊。女。河北昌黎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系。历任《诗潮》杂志编辑、编委、常务副主编,编审。沈阳市政协委员,辽宁新诗学会副秘书长。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台湾新诗与东西方文化精神》,论文《诗与自然》,组诗《守望莲花》,编著《中华美德诗词曲类编》等。《台湾新诗与东西方文化精神》获全国首届艾青杯当代文学作品二等奖。
  
  --------------------------------------------------------------------
  李铁
  
  李铁(1962~),辽宁锦州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大连电力学校。后到锦州发电厂工作,2003年任锦州市文联编辑、市作协副主席等。辽宁省作协理事,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情人杨玉环》等。《情人杨玉环》获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出墙的红杏》获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乡间路上的城市女人》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第八届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杜一民的复辟阴谋》获首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
  
  --------------------------------------------------------------------
  刘镇
  
  刘镇 江苏泰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师范毕业入沈阳工厂当工人。1980年调辽宁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参与《当代诗歌》月刊创办与编辑,现任辽宁省诗歌学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红色的云》、《眼泪与微笑》、《蓝色的探戈》、《喧哗风景》、《沉思季节》、《古渡》、《刘镇短诗选》,散文集《抒情的白雪》、《美文天地·刘镇卷》。有诗(集)获《诗刊》优秀作品奖、辽宁省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年奖、东北文学奖,《抒情的白雪》获1990—2000年省散文创作特别奖。
 
  梁晓声
  
  梁晓声,男,汉族。原名梁绍生,1949年出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
  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深》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浮城》等。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记》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
  梁南
  
  梁南,原名李启纲,1925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峨眉县。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六十七军新华支社职员,一九九师政治部干事,华北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助理,军委空军政治部记者,《北方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1级。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野百合》、《爱的火焰花》、《诱惑与热恋》、《梁南自选集》,纪实文学集《来自炼狱的报告》,随笔集《扒豆与随笔》,长诗《危地马拉兄弟,我望见你》、《最近北阿非利加洲发生了什么事情》,论文《论孔子决非〈诗经〉选家》、《我写〈论孔子决非诗经选家〉的缘起》等。组诗《我追随在祖国之后》获1981年至1982年《诗刊》优秀作品奖,长诗《我们给历史雕刻金黄的形象》、诗歌《我们,我们!》分别获黑龙江省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文艺创作大奖,组诗《一丛历史的玫瑰》获《人民文学》长沙杯诗歌奖、《徐彩的世风绘》获第四届《十月》文学奖诗歌奖。
  
  --------------------------------------------------------------------
  路地
  
  路地 (1928~),原名傅云生。满族。辽宁岫岩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长春大学。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东北局城工部地下工作人员、文工团团员,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科员,志愿军后勤一分部司令部参谋,《辽宁文艺》、《文学青年》、《鸭绿江》杂志编辑,《杜鹃》、《满族文学》杂志主编,编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绿纱窗》、《淡淡的紫雾》、《鹅黄的柳絮》、《人生拾趣》、《鸭绿江吟》,散文集《木舟柳笛》,诗文集《路地散传》,主编《满族诗人诗选》、《舒群纪念文集》、《丹东作家》丛书(18种)、《现代满族书画家传略》、《当代满族作家论》等。《淡淡的紫雾》获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2003年获辽宁作协首届优秀会员奖勤耕奖。
  
  --------------------------------------------------------------------
  李轻松
  
  李轻松(1964~),女。辽宁凌海人。毕业于某卫生学校及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现供职于沈阳市文化局,专业编剧。沈阳市作协副主席,辽宁省新诗学会副会长。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南方周末》开辟个人专栏,列入《北京文学》主办的中国当代最新文学排行榜,连续多年入选各类年选。已出版诗集《垂落之姿》、《李轻松诗歌》,散文随笔集《女性意识》,长篇小说《花街》、《心碎》、《风中的蝴蝶》等十余部,诗剧《向日葵》,影视作品若干。
 
  全勇先
  
  朝鲜族。黑龙江佳木斯人。1984年参加工作。历任北大荒文工团创作员,《三江晚报》记者部主任。黑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现居北京,自由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独身者》,中短篇小说集《恨事》。短篇小说《恨事》获黑龙江省第二届文艺精品工程奖,中篇小说《妹妹》获北京建国55周年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独身者》获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一等奖。创作多部电影电视剧本。
  
  --------------------------------------------------------------------
  曲有源
  
  吉林怀德人,祖籍山东蓬莱。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兽医站技术员,《作家》杂志编辑,编审。中国新诗学会理事。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爱的变奏曲》(再版时更名为《爱的变奏》)、《句号里的爱情》(小叙事诗集)、《曲有源白话诗选》。诗作曾获得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省、东北地区以及几种刊物的多种奖项,《曲有源白话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
  钱万成
  
  钱万成 (1959~),笔名金童。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国营梨树农村二农机厂政工干部,梨树师范学校教师,中共梨树县委组织部干部,长春市工商局主任科员,中共长春市委办公厅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2007年至今任中共长春市委常委、秘书长。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诗集《快快乐乐的世界》、《温馨的世界》,儿歌集《365日歌谣》、《趣味童话儿歌》,散文集《青春睿语》、《黑土魂》、《钱万成散文选》,诗集《钱万成诗选》。作品曾获生肖儿歌大赛三等奖、鼓励奖,《儿童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中国作协、诗刊社校园儿童诗大赛三等奖,长春市寓言童话图书一等奖。
  
  --------------------------------------------------------------------
  乔迈
  
  乔迈 (1937~),本名乔国范。祖籍山东,生于吉林。196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曾在吉林省歌舞剧院等单位从事专业创作,1985年后任省作协驻会专业作家、副主席。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报告文学集《三门李轶闻》、《爱之外》、《森林大火灾》、《青铜少女》等,长篇报告文学《乱世影劫》、《风从八方来》、《百年梦现》等,散文随笔集《冬之梦》、《岁月物语》,电影文学剧本《不该发生的故事》等。作品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奖,吉林省第一、二、三、四届“长白山”文艺奖,《人民文学》创刊45周年优秀作品奖,中国作协所属报刊抗战文学作品征文优秀作品奖,电视文学剧本《不该发生的故事》经长影拍摄成片后获金鸡奖、百花奖、文化部奖、长影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三门李轶闻》2009年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两次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获颁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吉林英才奖章。
  
  --------------------------------------------------------------------
  臧思佳
  
  臧思佳,女,1985年10月出生,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在鲁迅文学院研修,公安边防部队现役军人,荣获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优秀警官荣誉称号一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全国公安边防文联会员,辽宁公安边防文联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啄木鸟》、《橄榄绿》、《人民公安报》,《边防警察报》等十余种杂志、报刊,并入选《中国当代短诗选》、《公安边防部队文学作品选》、《大连十年诗歌精选》,“时代冲浪杯”微诗会优秀诗选等。出版诗集《橄榄树的红果实》
 
----------------------------
  桑克
  
  桑克,1967-,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一个农场工人家庭。父亲所受的教育是私塾,他从事过许多职业,如织布匠、矿工、军人、菜农等。母亲虽然是家庭妇女,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因世代书香门第,她给了桑克最初的关于诗歌的教育。
  桑克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他的诗歌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及30余种作品集中。自印诗集有∶《午夜的雪》(1987);《无法标题》(1988,与人合作);《泪水》(1990);《诗十五首》(1997)。曾获第一届台湾新陆小诗奖、1997年度刘丽安诗歌奖等奖项。
  
  --------------------------------------------------------------------
  孙少山
  
  孙少山。1947年生于山东省胶南。1968年流人黑龙江省挖煤为生。1984年考入北京鲁迅文学院。现在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写作,一级作家。 1980年发表第一篇小说,1982年发表《八百米深处》,获全国优秀小说奖。至今已发表短篇小说《八百米深处》《陡坡》《皮子》《出关》等、中篇小说《盲流》《黑色的沉默》等、散文《天籁》《沉重的落日》《历史的尴尬》等,及长篇小说《榆神》一部,共三百余万字。曾获国家奖、省部级文学奖。多篇作品译介国外,并为外国文学刊物选载。
  
  --------------------------------------------------------------------
  宋晓杰
  
  笔名飒飒。女。辽宁盘锦人。曾任企业报编辑,诗歌刊物主编。现任盘锦市文联创作发展部主任,市作协秘书长,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在城市背面呼吸》,散文集《雪落无声》、《我是谁的粉玫瑰》,诗集《纯净的落英》、《味道》,散文诗集《以沉静 以叹息》。已出版各类文集十部。作品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辽宁文学奖诗歌奖、辽宁文学奖青年作家奖全国十佳散文诗人奖等。入选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首届文化新人。
  
  --------------------------------------------------------------------
  孙春平
  
  
  孙春平(1950.3——)男,满族,辽宁锦州人。中共党员。一级作家。1985年毕业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初中毕业后到兴城县插队;1971年抽工回城,在锦州铁路局任过工人、管库员、文教团委书记、党委宣传干事等职;1984年调锦州市文联工作,任副主席。1995年到北宁市挂职深入生活,任市委副书记;1998年起任锦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曾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辽宁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江心无岛》、《老师本是老实人》、《小兵破案》、《蟹之谣》,中短篇小说《路劫》、《男儿情》、《逐鹿松竹园》、《老天有眼》等。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东北文学奖、辽宁文学奖、《上海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杯奖等奖项。作品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参与编剧影视作品的有《欢乐农家》、《远方有绿灯》、《阿C的口福》等多部集。
  
  --------------------------------------------------------------------
  萨仁图娅
  
  萨仁图娅(1949.9.20——)女,蒙古族,辽宁北票人。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优秀专家。曾任朝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朝阳市作家协会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现任辽宁省民委副局级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辽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委员。曾做过纺织女工、中学教师、文学杂志社编辑、报社副总编辑等。196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作品集19部,著有诗集《当暮色渐蓝》(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梦月》(获东北文学奖),《梦魂依旧》,随笔集《保鲜心情》、《女孩 女孩》,报告文学集《在时代的强弓上》,传记文学《声贯九州田连元》,人物传记《尹湛纳希》(获辽宁文学奖)。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专家。创作感言:因为热爱,所以动笔;回报民族,回报乡土。
 
----------------------------
  韶 华
  
  韶 华(1925.11——)原名周玉铭。男,汉族,河南滑县人。只读过四年半书。1940年参加了八路军。当过宣传队员、连队文化教员,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年做文学编辑和行政工作,曾任《东北文艺》副主编,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辽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1984年在全国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96年在第五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名誉委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顾问。著有长篇小说《燃烧的土地》、《浪涛滚滚》、《过渡年代》、《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三角红黄白》、《寻找悲壮》、科幻童话《吴承恩孙悟空和猪八戒新传》,长篇报告文学《说假话年代》、《做噩梦年代》,短篇小说集《你要小心》、《身边人物志》等。从1945年开始发表小说,至2005年,60年间出版作品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等30余部,约600余万字。1990年出版了“茅盾评点本《浪涛滚滚》”,作者也在这个版本中夹写了1万余字的“作者自白”,检讨了30年前的创作得失。
 
  迟子建
  
  迟子建,女,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现任黑龙江作协主席。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有五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清水洗尘》《雾月牛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散文》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五卷和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其短篇小说《雾月牛栏》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出版于2005年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3年,她以中短篇小说的英译本获得了澳大利亚 “悬念句子文学奖”。此外,迟子建还曾获得过庄重文文学奖,第一、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三届“冰心散文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她五次获得《小说月报》“百花奖”,两次获得《小说选刊》奖,还曾获得《中篇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中国作家》奖,《十月》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
  边瑾
  
  边瑾,男,汉族,1963年1月9日生于黑龙江省德都县。祖籍辽宁沈阳。北安市评剧团编剧。1980年从事诗歌创作。 作品散见《诗刊》、《飞天》、《北方文学》、《诗潮》、《绿风》、《诗林》等省内外报刊。长诗《北大荒畅想曲》2001年获省作协征文一等奖,组诗《红飘带上的史诗》2006年获省作协征文一等奖,并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著有诗集《棒槌鸟》、《苍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
  包利民
  
  包利民,男,有时发稿也用黎民等笔名,黑龙江呼兰人,现居伊春。高中时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步入正轨。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与一些杂志或网站的签约作家。迄今已在全国及海外各大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次),每年有百余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等上百家文摘类报刊转载,并有数百篇文章入选各种丛书。《最美的声音》等文章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亲近母语》第十册(五年级),并有多篇文章被选作全国高考或中考试卷作文材料或阅读材料。出版有哲理散文集《当空瓶子有了梦想》。与他人合著散文随笔集《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点亮一盏感恩的灯》。与他人合著励志散文集《感动》、《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等。文章《山上山下》获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
  
  --------------------------------------------------------------------
  鲍尔吉 原野
  
  鲍尔吉 原野 1958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编审。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辽宁省公安厅专业作家,高级警官,现居沈阳。
  在大陆出版《掌心化雪》等23种散文集,在台湾出版《现代文学典藏——鲍尔吉 原野散文集》等2种散文集。十几年中,作品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曾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金奖(副刊作品类),获人民文学杂志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东北文学奖,两次获得辽宁文学奖。
 
  鲍尔吉·原野,姓鲍尔吉,即蒙古诸部落中黄金家族的命号。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五日生于呼和浩特第253医院,长在赤峰市昭乌达盟公署家属(二)院。母亲乌云高娃,职员。父亲那顺德力格尔,翻译家。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今年秋天的一些想法》、《譬如朝露》、《羊的样子》、《青草课本》、《每天变傻一点点》等。获文汇报笔会奖,人民文学散文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及辽宁省警察体育先进个人。血压110/80,蛙跳40次/组,5千公尺成绩21分。《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除部分代表作品外,主要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全书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鲍尔吉·原野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野性而有童心。当下散文“类型化”写作比比皆是,大文化、私语化、网络化……他却不受任何羁绊,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其坦诚自如,使流行的各种噱头显出可笑,而后赢得时间的认同。
  
  十年来,他成为国内读者最多的散文作家之一。多次获得国内大奖,2003年《人物》杂志封面人物,出版散文集18种。 方家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原野作品的特色。他毫无困难地把这些因素融合,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从容宁静、自领风骚。但最鲜明的,是他笔下倾心描写人间的美善,使人回味不已。”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宾图旗,1958年7月15日生于呼和浩特。赤峰师范学校毕业,现供职于辽宁省公安厅《平安》杂志。著有随感录《脱口而出》,散文集《百变人生》、《酒到唇边》、《善良是一棵矮树》、《思想起》、《世相铁板烧》、《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等。一般认为,“鲍尔吉?原野的幽默发诸两端:机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作为成人作家,鲍尔吉?原野葆有天真的目光,令人称奇。童心比油滑更接近幽默”。
  --------------------------------------------------------------------
  巴彦布
  
  巴彦布 (1941—) 笔名何明。蒙古族。吉林扶余人。九三学社成员。1960年肄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附中。历任哈尔滨市中学语文教师、哈尔滨市文学艺术创作评论室编辑、哈尔滨文艺》诗歌编辑、小说林》中篇组编辑,诗林》编辑部主任、主编、杂志社副;总编辑,哈尔滨市文联文学创作所所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政协常委及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哈尔滨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飞驰的色块)』《巴彦布诗文集》等。另外有32篇作品选人各种选集。鲜奶与花朵》获1980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及黑龙江出版局优秀少年儿童读物佳作奖、《爱卧倾吐》获哈尔滨首届天鹅文艺大奖三等奖。
  --------------------------------------------------------------------
  阿成
  
  原名王阿成。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山东博平人。民进成员。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职工大学中文系。曾就读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班。1966年参加工作,历任哈尔滨市电车公司工人、炼油厂工人、城建局工人、纺织印染厂干部,哈尔滨文艺杂志社《小说林》总编辑、社长,编审。哈尔滨市作协主席、市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哈尔滨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年关六赋》、《良娼》(有法文版)、《空坟》(有英文版)和长篇小说、随笔集等30余部。《年关六赋》获1988—1989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赵一曼女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良娼》获1991年东北三省优秀作品奖,《东北人,东北人》、《小酒馆》等获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等。其作品分别被译为英、法、日、俄、德等多种文。
 
  边玲玲
  
  边玲玲(1947——)女,满族,辽宁锦州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68年9月参加工作,曾经为下乡知识青年、大东区教育局干部、《鸭绿江》杂志社编辑,现任省作协专业作家、八届主席团成员,兼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等职务,一级作家。1986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共发表长、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100多万字。短篇小说《丹顶鹤》曾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作品奖,作品多次获全国刊物奖,并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散文选刊》选载。短篇小说《德布达理》、《丹顶鹤》被早稻田大学教授牧田英二译成日文在日本文学季刊《中国小说》上发表,并加以评论。
  --------------------------------------------------------------------
  常新港
  
  男,1957年生于天津新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北大荒文学》编辑。现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的荒草地》、《青春的激情》、《夏天的受难》、《傻瓜也可爱》、《男孩无羁女孩不哭》、《我的经历和你的故事》、《一只狗和它的城市》、《陈土的六根头发》等,以及成长随笔《与荒原共舞的男孩儿》。曾三次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奖”一等奖、海峡两岸中篇少年小说一等奖,另获各种期刊奖20余项。并有作品《荒火的辉煌》、《咬人的夏天》、《独船》、《冬天的故事》等被译介到国外。
  --------------------------------------------------------------------
  刁 斗
  
  刁 斗(196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曾用名刁铁军。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九届主席团主席团成员。1983年参加工作,曾任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省作协《鸭绿江》杂志社编辑,现任《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编辑。17岁开始创作发表作品,迄今已发表小说作品约300万字,著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证词》、《私人档案》、《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晚》、《为之颤抖》、《重现的镜子》、《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有四本小说的法文译本在巴黎出版。曾获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辽宁文艺之星”奖、辽宁文学奖、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
  --------------------------------------------------------------------
  端木蕻良
  
  简介:
  端木蕻[hòng]良(1912.9.25—1996.10.5),满族,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1912年 9月25日生于辽宁昌图。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 端木蕻良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主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地的海》、《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短篇集《憎恨》等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1938年与萧红结婚。1940年,与萧红到香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为世人所流传。同时,文章《土地的誓言》被录用为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9课。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生平:
  端木蕻良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端木蕻良与萧红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端木蕻良作品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位置。
  1938年5月,端木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1942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新品有长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
  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中国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
  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创作书目:
  憎恨(短篇小说集) 1937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大地的海(长篇小说) 1938年5月,上海,生活书店
  科尔泌旗草原(长篇小说) 1939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
  风陵渡(短篇小说集) 1939年12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
  江南风景(中篇小说集) 1940年5月,重庆,大时代公司
  新都花絮(长篇小说) 1940年9月,上海,知识出版社
  大江(长篇小说) 1944年4月,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罗汉堂(河北梆子剧本) 1952年2月,北京,宝文堂书店
  梁祝、除三害、戚继光斩子(京剧剧本) 1952年10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此鹭洒湖的忧郁(短篇小说集) 1956年6月,香港,艺美图书公司
  钢铁的凯歌(长篇小说,未完成) 1958年,北京,北京出版社
  端木蕻良选集 1978年6月,香港,文学研究所
  曹雪芹(上卷) 1980年4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火鸟之羽(散文集)1981年7月,香港,文学研究会
  端木蕻良小说选取 1982年3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端木蕻良近作 198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曹雪芹(中卷,与钟耀群合著) 1985年5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端木蕻良 1988年11月,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友情的丝(散文集) 199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丁宗皓
  
  丁宗皓(1964.11.26——)男,汉族,辽宁本溪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现于《辽宁日报》社工作,主任编辑、《辽宁日报》编委。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特邀评论家。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诗歌、评论、散文的写作。著有诗歌集《残局》,散文集《阳光照耀七奶》。曾获辽宁文学奖?散文奖、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奖。
  --------------------------------------------------------------------
  
  邓 刚
  
  邓 刚(1945.7.20——)原名马全理。男,汉族,辽宁大连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曾任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市政协委员,辽宁作协顾问。1958年参加工作,先后干过钳工、焊工和质检员,1983年调入大连文联。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中篇小说《迷人的海》,短篇小说《阵痛》、《我叫威尔逊》等500万字。1982年以来,作品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东北三省优秀长篇小说奖、辽宁省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奖多次。作品还改编成影视剧本《碰海人》、《站直啰,别趴下》、《狂吻俄罗斯》、《澳门雨》等多部,并译成多国文字。创作感言:写作会使一个人活得更有意思,甚至还有点意味和意义。
  --------------------------------------------------------------------
  鄂华
  
  鄂华 (1932~),原名程庆华。湖北荆门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历任吉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及第六、七届名誉委员,吉林省第五、六、七届人大常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在黛色的波涛下》、《水晶洞》、《翼王伞》,中短篇小说集《女皇王冠上的钻石》、《自由神的眼泪》、《艺术的控诉》、《丹凤朝阳》、《鄂华中短篇小说选》、《希特勒财宝的秘密》、《祭红》、《幽灵岛》、《盗火者的足迹》、《走向命运的星辰》、《归去来兮》、《蝴蝶谷》,儿童文学集《湖上的追逐》、《宝石的地图》、《天空的梦》、《铁路老工人》,散文报告文学集《天池幻想曲》、《黑海的帆》、《魔鬼队的覆灭》、《域外履痕》、《鄂华写实文学集》,电影文学剧本《祭红》、《丹凤朝阳》等。《水晶洞》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奖,《世纪之战》获第一届东北文学奖,《他看见了海》获上海《文学报》首届企业报告文学奖,《让那燕子归来》获1985年广电部全国广播剧奖,短篇小说《百年星光》、《雁姑峰上的石像》分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十余部作品分获各种省级以上文学奖,1996年获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吉林省文艺最高成就奖。
  --------------------------------------------------------------------
  窦桂萱
  
  窦桂萱,男,1933年1月出生,副编审,中国作协会员、北大荒作协主席、北大荒文联副主席。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写诗歌、散文和小评论。1958年转业后,在《北方文学》上发表小说《我怀念的同志》和《永远是战士》,由此起始主要写短篇小说。1984年弃官从文,当专职创作员,转入以写中篇小说为主。代表作《十三号育流点儿》1986年由《中篇小说选刊》4期选发,并被收入三本集子。
 
---------------------------
  高满堂
  
  高满堂,祖籍山东平度市大泽山,1955年冬至生于大连,下过乡、读过大学、当过老师、写过小说,现为大连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编剧。创作电影四部;电视剧五百部(集),中短篇电视剧《午夜有轨电车》、《相依年年》、《远山远水》获得第五届亚洲电视节金奖、第三十九届亚广联ABU娱乐类金奖、“飞天奖”一等奖。长篇电视剧《小楼风景》、《抉择》、《突围》获得“飞天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个人获得全国“电视百佳”、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
  
  
  主要作品
  
  《雪花那个飘》、《钢铁年代》、《我的娜塔莎》、《午夜有轨电车》、《家有九凤》、《闯关东》、《大工匠》、《常回家看看》、《漂亮的事》、《天大地大》、《错爱》、《北风那个吹》、《闯关东2》 (闯关东中篇,编剧:高满堂 孙建业) 、《满堂爹娘》、《真情错爱》
  --------------------------------------------------------------------
  郭大森
  
  郭大森 (1933~),原名郭恩泽。辽宁新民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历任吉林省委业余大学、吉林函授学院教师,吉林人民出版社编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省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小说、童话合集《天鹅的女儿》,中篇童话《天池云女》,中短篇童话集《蓝灯》,中篇儿童小说《辽河甩弯儿》,长篇童话《小霞客东北游》、《绿旋风》,写真童话故事集《风花雪月·鸟兽鱼虫》、《云雾雷雨·春夏秋冬》、《江河湖海·草木庄稼》等,另有《郭大森散文评论集》、《郭大森童话小说集》。作品曾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奖、《上海童话报》全国童话名家邀请赛金翅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成就奖。
  
  --------------------------------------------------------------------
  鬼金
  
  鬼金,原名刘政波,1974年12月出生。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十五届学员。刘政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已有诗歌在《诗刊》、《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等刊物发表。2008年起致力小说写作,且出手不凡,相继有短篇小说在《鸭绿江》、《上海文学》、《山花》、《长城》、《黄河文学》、《天涯》、《芳草》等刊物发表。有小说被《作品与争鸣》、《中华文学选刊》选载。出版过小说集《紊乱的火焰》,长篇小说《血畜》。本溪市作家协会于今年9月还专为他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
  高 艳
  
  高艳,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现在牡丹江档案局(市志办)工作。多次获省、市奖项,主要作品有见于《散文选刊》、《读者》、《鸭绿江》、《岁月》、《散文世界》、《辽河》、《雪花》、《诗歌报月刊》、《黑龙江史志》、《中国民族报》、《中国文化报》、《黑龙江日报》、《沈阳铁道报》、《语文周刊》等。散文、散文诗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黑龙江省文学作品大系》、《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本》(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散文诗作家》(中国文化出版社)。撰写的六集电视片《流放宁古塔》2006年获黑龙江省新闻一等奖、黑龙江省电视文艺片一等奖;撰写两集电视片《流放宁古塔》于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首播,文字被《中国文化报》选载。
 
  高君
  
  高君 (1969~),吉林长春人。1989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第七届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在工商银行工作十年。2000年辞职。现居长春,自由写作。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作家》、《钟山》、《山花》、《长城》、《中国作家》等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万字。有小说被《作家文摘》和《小说选刊》转载,并入选多种选本及年选。作品曾获2007年度鸭绿江文学奖、第二届吉林文学奖、第九届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小说集《段落》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7年卷。长篇小说《大声歌唱》、《底色》分别被列入2007、2008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大声歌唱》获第二届“我和深圳” 网络大赛银奖。
  
  --------------------------------------------------------------------
  公木
  
  公木 (1910~1998),原名张松如。河北人。中共党员。1932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任延安抗大学员,延安鲁艺文学院教师,东北大学教育长,鞍山钢铁公司教育处处长,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所长,吉林省图书馆馆员,吉林大学副校长、文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作协第五届顾问,吉林省文联、作协名誉主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哈喽,胡子》、《十里盐湾》、《公木诗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崩溃》、《我爱——自选诗集》,专著《漫谈诗歌创作》、《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三自然界概说》、《中国文字学概论》,歌词《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等。《老子校读》获吉林省社科哲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委二等奖,《中国诗歌史论》获国家教委优秀奖,作品还获《长白山》文艺特别成就奖等。
  
  --------------------------------------------------------------------
  葛均义
  
  葛均义,黑龙江绥芬河人。1958年生。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校中文专业。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1975年下乡,1981年任中学教师,1984年任绥芬河市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团委员,驻地专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浮世》,中短篇小说集《旗镇》、《葛均义作品选》、《中国作家经典文库·葛均义卷》等。《浮世》获首届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一等奖,《旗镇》获首届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二等奖。
  
  ---------------------------------------------------------------
  
  古 耜
  
  古 耜(1954——)男,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特邀评论家,《海燕·都市美文》主编。1983年至今,在国内200余种报刊发表有关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美学方面的理论评论文章500余篇,270万言。出版评论集《分享生活的诗意》等四部。参加过《金瓶梅词典》、《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词典》等十多部大型著作的撰稿。文章收入几十种选刊、选集、合集。先后获中国散文学会“首届冰心散文奖·理论批评奖”、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优秀编辑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三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
  --------------------------------------------------------------------
  高海涛
  
  高海涛(1955——)男,汉族,辽宁北票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后任教于东北师大外语系。曾到美国南伊利诺大学进修。1987年到沈阳工作至今,曾任《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编辑、副编审,省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主任,现任辽宁文学院院长,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委员、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省翻译学会副会长、省文艺评论家联席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沈阳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研究与理论批评,发表《意识流:理论与实践》、《鲁迅:文化气质的迥异》、《〈阿Q正传〉和〈老人与海〉的精神比较》、《文学在这里沉思》、《反法西斯战争与现代人文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位置》、《解构的意义》、《艾米莉 狄金森与中国想象》、《关于萧军的读与思》、《环海的黑土地》等论文近50万字,并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另有外国文学译作及文化随笔出版发表。2002年以理论批评成就被评为“辽宁文艺之星”。
 
  高玉宝
  
  高玉宝(1927——)男,汉族,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斗中立过六次大功,两次小功。历任战士、通迅员、文艺干事、师职创作员、第二届团中央委员、沈阳军区创作室名誉主任。是由文盲战士成为作家。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新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处女作《高玉宝》。短篇小说《我要读书》和《半夜鸡叫》选入我国小学课本,《半夜鸡叫》被选入《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创作200多万字长篇小说,其中《高玉宝续集》获东北三省文学奖。《高玉宝》和《高玉宝续集》均被选入《建国50周年辽宁文学精选丛书》。创作感言:创作要有生活,要给人民精神粮食,作品才有生命力。
  --------------------------------------------------------------------
  郭 全
  
  郭 全 山西太谷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1968年插队务农,后历任辽河油田井下作业处工程连安装工、宣传干事,兴隆台油田采油十一队党支部书记,《辽河石油报》记者、文艺部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联写作组干部,辽河油田文化处文协副主席,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当代铁人——王光荣》,散文集《苇笛》,小说集《夜悄悄流过》,儿童长篇小说《阿娟和她的丹顶鹤》、《红海滩、黑嘴鸥》等。《一个过路人》获1981年全国职工短篇小说征文奖,《红海滩、黑嘴鸥》获1997年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1998年中国石油集团新书奖。
  --------------------------------------------------------------------
  郭力。 (1933—),笔名力戈、戈力。湖北京山1人。中共党员。
  
  1956年毕业于沈阳师大中文系进修班。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十二兵团民运队队员,一,一八师三五四团宣传员、文化教员、秘书、助理员,四十军《志愿军一日》编辑部编辑,辽宁军区解放军30年征文编辑、文]二团团长、广播站站长,《北大荒文艺》杂志编辑、编委、执行编委,北大荒文联常务副主席、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及作家协会主席,副编审。黑龙江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苏草集》,报告文学集《黑土地的情怀》,小说集《雨?图》,短篇小说《雨》、《图》,散文《五宝山前》、《故乡文笔峰》,编辑《北大荒优秀作品选》、北大荒文艺史》等,,特写《谁跟突击队》获1953年志愿军新闻文学二等奖,散文《共振雄风》获1990年征文二等奖。
  
  --------------------------------------------------------------------
  窦桂萱
  
  窦桂萱。男,1933年1月出生,副编审,中国作协会员、北大荒作协主席、北大荒文联副主席。
  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写诗歌、散文和小评论。 1958年转业后,在《北方文学》上发表小说《我怀念的同志》和《永远是战士》,由此起始主要写短篇小说。1960年担任《北大仓文艺》杂志副主编,兼写一些评介文章和散文。“文革”期间在兵团当创作组长,主要辅导知青文学爱好者,坚持办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仅小说作家就有60人,其中有些人后来成为知青作家、文坛新秀。1984年弃官从文,当专职创作员,转入以写中篇小说为主。代表作《十三号育流点儿》1986年由《中篇小说选刊》4期选发,并被收入三本集子。短篇小说《她那片土地》获北大荒作协一等奖,中篇小说《陆漫漫》获丁玲文学奖。1988年获北大荒文学创作三等奖,同年获省群体骨干二等奖,1996年为省优秀创作群体带头人。
 
  黄健民
  
  笔名黄颇。江西景德镇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江西师大。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瓷厂美工,江西师大艺术系教师、政治辅导员、学报编辑,副研究员。后任深圳人民检察院调研室检察日报社深圳记者站副站长及刑检二处、公诉一处检察员。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艺对象学》、《马克思文艺主体观》、《文学批评思维学》(合作)及论文100余篇,中篇小说《错位的爱》、《超生》,纪实文学《中国头号贩毒案》、《中国血液大循环》、《中国人的别墅梦》、《深圳直销商》、《一代伟人毛泽东》(合作)、《毛泽东用兵录》等,主编《图画四书五经》,编著《图画武经七书》等。作品分获江西省文艺学会第二届优秀论文奖、省外国文学学会优秀论文奖等。
  --------------------------------------------------------------------
  郝炜
  
  郝炜,男,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当过知青,当过教师。1979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北华大学师范学院)。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作家》《山花》等发表小说二百余万字。有部份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 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有作品入选《中国小说年选》《中国年度小说》,出版著作有诗歌集《相思的季节》《季节之旅》,小说集《感情危机》《老人和鱼》,获长白山文艺奖。中国作协会员。现为吉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居吉林省吉林市。
  --------------------------------------------------------------------
  韩乃寅
  
  韩乃寅。男,(1947--),作家,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驻地作家。山东省章丘人,1968年从鸡西市下乡到山河农场,1982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鸡西市文联编辑,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兼机关工委书记,鸡西市鸡冠区区委书记,虎林市委书记。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远离太阳的地方》(分为《天荒》、《苦雪》、《泪祭》三部)、《城府》、《燃烧》、《岁月》以及《韩乃寅小说集》共7部,由《天荒》、《苦雪》、《泪祭》、《燃烧》、《迎风》、《高天厚土》、《回声》组成;儿童长篇《密林虎啸》、《血溅蟒猊峰》,儿童小说集《回声》;影视作品《爱在冰雪纷飞时》、《高天厚土》,其中后者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重要优秀影片之一。曾获东北地区首届文学大奖一等奖、第五届和第六届丁玲文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他被收入《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黑龙江文学通史》等。
  
  --------------------------------------------------------------------
  韩耀旗
  
  韩耀旗(1951~),吉林公主岭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插队务农,后历任百货商场营业员,文化部门戏剧创作员、编辑,市委书记秘书,新闻记者,《关东作家》杂志主编,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吉林省作协理事,现任吉林省文学院院长、省作家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企业文化报》总编辑。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岁月那边的远山》,专著《清代满族风情》(合作),长篇纪实文学《国民党军队派系角逐内幕》(四册)、《国共两党名将名帅婚恋实录》(上下册)、《绝代政商吕不韦》(上下册)等,另外发表中短篇小说80余篇。
 
  鹤蜚
  
  鹤蜚,本名孙学丽,生于大连,研究生毕业,曾就读于辽宁文学院青年作家班,现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高级作家研讨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曾在《青年文学》《鸭绿江》《清明》等杂志上发表《飞来的子弹》《阳光下的怀古》《伤心皇城》《跳跃成长》《羞涩记忆》等中短篇小说近百万字。出版过散文集《光影绚烂的深处》《爱上巴西利亚》,发表了中篇小说《飞来的子弹》《理查德·佩帝的诊断》等作品。现为大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
  
  --------------------------------------------------------------------
  胡昭
  
  胡昭 (1933~2004),满族。吉林舒兰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47年参军。历任东北民主联军4纵队某部独立团宣传队员,中共榆树县委宣传部干事,吉林日报社副刊组编辑,《作家》杂志编辑,吉林省作协专业作家、副主席、顾问。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委会名誉委员及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第四、五届成员。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光荣的星云》、《小白桦树》、《人生之旅》、《从早霞到晚霞》、《草原夜景》、《生命行旅》,散文集《绿的记忆》、《怀念与祝福》等。诗集《山的恋歌》获全国首届新诗奖,诗集《瀑布与虹》获中国首届满族文学一等奖,长诗《雁哨》获1983年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心歌》、《石林歌》均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
  胡冬林
  
  胡冬林,1955年生,笔名胡敦敦。满族。吉林长春人。1977—1978年在吉林省海龙县师范学校中文班学习,大专学历。1974年在吉林海龙插队。1978年后历任长春市 82中学历史、语文教员,吉林省乡镇企业局调研处《中国乡镇企业报》驻长春记者站记者,吉林省文联小说月刊杂志社编辑,副编审。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鹰屯乌拉田野札记》、《青羊消息》,动画片《关东三宝记》(26集,编剧),木偶剧《神奇山谷》(104集,编剧)。散文《青羊消息》获首届吉林文学奖、全国首届环境奖等。
  --------------------------------------------------------------------
  贺绍俊
  
  贺绍俊(1951——)笔名贝佳。男,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8年赴湖南洞庭湖区插队。1976年调湖南省沅江县文化馆。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文艺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历任总编室副主任,新闻部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2002年调任《小说选刊》杂志社主编。现为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以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主,著有:《文学批评学》(合著)、《伊甸园的困惑——文学中的性爱描写》(合著)、《铁凝评传》、《鲁迅与读书》、《还在文化的荆棘地》、《重构宏大叙述》等。创作感言:我更愿意把文学批评看作是一件建设性的工作,而建设性的工作特别需要批评者怀有一颗真诚之心。
  
  --------------------------------------------------------------------
  侯德云
  
  侯德云(1966.4.13——)男,汉族,辽宁新金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理事。1988年毕业于辽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现为瓦房店市文联主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小小说学会赋会长。曾做过记者、文秘工作。1988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著有小说集《谁能让我忘记》、《手很白》、《简单的快乐》,随笔集《小小说的眼睛》、《自己的事情》等。小小说作品被《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等数十种文集收录。小小说《苦秋》、《冬天的葬礼》、《我的大学》连续三次获得《小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作品奖”。《二姑给过咱一袋面》等10篇作品获得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2002年获中国作家协会与《小小说选刊》联合颁发的“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榜?小小说星座奖”,2003年度被评为“大连市十位有影响的文艺人物”。创作感言:小小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字游戏。
 
  胡世宗
  
  胡世宗(1943.2.1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1962年中师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军文化干事、沈阳军区文化处处长、军区创作室副主任。2003年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曾任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现任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北国兵歌》、《鸟儿们的歌》、《沉马》等9部,散文集《当代诗人剪影》、《铁血洪流》、《烛光》等11部,报告文学集《最后十九小时》、《神秘之旅》、《火炬方队》等5部,文学评论集《关于诗的书简》、《文苑边鼓》等2部,共27部;创作电视剧《冬天也是春》、电视专题片《今日高玉宝》、《体坛尖兵叶乔波》等,共5部。选编或主编文学图书《新诗绝句》、《决战松嫩》、《黑土地?红松林》等,共9部。有诗作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组诗《战争与和平的咏叹调》获1985年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作词的歌曲《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获中共中央宣传部2001年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感言:我把诗和朋友们的情意,看做是人生最淳美的酒浆。
  --------------------------------------------------------------------
  胡小胡
  
  胡小胡(1945——)男,汉族,北京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同年3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国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工段长、调研科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宣传部长、工会主席、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现任鞍山市文联专业作家,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阿玛蒂的故事》,长篇小说《蓝城》、《太阳雪》等。作品曾获辽宁省政府文学奖、东北文学奖二等奖、东北文学奖一等奖等。
(责任编辑:田高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