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剧本《柴桑口》(全本)
人 物
孙权(净) 鲁肃(须生) 刘备(须生)
孔明(须生) 周瑜(小生) 小乔(小旦)
孙瑜(二净) 赵云(武小生) 糜竺(须生)
张飞(净) 关羽(红生) 黄忠(老生)
魏延(二净) 关平(武小生) 刘封(小丑)
庞统(二净) 周循(幼生) 周彻(幼生)
甘宁、吕蒙、程普、凌统、丁奉、徐盛、陈武、
潘璋、众将、众卒、家院、龙套、内侍、侍女、
船夫、祭文官
场 次
第一场 孙权登殿 第二场 刘备哭堂
第三场 周瑜定计 第四场 孔明布阵
第五场 袭取荆州 第六场 命丧巴丘
第七场 孙权泣表 第八场 孔明过江
第九场 小乔哭灵 第十场 诸葛吊孝
第一场 孙权登殿
(四龙套,大内侍引孙权上,坐内场)
孙 权:(念诗)父兄创业功勋重,秉承母命坐江东。
兴王称霸争鼎盛,全凭周郎定太平。
姓孙名权字仲谋。自从刘备占据了荆州,曾命鲁肃过江催讨,
不料立下一纸借约,言说取得西川,再好归还荆州,
至今已是数载,并未见他有取川之意。日前公瑾又有表章到来,
请孤再命子敬前去催讨。内侍,宣鲁大夫上殿。
内 侍:鲁大夫上殿。
鲁 肃:(上念)内侍一声宣,上殿将驾参。
参见主公。
孙 权:子敬少礼,请坐。
鲁 肃:为臣谢坐,宣臣上殿,有何朝事商议?
孙 权:只因刘备占据我家荆州,孤前曾命我卿过江催讨,
谁知我卿与他立下了一纸借约,言说取了西川,即便还我,
至今已是数载,看他并无取川之意,难道说对我家荆州,
就此白白罢了不成?
鲁 肃:有约为凭,岂有白罢之理?
孙 权:是孤心想命你再去催讨,不知我卿意下如何?
鲁 肃:为臣自应遵命前去。
孙 权:我卿这次前去,若将荆州讨回,还则罢了,如其不然,
我可莫说子敬呀子敬!你也难辞其咎啊!
(唱带板)刘玄德他虽然貌似忠厚,占吾土诓吾妹吾气难平。
借荆州立文约你曾保证,此番去切莫要再碍面情。
鲁 肃:(唱摇板) 诸葛亮才学高令人钦敬,辅刘备助东吴大破曹兵。
此一去我自当不辱君命,(离座,一揖,孙权暗下)
管叫他将荆州早还江东。(留下)
第二场 刘备哭堂
(四青衣引刘备上)
刘 备:(唱慢带板)
在荆州练人马囤积粮草,(转摇板)
全凭着卧龙公才广智高。
恨曹操挟天子横行霸道,
何一日杀奸雄方把气消。(齐)
姓刘名备子玄德。自从三顾茅庐,请来了卧龙先生,
我桃园弟兄正如困龙得水者一般!火烧博望,水淹新野,
弃樊城,走襄阳,乘孙曹交兵之际,我君臣才得了这荆州一席安身之地!
孔 明:(上念)东吴鲁肃又过江,忙与主公说端详。
参见主公。
刘 备:先生少礼,请坐。
孔 明:谢坐。启主公,鲁肃又过江来了。
刘 备:他今前来,未知又为何事?
孔 明:想那孙权,前者本达大汉天子,表封公主,原欲借荆州之故,
先使曹刘两家交兵,他却坐观胜败,从中取利,
不料奸谋已被曹操识破,将计就计,改封周瑜为南郡太守,
鲁肃今又过江,必然是为催讨荆州之故耳。
刘 备:如此,孤当用何言答对?
孔 明:他若提起荆州之事,主公只是放声大哭,含糊其辞,
到了迫切之时,为臣上前自有道理。
刘 备:孤已明白,先生你且退下。
孔 明:臣。(下)
刘 备:人来,有情东吴鲁大夫。(鼓乐中出迎)
鲁 肃:(上念)离了江南地,来至荆州堂。>>
(与刘相见)刘皇叔!>>
刘 备:大夫,这,哎,嘿嘿嘿……(同进)>>
鲁 肃:皇叔转上,待肃我先拜过。>>
刘 备:大夫到此是客,哪有跪拜之理?>>
鲁 肃:这就省礼了!
刘 备:理应如此。人来,与鲁大夫看座!
鲁 肃:慢着!皇叔你乃东吴之婿,肃我乃东吴之臣,贵人面前焉敢受座?
刘 备:大夫与孤,乃是故交厚友,何必这样客气!
鲁 肃:如此,肃我先在皇叔上边告坐!
刘 备:快快请坐。(青衣敬茶、鼓乐止)大夫此番驾临,故未曾远迎、尚乞海涵!
鲁 肃:岂敢!请问皇叔驾安?
刘 备:承问,大夫你好?
鲁 肃:感谢皇叔怀念!
刘 备:国太玉体福安,吴侯可好?
鲁 肃:国太,吴侯俱好,嘱肃以在皇叔上边问好。
刘 备:好说,人来,与大夫摆宴。(青衣摆酒)大夫请。
鲁 肃:皇叔请。(同饮)
刘 备:大夫此番过江,又有什么公干?
鲁 肃:奉了我主吴侯之命,乃为荆州之事而来。
刘 备:哎!我的大夫啊!
鲁 肃:(忽然一怔,掩袖插白)哎……他为什么哭将起来了?
刘 备:(唱慢板)
恨只恨我刘备时衰运乖,复汉室偏遇着多难多灾。(上板)
虽然说借荆州多蒙担待,提起来不由人悲从中来。
我、我好不悲哀!……(哭介)(留)
鲁 肃:好怪呀!(背唱花音摇板)
适才间他还是春风和蔼,一霎时却怎么泪流满腮。
(向刘)借荆州还荆州事有事在,问皇叔你泣哭所为何来?(齐)
(白)这是皇叔,你泣哭者为何?呃,你泣哭者为何?
(刘备只是掩面泣哭、捶胸顿足,更是伤心介)
孔 明:(先已暗上,站肃身后、至此拍肩猛叫)子敬兄!
鲁 肃:(惊应)啊!(回头)原是孔明兄。
孔 明:子敬兄,你好不明白!吾主伤心落泪,你何必再三的追问?
鲁 肃:哎呀呀!皇叔忽然伤心落泪,为弟心中实在的不得明白。
孔 明:既然不知,听弟与你说个明白。
鲁 肃:孔明兄!你我乃是知己的朋友,还望明以教我,明以教我才是!
孔 明:想当初借荆州,曾经立下文约,文约上面写得明白:
“取得西川,再好归还荆州”。你我同是保人,
子敬兄,难道你竟忘却此事不成?
鲁 肃:(点首)不错!有的!有的!只是孔明兄,我来问你,
你们一载取西川?
孔 明:一载归还。
鲁 肃:三载取西川?
孔 明:三载归还。
鲁 肃:若还永不取西川?
孔 明:这个?
鲁 肃:倒是个那个!什么话?(转过身)真是岂有此理!
孔 明:这、咿、嘿……子敬兄不要生气,听为弟与你细细的讲来,哈……
鲁 肃:(余气未息地)你且讲来!
孔 明:只因皇叔与西川刘璋,同是大汉的苗裔,我若领兵取川,
诚恐天下人笑骂皇叔不义,欲待久借你家荆州不还,
皇叔又不愿一再失信于你主吴侯,若要求得信义两全之道,
我君臣一时又苦无安身之地,而且使兄为着此事,受尽委屈,
心中甚是不安,皇叔今天这哭么?
鲁 肃:(余愠未息)怎么样?
孔 明:乃是百感交集,情出至诚,不得已耳!
(猛叫)子敬兄,人不伤心,谁肯落泪啊!
鲁 肃:(一时无话可答)啊!啊!
刘 备:我的大夫啊……(噎泣)
鲁 肃:(急转身至刘旁)皇叔有话尽管商量,再不要哭哭啼啼的,
使肃心绪不宁!
刘 备:(在孔明遥为暗示中嚎啕大哭并捏鼻涕、做出丑态)
鲁 肃:(向孔明暗白)莫不是他有什么毛病吗!
孔 明:大夫你就该给他开上个药方子啊!
鲁 肃:我这个大夫么……也治不了他那个病哟!(边说边走又至孔明前)
孔 明:事已至此,还请吾兄回见吴侯,好言恳求,再容几时,
我们即当整顿人马,准备取川,一旦取下西川,即便归还你家荆州,
看来为时不远,还望善为说辞……
鲁 肃:(语气稍和婉地)诚恐我主不信。
孔 明:只要子敬兄鼎力成全,大料吴侯必然相信。
鲁 肃:(怀疑地)那恐怕未必吧?
孔 明:吾兄不必疑虑,想当年孙刘两家同谋破曹,如今又是金刀割不断的姻亲,
况吴侯事母至孝,看在国太的份上,也不致毫无情义,而且事已至此,
依亮看来,吴侯断无不允之理,他……断无不允之理!
鲁 肃:(动摇地)诚恐难如兄之所料?
孔 明:此时定如所料,还望吾兄多多从中周旋!
鲁 肃:(被说服软化地)是你方才言道即日准备取川,可是一句实言?
孔 明:子敬兄,你怎么真成了个“鲁”大夫了哟,嘿嘿嘿……
刘 备:鲁大夫!
鲁 肃:啊!(回头一看,刘备又在噎噎饮泣)
孔 明:子敬兄!
鲁 肃:啊!(又回过头来,孔明拱揖。再两面回顾之后)唉!
看你们如此情景,我鲁肃也只好如此的回去复命了!
正是!(念)皇叔不必心烦恼,
刘 备:(念)感公为孤苦奔劳。
孔 明:(念)吴侯面前好言道,
鲁 肃:总算你的智谋比我高哟!嘿嘿嘿……(同笑,分下)
鲁 肃:(上念)离了江南地,来之荆州堂。
(与刘相见)刘皇叔!
刘 备:大夫,这,哎,嘿嘿嘿……(同进)
鲁 肃:皇叔转上,待肃我先拜过。
刘 备:大夫到此是客,哪有跪拜之理?
鲁 肃:这就省礼了!
刘 备:理应如此。人来,与鲁大夫看座!
鲁 肃:慢着!皇叔你乃东吴之婿,肃我乃东吴之臣,贵人面前焉敢受座?
刘 备:大夫与孤,乃是故交厚友,何必这样客气!
鲁 肃:如此,肃我先在皇叔上边告座!
刘 备:快快请坐。(青衣敬茶、鼓乐止)大夫此番驾临,故未曾远迎、尚乞海涵!
鲁 肃:岂敢!请问皇叔驾安?
刘 备:承问,大夫你好?
鲁 肃:感谢皇叔怀念!
刘 备:国太玉体福安,吴侯可好?
鲁 肃:国太,吴侯俱好,嘱肃以在皇叔上边问好。
刘 备:好说,人来,与大夫摆宴。(青衣摆酒)大夫请。
鲁 肃:皇叔请。(同饮)
刘 备:大夫此番过江,又有什么公干?
鲁 肃:奉了我主吴侯之命,乃为荆州之事而来。
刘 备:哎!我的大夫啊!
鲁 肃:(忽然一怔,掩袖插白)哎……他为什么哭将起来了?
刘 备:(唱慢板)
恨只恨我刘备时衰运乖,复汉室偏遇着多难多灾。(上板)
虽然说借荆州多蒙担待,提起来不由人悲从哀来。
我、我好不悲哀!……(哭介)(留)
鲁 肃:好怪呀!(背唱花音摇板)
时才见他还是春风和蔼,一霎时却怎么泪流满腮。
(向刘)借荆州还荆州事又事在,问黄叔你泣哭所为何来?(齐)
(白)这是皇叔,你泣哭着为何?呃,你泣哭着为何?
(刘备只是掩面泣哭、捶胸顿足,更是伤心介)
孔 明:(先已暗上,站肃身后、至此拍肩猛叫)子敬兄!
鲁 肃:(惊应)啊!(回头)原是孔明兄。
孔 明:子敬兄,你好不明白!吾主伤心落泪,你何必再三代的追问?
鲁 肃:哎呀呀!皇叔忽然伤心落泪,为弟心中实在的不得明白。
孔 明:既然不知,听弟与你说个明白。
鲁 肃:孔明兄!你我乃是知己的朋友,还望明以教我,明以教我才是!
孔 明:想当初借荆州,曾经立下文约,文约上面写得明白:“取得西川,再好归还荆州”。你我同是保人,子敬兄,难道你竟忘却此事不成?
鲁 肃:(点首)不错!有的!有的!只是孔明兄,我来问你,你们一载取西川?
孔 明:一载归还。
鲁 肃:三载取西川?
孔 明:三载归还。
鲁 肃:若还永不取西川?
孔 明:这个?
鲁 肃:倒是个那个!什么话?(转过身)真是岂有此理!
孔 明:这、咿、嘿……子敬兄不要生气,听为弟与你细细的讲来,哈……
鲁 肃:(余气未息地)你且讲来!
孔 明:只因皇叔与西川刘璋,同是大汉的苗裔,我若领兵取川,诚恐天下人笑骂皇叔不义,欲待久借你家荆州不还,皇叔又不愿一再失信于你主吴侯,若要求得信义两全之道,我君臣一时又苦无安身之地,而且使兄为着此事,受尽委屈,心中甚是不安,皇叔今天这哭么?
鲁 肃:(余温未息)怎么样?
孔 明:乃是百感交集,情出至诚,不得已而!(猛叫)子敬兄,人不伤心,谁肯落泪啊!
鲁 肃:(一时无话可答)啊!啊!
刘 备:我的大夫啊……(噎泣)
鲁 肃:(急转甚至刘旁)皇叔有话尽管商量,在不要哭哭啼啼的,是肃心绪不宁!
刘 备:(在孔明遥为暗示中嚎啕大哭并捏鼻涕、做出丑态)
鲁 肃:(向孔明暗白)莫不是他有什么毛病吗!
孔 明:大夫你就该给他开上个药方子啊!
鲁 肃:我这个大夫么……也治不了他那个病哟!(边说边走又至孔明前)
孔 明:事已至此,还请吾兄回见吴侯,好言恳求,再容几时,我们既当整顿人马,准备取川,一但取下西川,即便归还你家荆州,看来为时不远,还望善为说辞……
鲁 肃:(预期稍和婉地)诚恐我主不信。
孔 明:只要子敬兄鼎立成全,大料吴侯必然相信。
鲁 肃:(怀疑地)那恐怕未必吧?
孔 明:吾兄不必疑虑,想当年孙刘两家同某破曹,如今又是金刀割不断的姻亲,况吴侯事母至孝,看在国太的份上,也不致毫无情义,而且事已至此,依亮看来,吴侯断无不允之理,他……断无不允之理!
鲁 肃:(动摇地)诚恐难如兄之所料?
孔 明:此时定如所料,还望吾兄多多从中周旋!
鲁 肃:(被说服软化地)是你方才言道即日准备取川,可是一句实言?
孔 明:子敬兄,你怎么真成了个“鲁”大夫了哟,嘿嘿嘿……
刘 备:鲁大夫!
鲁 肃:啊!(回头一看,刘备又在噎噎饮泣)
孔 明:子敬兄!
鲁 肃:啊!(又回过头来,孔明拱揖。再两面回顾之后)唉!看你们如此情景,我鲁肃也只好如此的回去复命了!
正是!(念)皇叔不必心烦恼,
刘 备:(念)感公为孤苦奔劳。
孔 明:(念)吴侯面前好言道,
鲁 肃:总算你的智谋比我高哟!嘿嘿嘿……(同笑,分下)
第三场 周瑜定计
(四卒引周瑜上,坐外场)
周 瑜:(念)赤壁鏖兵杀气豪,百万曹军望风逃。
一片丹心将吴保,想起孔明恨难消。
(白)姓周名瑜字公瑾。前用胭粉美人、调虎离山之计,实想赚杀刘备,
不料弄假成真,令人怀恨在心!是我日前表奏吴侯,再命鲁肃过江,
催讨荆州,至今未见回报,叫人时刻在念。
内 报:鲁大夫到。
卒 :禀都督,鲁大夫到。
周 瑜:有请!(出迎)
鲁 肃:(上相见)都督!
周 瑜:子敬!(迎入同坐)吴侯命你过江催讨荆州,可是怎样?
鲁 肃:(得意地)都督,你先猜上一猜。
周 瑜:料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鲁 肃:虽说没有多大的成就么,也可谓此行不虚。
周 瑜:何谓此行不虚?
鲁 肃:是我过得江去,见了刘备,一提荆州之事,他便放声大哭。
周 瑜:(一惊)他哭着何来?
鲁 肃:(学着刘备哭的丑态)他鼻一把,涕一把,哭得只是个抬头不起,
把个刘备哭得真成了个“流鼻”(捏鼻子)了。都督,你没见……
周 瑜:嗯!(鲁肃立即严肃起来)照你这一说,
他一哭就是你此行的成就不成?哼!
鲁 肃:都督息怒!(拱揖)都督息怒!孔明先生从旁言道,
他主皇叔与西川刘璋,同是大汉的苗裔,倘若领兵取川,
诚恐天下人笑骂皇叔不义,欲待久借我家荆州不还,
又不愿一再失信于我主吴侯,若要求得信义两全之道,
而他君臣一时又苦无安身之地,百感交集,因而哭泣,
求我哀告吴侯,再容他些时日,他们准备即日取川,
归还我家荆州。
周 瑜:(忿面拂袖)哼!尽是一派假话!
鲁 肃:(愕然地)都督!我说的句句是实,何尝有假啊?
周 瑜:子敬!你又中了那诸葛亮的计了。
鲁 肃:(又一发愣)怎么?我又中了他的计了?
周 瑜:想昔日,刘备依附刘表之时,就存并吞之心!只是羽毛未丰,
不敢轻举妄动罢了,子敬!如今我来问你,
那刘表又何尝不是大汉的苗裔?
鲁 肃:这个?
周 瑜:他今对对刘璋一片假仁假义的说辞,其居心无非是不想归还我家荆州罢了!
鲁 肃:那个?
刘 备:诸葛亮所谓即日取川,尽是骗你的鬼话,本都实难相信,
子敬切勿做梦,快些醒来吧!(恼笑)哼哼哼……
鲁 肃:噢!我才明白了!
(唱摇板)怪道来他君臣那样形态,恨只恨我鲁肃太得无才。
周 瑜:(接唱) 你将那诸葛亮过于厚爱,他把你却当就三岁婴孩。
似这样见吴侯定将你怪,我看你这件是怎样下台。
(留)
鲁 肃:哎呀!不……好了啊!(离座)
(接唱)听一言吓得人三魂不在,这一次又受偏怨着谁来。
违君命臣难免吴侯见怪,求都督快救我另作安排。
(齐)
(白)都督救我!都督救我!(连连拱揖)
周 瑜:这是子敬。
鲁 肃:都督。
周 瑜:瑜今有一计,不但荆州可得,且叫那刘备、诸葛亮必死我手。
鲁 肃:都督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周 瑜:那孔明不是对你讲说,他们即日便要取西川吗?
鲁 肃:唉!尽是欺人之谈,都督提他做甚?
周 瑜:我今将计就计,不妨给他个将假作真。
鲁 肃:怎样的个将假作真呢?
周 瑜:你我将座向前移,(同自移座)坐了坐了(落座)
鲁 肃:都督快快请讲。
周 瑜:你今切勿回上吴郡,以免吴侯见罪于你。
鲁 肃:荆州之事,若无一点眉目,肃何敢回见吴侯?还望都督担待一二。
周 瑜:是我心想命你即日再往荆州,去问他们究竟何时出兵?
鲁 肃:他的这种鬼话,都督既不相信,何必一再提来,故使鲁肃难堪!
周 瑜:这就叫将假作真,教你用话引话尔。
鲁 肃:原来如此,大料他们一时难以回答。
周 瑜:我料他也只能推说兵马粮草,一时尚未齐备,又来欺骗与你。
鲁 肃:这一回我可决不上他的当了,只是我该怎样言讲?
周 瑜:是你言道,你们如虑兵马粮草一时尚难齐备,我主吴侯,
念起孙刘至亲,愿替皇叔代取西川。
鲁 肃:哎呀!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焉有不愿之理,
只是西川山路遥远,都督!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才好。
周 瑜:子敬!你真当我要取西川不成?
鲁 肃:这样大的事,难道都督还能做假不成?
周 瑜:你真是一个“鲁”人!
鲁 肃:我鲁肃又不知“鲁”在哪里哟?
周 瑜:子敬!
鲁 肃:都督!
周 瑜:你可曾记得列国时,晋献公“假途征虢灭虞”之故事?
鲁 肃:哦!记得,记得。
周 瑜:我亦不过借取西川为名,实为袭夺我家荆州。
鲁 肃:(恍然大悟)这就叫“将假作真”,“将计就计”。
周 瑜:我军取川,必由荆州城外经过,刘备、诸葛亮二人,
定然亲至犒赏我军,那时乘势杀之,夺回荆州,既雪以往之耻,
又消吾心中之恨,汝危可解,岂不快哉?
鲁 肃:都督高才,肃实不及!如此待肃即刻前往。(离座)
周 瑜:慢着!
鲁 肃:都督有何吩咐?
周 瑜:此番前去,只说这是吴侯的旨意,千万不要露出见过本都的话头,
免得他们生疑,贻误戎机。宁要记下!
鲁 肃:明白了!(唱浪头带板)
诸葛亮显才能蔑视于我,他不该将鲁肃套进网罗。
你的计周都督业已识破,(出帐介)
这一次管叫你难防我这一着。(留,下)
周 瑜:(唱带板)
提起了诸葛亮满腔生火,实不料南屏山让他走脱。
这一次假取川荆州路过,我定要杀刘备活捉诸葛。(留,下)
第四场 孔明布阵
(四青衣引刘备,孔明上)
刘 备:(唱浪头带板)
孙仲谋为荆州一再催讨,鲁子敬过江来已有几遭。
孔 明:(接唱)
臣料他数日内必然又到,这一次还得要另作计较。(齐)
内 报:东吴鲁肃到。
刘 备:果不出先生所料。
孔 明:我看鲁肃日前过江,未必回见孙权,定然先到柴桑,
去与周瑜计议,此番前来,当有别谋。
刘 备:这次叫孤又将如何对待?
孔 明:对话中间,主公只看我的眼色说话,为臣若还点头,
你就顺着为臣的语气,满口承应,为臣临时自有妙用。
刘 备:如此,人来,传出有请。(同出迎)
青 衣:有请。(鲁肃空场上)
刘 备:大夫!又过江来了,嘿嘿嘿……
鲁 肃:皇叔,这也是君命所差,概不由己哟!嘿嘿嘿……
刘 备:(迎入)快快请坐。
鲁 肃:谢座。(青衣奉茶)这是皇叔,孔明兄!
刘 备:大夫!
孔 明:子敬兄!
鲁 肃:肃将你们准备取川之意,回禀我主,吴侯甚为心喜,命肃再来动问皇叔,
不知兵马粮草是否足用,何日出兵取川?
刘 备:这个!
孔 明:兵马粮草若还准备就绪,即日就可出兵。
鲁 肃:(暗白)果然不出都督所料。
(向孔)孔明兄!莫非军力犹感不足?
孔 明:虽然兵力不足,只是我君臣取川之心,未尝一日忘怀,
一待兵力充足,早晚便要出兵。
鲁 肃:肃此番前来,我主吴侯也曾一再叮咛,如果皇叔取川犹感兵力单薄,
东吴愿代皇叔出兵者取川。
刘 备:(一惊)那如何……
孔 明:(急以目止刘)哎呀!难得吴侯如此大仁大义,
我君臣只有感激零涕,唯命是从!(点头示意与刘)
刘 备:啊!啊!若非我公从中为力,吴侯何至有此大恩大德,
待备我先当面谢过。(揖)
鲁 肃:好说!(还揖)
孔 明:我想大军将来入川,必由这荆州城下经过,我君臣准备羊羔美酒,犒劳三军。
鲁 肃:(暗白)都督真神人也!(向刘)这是皇叔、孔明兄。
刘 备:大夫!
孔 明:子敬兄!
鲁 肃:我们替你们取了西川,你们就得归还我家荆州。
孔 明:那个自然!(又点头示刘)
刘 备:何待叮咛!
鲁 肃:既然如此,肃便告辞复命了!(唱浪头带板)
借荆州立文约保人是我,并非是鲁子敬爱受奔波。
辞别了刘皇叔再把江过,(一揖走出,刘,孔同送,)
(白)孔明兄!(接唱)这一次才算是有了着落。(留,下)
孔 明:(唱摇板)
听他言把亮的两腮笑破,(夹笑)这,咿,哈哈哈……
刘 备:(接唱)问先生发狂笑所事何为?
孔 明:(接唱)我笑那小周郎用心太过,假途计袭荆州怎瞒诸葛。
刘 备:(接唱)既知晓他用计就该戳破,为什么你又要将错就错?
孔 明:(接唱)请主公放宽心荆州稳坐,管叫那浪中鱼自投网罗。
刘 备:(接唱)这件事细思想非同小可,望先生还需要仔细斟酌,(齐)
孔 明:主公请放宽心,看亮布置。(同坐)人来!击鼓升帐。
(转场)糜竺进帐!
青 衣:糜将军进帐!
糜 竺:(上)参见主公、军师!
孔 明:命你带领一队人马,去至夏口江岸诱迎周瑜,将军附耳来。
(耳语介)
糜 竺:得令!(下)
孔 明:四千岁进帐!
青 衣:四千岁进帐。
赵 云:(上)参见主公、军师!
孔 明:子龙附耳来受计。(耳语介)
赵 云:明白了!(下)
孔 明:二千岁进帐!
青 衣:二千岁进帐。
关 羽:(上)参见大哥、军师!
孔 明:二千岁带领本部人马,依山埋伏,等周瑜大军到了荆州城下,
从江陵一路杀出,不得有误!
关 羽:得令!(下)
孔 明:三千岁进帐!
青 衣:三千岁进帐。
张 飞:(上)参见大哥、军师!
孔 明:三千岁带领本部人马,沿江一带埋伏,等周瑜大军到了荆州
城下,从秭归一路杀出,截杀一阵,不必追赶,勿得有误!
张 飞:得令!(下)
孔 明:黄忠,魏延进帐!
青 衣:黄,魏二将军进帐。
黄 忠:(同上)参见主公、军师!
魏 延:(同上)参见主公、军师!
孔 明:黄将军埋伏公安,魏将军埋伏彝陵,等周瑜大军到来,
两路人马,一起杀出,不得有误!
黄 忠:(同声)得令!(同下)
魏 延:(同声)得令!(同下)
孔 明:主公!你看这样安排如何?何如哟,嘿嘿嘿……
刘 备:孤这才得放心!
(念)正是:安排弯弓擒猛虎。
孔 明:(接念)准备香饵钓金鳌。(同下)
第五场 袭取荆州
(四角子、六将引周瑜上)
周 瑜:(上唱带板)为荆州把我的心血劳瘁。(砸)
(坐白)子敬回报,刘备闻我代他取川,甚为喜悦,
准备以在荆州城下犒劳我军,是我已命鲁肃禀报吴侯,
今日正好出兵。众将听令!
众 将:(同应声)啊!
周 瑜:甘宁为前队先锋。丁奉、徐盛为二队。吕蒙、凌统为后队。
程普大军随后接应。调集水陆兵马五万,明取西川,
暗夺荆州,即刻发动了!
(唱浪头带板)大将出兵胆气豪,(上马转场)旌旗招展日月高。
率大军去将荆州讨,管叫那穴中的蝼蚁命难逃。(齐)
角 子: 来到江岸。
周 瑜:人马登舟。(二舟夫暗上,众同下马登舟)开舟。
(唢呐牌子送下)
糜 竺:(带卒上白)领了军帅将令,江岸诱接周瑜去者。催马!
(下)(周瑜等驾舟上,糜竺继上)
船上请了!荆州糜竺,奉了刘皇爷之命,前来迎接都督。
角 子:禀都督,糜竺江岸迎候。
周 瑜:命他上船。
角 子:都督有令,糜将军上船。
糜 竺:(上船)末将糜竺参见都督。
周 瑜:到此为何?
糜 竺:奉了我家主公之命,前来迎接都督。
周 瑜:皇叔何在?
糜 竺:静待都督大军到了荆州,羊羔美酒、犒劳三军。
周 瑜:你且回报皇叔,本都大军舟行水径,荆州城外相会。
人来,送糜将军下船。
糜 竺:谢都督!(下船)
周 瑜:天助瑜成功也!鸣锣开舟。(唢呐介)
角 子:禀都督,来在荆州江岸。
周 瑜:将船拢岸。呔,众将官!大军到了荆州城下,待刘备、诸葛亮到来,
须看本都眼色行事,说拿便拿,说杀便杀,不得稍有差误!
众 将:啊!
周 瑜:人马一齐上岸!(同下船,上马,舟夫暗下)
(唱浪头带板)
周公瑾在马上心中暗笑,(众圆场)诸葛亮已入了我的笼牢。
再休想藐视我周郎年少,一霎时管叫你命赴阴曹。(齐)
(中幕启:出现城垛上竖白旗)
角 子:禀都督。
周 瑜:讲!
角 子:来至荆州城下,城门紧闭,城楼之上,仅有白旗一杆。
周 瑜:人马列开!待我看过。(看介)果然着不错。
(沉思)人来!且去叫城。
角 子:唔呀呔,城上有人没人?
赵 云:(暗上城头)原是周都督,请了请了!周都督率领大军到此,为了何事?
周 瑜:赵将军明知,还是故问?
赵 云:你且讲来!
周 瑜:我为你主代取西川,道经荆州,面见皇叔商议出兵之事。
赵 云:住住住了!我家军帅言道,你用“假途灭虢”之计,明取西川,
暗袭荆州,你说是也不是?(周瑜一惊,勒马倒退)
赵云奉命守此城池,大叫周瑜,休使尔的诡计!
周 瑜:赵将军言话差也!只因你主皇叔,不忍夺取大汉宗室刘璋之基业,
瑜奉我主吴侯之命,率领大军代为取川,将军今出此言,令人好生气忿!
赵 云:既然如此,大军就该直向西发,为何来在荆州城下?
周 瑜:这……!
赵 云:我家主公言道,你若真去取川,他愿即日入山修行,绝不失信于天下。
(黄忠,魏延带卒分两厢上,交叉过场)
周都督,你可知这人无信而不立?
周 瑜:哼!(赵云暗下)
角 子:禀都督!荆州人马四面杀来!
周 瑜:哎呀不好!(跌下马,众将下马扶起)好不气煞人也!
(吐血、二将搀其倒下)
(关羽上,与吴将战,吴将败先下,关羽追下)
张 飞:(带卒倒上)截杀周瑜去着!
(周瑜率吴将上,与张飞交战,吴败倒下)
大叫周瑜娃娃慢跑慢跑,你三老子不赶儿了!
正是:周郎小儿见识浅,为夺荆州假取川。
孔明先生有妙算,叫儿仰面回江南。(原倒下)
周 瑜:(内唱尖板)
实想说取西川将他来哄,(上,转唱七锤带板)
又不料难瞒过诸葛孔明。荆州城外炮声动,
四面埋伏杀气腾。虽然众将多骁勇,
这一败叫我怎收兵。(齐)
(白)咳!是我实想暗取荆州,不料又被孔明识破,
四面埋伏一齐杀来,直杀得我箭疮崩裂,口吐鲜血,
昏倒在地,众将将我扶回营来,汉军乘胜冲杀,
我兵伤亡大半,卧病帐中,只好别图良策了!
(唱摇板)心儿里恼恨诸葛亮,除非是你死或我亡。(齐)
报 子:(上)禀都督!探得刘备与诸葛亮,以在山顶饮酒作乐。(下)
周 瑜:诸葛亮啊,牛鼻子,不要欺人太甚!你笑我当真不能取川吗?
内 报:孙将军到。
卒 :禀都督!孙将军到。
周 瑜:快快有请!
角 子:有请!
孙 瑜:(上)参见都督!
周 瑜:将军何来?
孙 瑜:奉了兄侯之命,前来相助都督。
周 瑜:咳!
孙 瑜:都督为何叹气?
周 瑜:吾计又被诸葛亮识破,今若收集败兵,回转江东,
岂不叫他更加耻笑!
孙 瑜:都督就该整顿人马,直取西川才是?
周 瑜:本督倒有此意,只是……(言而未尽地)咳!
孙 瑜:若将西川攻下,回头再取荆州,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何愁报不了今日之仇?
周 瑜:将军之言,正合吾意,哎呔!俺周瑜若不取得西川,
绝不罢兵!众将官。(众将两面暗上)大军直向西川进发了!
(唱浪头带板)
这一口恶气忍不下,岂能叫孔明耻笑咱。
想当初取川原是假,到如今只有把兵向西发。(留)
(白)兵向西发。(同下)
第六场 命丧巴丘
(四卒引鲁肃上)
鲁 肃:(唱)周都督取荆州又失检点,吃了亏你就该兵回江南。
还是那诸葛亮果有妙算,他不该赌着气去取西川。(齐)
(白)奉了吴侯之令,调取大军东归,催马。(下)
(关平,刘封带卒上)
关 平:关平。
刘 封:刘封。
关 平:领了军帅将令,水径截杀周瑜去者。
(绕场,吴将同上,战,吴败,追下,又跑场一匝)
刘 封:吴兵大败,众将且将周瑜娃娃团团围定,先报军师了!
(唱浪头带板)可笑周瑜见识浅,
关 平:(接唱)管叫他进退两作难。(留)(同下)
(卒扶周瑜上)
周 瑜:(唱慢带板)
荆州城中计我心伤惨,(转唱摇板)无奈了含羞带恨我取西川。
巴丘又遭波浪险,关平刘封杀上前。
我军伤亡又是一大半,倒叫我前进后退两作难。
仰面我把苍天怨,你为何将孔明降生人间。(齐)
内 报:鲁大夫到。
周 瑜:快快有请!
鲁 肃:(上)都督怎么病成这般光景了?
周 瑜:子敬!你看吾计今又不成,一再损兵折将,我的箭疮崩裂
大料吾命难保了!
鲁 肃:还望都督好生将养才是。
周 瑜:诸葛亮!牛鼻子!
鲁 肃:都督的病体要紧。
周 瑜:好不气煞我也!
鲁 肃:想昔日、楚汉相争,霸王百战百胜,垓下一败,命丧乌江,
高皇屡战屡败,彭城一胜,竟有天下。
兵书有云:胜败乃军家之常情,都督何必这样呕气!
周 瑜:哎哟!(又吐血介)
鲁 肃:都督病势沉重,不如大军早日归东?
周 瑜:吾病垂危,料难生还!(暴叫)诸葛亮!俺周瑜与你势不两立!
报 子:(持书信上,跪报)禀都督,诸葛亮有书到来。
鲁 肃:(袖掩周瑜)呔!还不拿了下去!
周 瑜:慢着!子敬,你这是何意?
鲁 肃:都督正在病中,这些小事,何必有劳动问?
周 瑜:倘若误却大事,叫瑜问心何安?
鲁 肃:都督还是不看方好。
周 瑜:看看何妨?(向报子)将书放下。(报子将书递于鲁,下)
鲁 肃:此信还是不拆者为妙。
周 瑜:子敬,说是你拿来。
鲁 肃:都督一定要看的时节,待肃念来,都督一听如何?
周 瑜:还是待我看过。(拆念)
汉军军师诸葛亮致书于吴军大都督周公瑾麾下,
自从柴桑一别、至今未忘厚爱,今闻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
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然闇弱,尚足自守,今足下劳师远征,
转运万里、欲竟全功,虽吴起再生不能定其规,孙武重现不能善其后,
况曹操,赤壁失利,岂能时刻忘怀?今足下兴兵远征,
曹若乘机袭取江东,江东必不可保。亮实不忍坐视,
特此驰书奉告,幸垂照鉴!
周 瑜:嘘!好一诸葛亮竟敢教训于我!(将书扯为粉碎)
鲁 肃:都督息怒!都督息怒!
周 瑜:(更少气无力地)子敬呀!眼看吾命休也!请速展开文房,待我修表吴侯!
(鲁肃展纸奉笔、磨墨)提笔可……
(孙瑜及众将暗上)
众 将:都督好好将养病体。
周 瑜:并非公瑾不知自爱,怎奈天亡我也!尚望诸公,善事吴侯,瑜死亦瞑目了!
(惊叫)好气也!(昏去)
众 将:都督醒得!都督醒得!
周 瑜:(唱慢塌板)
适才间将大事安排妥当,游魂中犹觉得怒气满腔。
(猛力扑前)
恨苍天即生瑜而何生亮!(砸)
(白)罢了子敬!众位将军!呃……(死介)
鲁 肃:(同声)都督……哎呀都督呀!(众哭介)
众 将:(同声)都督……哎呀都督呀!(众哭介)
鲁 肃:众将不必悲痛!待肃先记了时月。(取册提笔边写边念)
周瑜亡年三十六岁,时在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搁笔)
都督已死,将尸掩下。(掩尸下)众将好好看护营寨,待肃回报吴侯。
(怀了遗表、出帐、先下、中将倒下)
第七场 孙权泣表
(内侍引孙权上)
孙 权:(唱摇板)周郎领兵取西川,不由叫孤把心耽。
曾命鲁肃去打探,怎么尚未转回还。(坐)
内 报:鲁大夫还朝。
内 侍:禀主公,鲁大夫还朝。
孙 权:快快有请。
内 侍:有请鲁大夫。
鲁 肃:(上、进)参见主公。
孙 权:坐了。
鲁 肃:告坐。
孙 权:军情怎么?
鲁 肃:大事不好!
孙 权:什么大事?
鲁 肃:都督病故巴丘!
孙 权:你待怎讲?
鲁 肃:公瑾已死!
孙 权:哎呀!(昏去)
鲁 肃:主公醒得!主公醒得!
孙 权:(唱带板)听说是公瑾把命断,
(喝场)我的周都督呀……
(接唱)不由人珠泪洒胸前。转面我把子敬唤,
你快把详情对孤言。
鲁 肃:都督病至巴丘,又被关平、刘封截杀了一阵,我军伤亡甚重,
诸葛亮送来一封书信,都督看罢,大叫一声,箭疮崩裂,
口吐鲜血,气呕而身亡啊!
孙 权:罢了公瑾!(又昏去)
鲁 肃:主公醒得!
孙 权:哎哟!
鲁 肃:都督尚有遗表一封,请主公观看,(怀中取表递过)
孙 权:(接表看后)公瑾病危之时,还是这样的忠心,
叫孤怎得不泣!哎都督呀!……
鲁 肃:主公勿过悲伤,圣体还须保重。
孙 权:公瑾表荐我卿继代他职,正合孤意,不知我卿心下如何?
鲁 肃:为臣德薄能鲜,何克肩此重任?
孙 权:此乃公瑾临终之言,我卿幸勿固却!
鲁 肃:既蒙主公与公瑾厚爱,肃谨拜命!(揖)
孙 权:速将大军调回,公瑾遗体运放柴桑,孤将亲往吊祭。
鲁 肃:臣下遵旨!(下)
孙 权:哎!孤难见的周郎呀!
(唱)孙仲谋来泪不干,想起公瑾心痛酸。
实指望保孤将业建,哪料你一命儿早归西天。(下)
第八场 孔明过江
(四青衣引刘备、孔明同上)
刘 备:(唱摇板)实服了先生有妙算,直逼的周郎真取川。
孔 明:(接唱)假途计未将便宜占,可惜他一命丧黄泉。(齐,同坐)
(白)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刘 备:先生,这喜从何来?
孔 明:周瑜已死,岂不是一喜?
刘 备:先生怎么知晓?
孔 明:适才小军来报,周瑜病死巴丘。
刘 备:此事当真?
孔 明:当真!
刘 备:是实?
孔 明:是实!
刘 备:啊!(笑音,同笑)哈哈哈……
孔 明:啊!(笑音,同笑)哈哈哈……
刘 备:未知江南诸人中,谁可代周瑜之职?
孔 明:必是鲁肃无疑。
刘 备:子敬为人忠厚,尚识大体,堪当此任!
孔 明:为臣心想亲往柴桑,吊祭周瑜,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刘 备:先生!你这是何意,叫孤好不明白?
孔 明:想当年,鲁肃曾以吊祭刘表为由,前来窥探我军虚实,臣今前去,
一来乃是礼尚往来。二来顺便访求贤士,辅佐主公。这三来么……
刘 备:怎么样?
孔 明:此番前去,要使江南文武诚服,孙刘两家和好如初,以便同力破曹。
刘 备:话虽如此,我想先生还是不去者好。
孔 明:主公请放宽心,周瑜在日,臣且不惧,何况鲁肃已掌江南兵权料无他虞。
刘 备:先生若要执意前往,必须多带人马,以防不测。
孔 明:多带人马,反使人疑,不如仍带子龙一人,可保无虑。
刘 备:准备何日前往?
孔 明:目刻就可动身。
刘 备:如此,人来,有请你四千岁。
青 衣:有请四千岁。
赵 云:(上)参见参见主公。参见先生。
刘 备:这是四弟!
赵 云:主公!
刘 备:命你随带五百名小军,保定诸葛先生,前往柴桑,吊祭周瑜。宁要小心!
赵 云:遵命!
刘 备:(唱带板)
叫令人看过酒一盏,(举杯)双手儿敬先生叮咛再三。
吊罢丧必须要兼程回转,也免得我刘备常将心悬。
孔 明:(唱慢带板)
劝主公你且把愁眉放展,非是臣夸海口自卖浪言。
吊周瑜我已有神策妙算,(接酒饮,相偕出)
管叫他文武慑服,(夹白)主公!(接唱)
再看为臣此去再显一显手段。……(留)
(拱手倒退下场,赵云随下)
刘 备:(唱带板)
虽说是他胸中有识有胆,刘玄德总觉得心中不安。
我还须将大军部署江岸,接先生早离开虎穴龙潭。(留)
(返帐后,下)
第九场 小乔哭灵
(四侍女引小乔上)
小 乔:(唱花音慢板带板)
我的父在汉室曾为卿相,因年迈辞朝政告老还乡。
我姐姐嫁与了吴侯兄长,孙伯符创基业人称霸王。
我老爷他将这江南九郡八十一州的兵权掌,
我身为一品夫人相夫教子在柴桑。
这才是荣华富贵自天降,满门福禄喜洋洋。
(坐白)奴乃江南小乔。配夫周瑜,生有二男一女,长名周循,
次名周彻,均入南学攻书。小女尚幼,犹在襁褓。
老爷领兵取川,业已半载有余,未有书信回还,叫人时刻在心!
院 子:(上,念)老爷病故在巴丘,急忙报与夫人知。(进)
禀……禀报夫人!
小 乔:有得何事?
院 子:我家老爷,他……
小 乔:他怎么样?
院 子:他……病故巴丘!
小 乔:你待怎讲?
院 子:都督已死!
小 乔:哎呀!(昏倒在座)
周 循:(同暗上,向侍女)夫人怎么样了?
周 彻:(同暗上,向侍女)夫人怎么样了?
侍 女:老爷在外病故!(二人弃书亦昏倒在地)
院 子:先将夫人、公子扶到内室,作速救来。(幕掩送下)
待我设置灵堂,准备安放老爷的灵柩啊……(倒下)
(中幕启:显灵堂帷帐,起弦索点:四侍女、二公子、小乔易丧服抱婴儿上,
进灵堂后将婴孩交侍女、拜奠,接过婴孩、坐偏场)
小 乔:(叫滚头)哎!我叫叫一声周郎呀周郎!我的周郎呀!
(唱慢板)手扶着灵堂两泪汪,可怜你年未四十命早丧。
实指望我夫妻、百年偕老、富贵白头、同将荣华享,
谁料想半路里闪奴也这一场。
你本是卫国干城股肱将,统领着千军万马镇柴桑。
胸中的才高智又广,就不该亲自领兵取荆襄。
到荆襄既知上了人的当,又不该将假作真攻刘璋。
巴丘虽然打败仗,军家胜败古之常。
既有病就该将病养,还与人家斗的什么强。
自古道刚强反被刚强丧,
难道说你不知霸王刚强命丧在乌江。
你纵然心中恼恨诸葛亮,何至于一封书气呕身亡。(齐)
内 报:吴侯驾到。
侍 女:禀夫人!吴侯驾到。
小 乔:有请!
(四龙套、大内侍、鲁肃引孙权上,进灵堂)
鲁 肃:摆开香案。(起鼓乐。拜奠,孙权坐偏场)
小 乔:(将婴孩交侍女)妾身叩见主公!
孙 权:夫人请起。
小 乔:谢主公!(接过婴孩)周郎啊……(饮泣)
二公子:孩儿与皇伯叩头!
孙 权:罢了!这是夫人你看公瑾不幸一死,已失去孤的一只手臂。
还望夫人节哀,安葬以毕,再接你母子进宫,共享天年。
正是:孤今失去股肱将,目睹他母子更可伤。
(出灵堂同倒下,幕掩小乔等暗下)
第十场 孔明吊丧
(四卒引赵云上)
赵 云:(念)姓赵名云字子龙,长坂坡前显本领。
保主招亲威名重,今又奉命来江东。
(白)奉了主公之命,保定诸葛先生前来吊祭周瑜。
已至柴桑,回头一望,诸葛先生来也。
孔 明:(乘旗车上念)山人抬头用目观,前面已是柴桑关。
我拂一拂尘衣下车辇,
(夹白)子龙!
赵 云:在。
孔 明:(念)祭礼可曾齐全。
赵 云:齐备多时。(擎出大纸幡)
孔 明:一半人在此守候,一半人去江边看守船只。子龙随我先去拜见鲁肃了!
(唱摇板)可怜那小周郎识微见浅,不该叫孙刘两家结仇冤。
你如今呕气把命断,诸葛亮……来吊丧、
(夹白)哼哼!
但不知你的英灵儿、安也不安,(留)
(傲笑)哼哼哼……(下,赵云随下,青衣倒下)
鲁 肃:(上唱摇板)
可怜都督命早丧,江东折去一栋梁。
蒙推爱我将兵权掌,有大事与谁做商量。(齐)(坐)
卒 :(上)禀老爷!
鲁 肃:何事?
卒 :汉军军师诸葛亮前来,吊祭都督,候见老爷。
鲁 肃:(一惊)啊!他与公瑾生前言气不和,为什么又来吊祭?
(一思)我想他既前来吊丧,还须以礼相待,传出有请。(出迎)
卒 :有请。(赵云引孔明上)
鲁 肃:不料吾兄枉驾远临,有失远迎,尚乞恕罪!
孔 明:好说。
鲁 肃:孔明兄请。
孔 明:请。(赵云随进)
鲁 肃:请坐。(赵云侍立)
孔 明:子敬兄荣膺都督,可钦!可贺!
鲁 肃:肃才愚鲁,兄所深知,不过权代斯职,今后尚乞赐教!
孔 明:明知大才,何作谦哟!嘿嘿嘿……亮因公瑾驾鹤仙游,奉了皇叔之命,
过江前来祭奠,请兄代为禀报一声。
鲁 肃:吾兄不惮跋涉,前来祭奠,待弟我先致谢了!
(唱摇板)照你这重道义世间少有,美名儿传留在万古千秋。(留)
孔 明:(接唱)周公瑾年虽少才高八斗,难得他秉忠心辅佐吴侯。
是朋友亮岂能忘却故旧,皆因为赤壁战敌忾同仇。(留)
鲁 肃:(唱摇板)但愿得从今后同谋携手,莫叫那曹阿瞒小视孙刘。
(白)正是:
(念)人言孔明欠忠直,于今一见尽是虚。
孔 明:(念)可叹公瑾竟逝世,失去知音真可惜。
鲁 肃:请与赵将军同到后边歇息!
孔 明:请!(同下)(丁奉,徐盛同上)
丁 奉:丁奉。
许 盛:许盛。
丁 奉:徐将军!
许 盛:丁将军!
丁 奉:你看都督生前与那诸葛亮言气不合,被他一封书信,气死巴丘,
他今又来柴桑吊孝,假装慈悲,分明是欺我江南无人!
许 盛:你我不如去到灵堂埋伏,等诸葛亮吊祭之时,出其不备,
将他杀死,也好与都督报仇消恨!
丁 奉:正合吾意。请!正是:
(念)气死都督仇必报,
许 盛:(念)管叫诸葛命难逃。(同下)
(中幕复启;小乔守坐,侍女环立)
院 子:(上)禀夫人,鲁老爷到。
小 乔:请他灵堂来见。
院 子:请鲁老爷灵堂来见。
鲁 肃:(上进)禀告周夫人,孔明先生奉了他主刘皇叔之命,前来吊祭我家都督。
小 乔:诸葛亮气死我家老爷,热丧未干,大仇未报。他今既然前来,
子敬就该将他碎尸万段,祭奠都督才是。
鲁 肃:夫人,自古常言讲得却好,有理不打上门客,他今既然能以礼而来,
我们自应以礼相待,还是让他们先行吊祭,然后再与他们讲明是非,
也好叫他们死而无怨。夫人,这就叫“先礼而后兵”。
小 乔:既然如此,且看在子敬你的份上,容他一祭。(退入灵帐)
鲁 肃:我先谢过夫人,(出)有请孔明先生。
(赵云引孔明上,鲁肃迎入)
孔 明:(唱浪头带喝场)哎呀!我难见的周都督呀!……
我一见灵堂泪满面,
(夹叫)我……我的都督呀!……
(接唱)你怎忍撇亮仙游归西天。(齐)
(白)子龙,摆了祭礼啊……(起唢呐)
鲁 肃:将军到此是客,让肃我来代劳。
(摆祭礼、燃烛、孔明(拈香,拜祭毕,祭文官暗上)
祭 官:(捧读)维,大汉建安十六年,正月朔,汉军军师诸葛亮,
仅以香烛清酒之仪,致祭于吴大都督周公瑾之灵前。曰: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
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
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邻。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
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
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
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致。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
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
犄角之势,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
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
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鼓乐焚化)
孔 明:(唱尖板)诸葛亮来痛悲哀,(昏倒在地)
鲁 肃:哎!哎!(俯叫)孔明兄!孔明兄!
(丁、徐一边暗上、耳语)
丁 奉:适才暗里听了孔明吊祭之文,又见他哭得死去活来,
方知我家都督乃是气量狭小,自送其命。
徐 盛:这如何怪得人家?你我各自退后。(暗下)
鲁 肃:(扶孔明坐后)孔明兄,你将弟可就吓坏了哇!
孔 明:哎!我的周都督啊!(接唱慢板)
珠泪滚滚洒胸怀。
恨你不能同将汉室建,生死与共各一天。
哭了声都督的英灵莫去远,诸葛亮还有知心言。
恨曹操窃国贼已经篡汉,挟天子令诸侯虎踞中原。
你我各为其主将王业建,孙刘从来无仇冤。
可羡你年仅二十执掌江南兵权名已显,
那时候我还在南阳乐消闲。
亮本是布衣出身涉世晚,二十七岁上才出茅庵。
刘琮他将荆州献,我才保吾主皇叔走襄樊。
那曹操领兵八十又三万,三江以上排战船。
战云弥漫长江岸,江南一见心胆寒。
鲁子敬来有识见,吊刘表才将为弟搬。
曾记得你我就在这柴桑初见面,
定下了火攻之计烧战船。
你限我三日造就十万狼牙箭,分明是与亮故为难。
若非我上知天时下知地理通权变,
军令下难免我人头挂高杆。
南屏山祭东风我曾助战,险些儿命丧在江南。
你设下美人之计又将皇叔赚,调虎离山弄虚玄。
幸多亏吴国太甘露寺里把婿验,孙刘两家结凤鸾。
刘景升荆州把驾宴,兄业弟守理当然。
借荆州也曾立文劵,取得西川便交还。
你明知我君臣衣食无有个安身栈,不该命人催讨连二三。
并非我今将你怨,假途计原是你自寻祸端。
袭荆州既然未把便宜占,又不该赌气取西川。
若非亮修书将你劝,这骸骨也难回江南。
周都督若能还阳转,谁是谁非当面言。
鲁 肃:吾兄不必过于悲伤。
孔 明:难忘怀的周都督啊!(接唱)
知者或说你不是,不知反道我不贤。
将你我交情有一比,(离座、手抓灵案、转唱慢垛锤)
比就了二人面对把琴弹。
弹琴人比就你周公瑾,诸葛亮好比听琴人。
你虽然谈的曲调节奏有神韵,
我一听就明白你是什么样的心。
听琴之人今犹在,弹琴之人哪里寻。
想到此处情难禁,倒不如一死觅知音。(作碰状介)
鲁 肃:(阻挡)吾兄何须如此伤感?(扶坐)
小 乔:(揭开灵帐)哎……(唱摇板)
只见他哭得死去活来泪如雨,不由人心中更悲戚。
哭了声周郎你自己害了你,气量狭小将命毕。
我含着悲来忍着泣,叫子敬刚才的话儿再休提。(齐)
(白)啊……(垂灵帐、暗下)
孔 明:为弟告辞!
鲁 肃:再住几日,弟还要领教。
孔 明:皇叔有命,祭毕即归,未便久留,后会有期。
鲁 肃:既有君命,何敢强留,弟只好奉送了!
(唱摇板)手挽手儿将客送,(相携而出)见皇叔代弟问安宁。
孔 明:(唱带板)施一礼拜别了鲁子敬,
吴侯前请恕亮来去匆匆,我……我于礼不恭。
(留)(分下)
庞 统:(内唱尖板)
想昔日献连环曾将曹骗,(上,唱塌板)赤壁鏖兵烧战船。
诚恐事后遭凶险,来在江南把身安。
听说是卧龙兄前来吊唁,前去探望走一番。
远远只见尘土展,我看他是何人来到此间。(登高望介)
孔 明:(上,唱浪头)叫子龙速快将路赶(砸)
(赵云等引乘旗车上、大圆场)
庞 统:好一大胆的诸葛亮,一封书信气死我家都督,今又猫哭老鼠假装慈悲,
前来吊祭,欺我江南太无人乎?
孔 明:(一惊,停车,向高一望)呵,原是凤雏兄!
庞 统:卧龙兄!
孔 明:请下坡涧来。
庞 统:为弟下来了。(孔明出车)卧龙兄见礼了,适言戏之耳,幸勿见怪!
孔 明:还礼了!好说。吾兄何以得到江南?
庞 统:弟恐曹操怀念赤壁连环之恨,因而避居江南,今来访兄,乞指一条明径。
孔 明:我料孙仲谋亦不能重用于你,何不随弟同回荆州,
共辅刘皇叔,必不负兄所学。
庞 统:弟愿遵教,只是同行不便,请兄速快登车,早离险境。
孔 明:如此暂别了。(上车,庞统暗下)子龙!加速行程。(大圆场)
(糜竺、黄忠、魏延持弓箭倒上,登椅子——
二舟夫送孔明等上、上岸、登车、同下——陈武、潘璋乘舟上)
陈 武:奉了张昭臣相之命,追杀诸葛亮。
潘 璋:各驾小舟,溯江追赶。(绕场)
糜 竺:乱箭齐发!(陈武、潘璋抡枪格矢、倒下,糜等同下)
剧 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