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新区田晨日用百货便利店移动版

主页 > 秦腔剧本 > 本戏剧本

(汉调二簧剧本)《清官图》(全本)

(汉调二簧剧本)《清官图》(全本)
 
《清官图》
(汉调二簧   马仁才提供) 
 
                                        
剧    情
 
 
      清康熙(玄烨)秀才刘全定娶妻王桂英姿容美艳,因酹神太尉闵甲所见蓄意谋夺;恶奴安三献计,请刘饮宴灌醉,诳婢送茶死,诬刘强奸毙命,呈送宛平县,县令王元怀疑,袖呈将入朝请为公卿,途遇闵甲搜出怒杖王死,幸得铁冠道人救去习武,闵甲又具呈刑部,司寇王能察知刘冤,但无力抗闵,因设计令王桂英毁容绝闵邪念,判刘充军潼关,嘱亲信吴庸押解,中途纵之逃。
      这时金枪火鹞子反,潼关侯马元战败,王元、吴庸前往投军,立功受封,钦赐王元剑、铡,先斩后奏,吴庸又寻回刘全定,约会大臣公审得实,铡了闵甲,碎割安三;康熙又赐刘全定官,勅绘“官图”,亲自题字悬挂午门。
 
                                      
场    目
 
 
第一场     进    学    第十五场    起    反
第二场     酬    神    第十六场    下    山
第三场     定    计    第十七场    相    遇
第四场     下    帖    第十八场    招    军
第五场     赴    宴    第十九场    得    胜
第六场     塌    骗    第二十场    加    封
第七场     审    案    第廿一场    起    访
第八场     呈    讼    第廿二场    访    友
第九场     遇    难    第廿三场    请    客
第十场     瞒    上    第廿四场    赴    会
第十一场  搭    救    第廿五场    疑    情
第十二场  设    宴    第廿六场    斩    奸
第十三场  分    离    第廿七场    清官图  
第十四场  发    配      
 
人  物  表
 
 
刘全定——小生    王桂英——小旦
刘   清——末       闵   甲——大净
安   三——付净    校   尉——杂   
衙   役——杂      王   元——正生
张鹏翮——老生    彭元寿——红生
徐   庶——末      王   能——须生
      吴   庸——武生    金枪火鹞子——番净
马   元——须生    公   差——杂   
康熙帝——生       小   卒——杂   
 
                                     
第一场  进  学
 
 
           (刘全定上)
刘全定:(引) 
              南学陈笔砚,
              灯下把文观。
           (诗) 
              读诗书磨穿铁砚,
              为功名坐破寒毡。
              有朝日鳌头独占,
              出笼鸟展翅高悬。
           学生刘全定,祖住北京宛平县高凤岭刘家庄人氏。椿萱作古①,娶妻王桂英。
           是我南学攻读,身入黉门功名未曾上达,从早辞别娘子,往南学去者。
           (唱二簧摇板)
              自幼南学读孔圣,
              三更灯火苦念文。
              将身去把南学进,
              读书作文要用心。(下)
第二场  酬  神
 
 
           (老院子刘清引王桂英上)
王桂英:(引) 
              未酬神灵愿,
              时刻常挂心。
           (诗) 
              二四八月天,
              家家种田园。
              男要勤耕读,
              女要苦纺棉。
           奴乃王桂英,配夫刘全定。只因眼目疼痛,以在药王庙许下香愿,蒙神保佑,
           目疾痊愈。今日广阳胜会已开,理应前去酬神还愿。刘清过来。
刘   清:伺候主母。
王桂英:命你准备的香钱纸烛呢?
刘   清:早已备齐。
王桂英:套定牛车与我带路来。
           (唱二簧摇板)
              想当日得下了眼目疾病,
              多蒙得神保佑病体减轻。
              今本是二月二胜会期近,
              理应得赶广阳前去酬神。
              叫刘清催牛车忙往前奔,
              主仆们酬罢神即早回程。(同下)
 
                                       第三场  定  计
 
           (校尉掌家安三引闵甲太山锣鼓上)
闵   甲:(唱琉璃表)
              老夫在朝一品臣。(截)
           老夫太尉闵甲,康熙老佛爷驾前为臣。女儿西宫伴驾。老夫掌朝太尉,君王宠
           爱,文武俱尊。今日老夫心中不爽,前去游玩广阳大会。安三。
安   三:有。    
闵   甲:吩咐校尉打道来。
           (接唱二簧摇板)
              一人之下万人尊。
              独坐府堂心纳闷,
             游玩广阳去散心。
           叫校尉(应介)敞道往前进,
           (刘清引王桂英过场被闵发见)
           (接唱)抬头观见美佳人。(截)
           老夫便说,适才道旁过去那一女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打动老
           夫一片心意。安三过来。
安   三:伺候。
闵   甲:将那一老者唤转。
安   三:是,那老者转来。
           (刘清上)
刘   清:见过三太爷。
安   三:我家太尉叫你上前问话。
刘   清:待我上前。(上前)小人与太尉叩头。
闵   甲:这一老者,家住那里,姓甚名谁。牛车上面是你的甚么人,缘何撞了老夫的道
           马?
刘   清:启太尉,小人乃高凤岭刘家庄人氏,我家东人刘全定,牛车上面乃是我家主母
           王桂英。小人刘清,随我主母去在广阳会酬神,有失迥避,太尉恕罪。
闵   甲:将话言明,无你之罪,各自去吧。
刘   清:谢过太尉。(下)
闵   甲:安三,(安应)与我转道来。
           (唱二簧摇板)    
              适才刘清对我论,
              不由老夫想在心。
              叫安三转道回府门,(走园场上位)
              霎时相思上了身。(截)
           哎哟,哎哟。
安   三:太尉,方才你是好好的人,怎么回来陡然就得了病了?你得的甚么病?  
闵   甲:我这个病吗你猜得一猜。
安   三:(背白)我明明知道,倒要把他急上一急。(转身问闵)太尉,你老人家这个病还不
           是出得府去,看见人家那房廊好,把你兜成病了。
闵   甲:猜远了,老夫的府堂也不亚于金殿。猜的不是,向房子里面猜。
安   三:房屋里面,还不是你看中了人家的好客厅。
闵   甲:不是,不是。在客厅旁边猜。
安   三:客厅旁边就是歇房。    
闵   甲:不远了,就在歇房以内。
安   三:歇房以内有一架好床铺。
闵   甲:着,句句就不离床。 
安   三:句句不离床、床、床、床,……    
安   甲:尽床些甚么?哼。  
闵   三:你老人家说了的,叫我句句不离床呀。
闵   甲:哎呀,安三,你猜不着,越发把我的病猜重了。    
安   三:哈哈、爷爷,我兜你老人家作耍的,你是看见了牛车上那个美女吗?
闵   甲:(闵猛抱安三狂喊)哎呀,我的好姣姣。
安   三:去你的,把胡须你当燕窝收拾呢。
闵   甲:哎呀、安三,我正为此事,你还要给我定一良计,把这个美人与我弄到手,老
           夫不能亏负于你。
安   三:太尉问我要计吗。我这耳朵背后有一个记。
闵   甲:嗯!要的是计策之计。
安   三:要计策吗?待我想一想。(想式)有了,适才那一老者说了的,他叫刘清,他东人
           叫刘全定,他主母叫王桂英。刘全定身入黉门,功名未曾上达,修下请帖一
           张,迎接过府,与他圈点斯文,提拔于他。
闵   甲:二家并无来往,他倘若不来呢?
安   三:就言讲过府引荐于他,他若还不来、是以小而失大。
闵   甲:此言有理。他来了又咋办呢?
安   三:他来了的话,摆下酒宴,用好酒把他灌醉。把他抬到小房安眠。命使女丫环,
            三更时分与他捧茶前去,我躲在小房,手执钢刀,将使女杀怀,把他送到宛平
            县,三拷六问,置于死地,做个人命塌骗,将他妻子弄过府来,那时王桂英不
            是你的还是我的不成。
闵   甲:着、着、着。此计甚好,照计所办。这有柬帖一张,前去迎接刘全定,必要早
           去早回。
安   三:小人遵命了。
           (唱二簧摇板)
              二人府中把计定,
              谅他难解其中情。
              辞别太尉出府门,
              高凤岭去接刘姓人。
闵   甲:(接唱)
              安三小儿果然能,
              定计要纳王桂英。
              叫校尉与爷掩府门,
              谅他插翅难飞腾。(下)
 
 
 
第四场  下  帖
 
 
           (刘全定上)
刘全定:(唱二黄摇板)
              自古道书内有黄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将身我把草堂进,
              但愿攀桂跳龙门。
           (安三上)
安   三:(引) 
              来在高凤岭,
              迎接倒霉人。
           内边有人无有?
刘全定:(起身)
              门外高声语,
              开门看是谁。
           (对面)啊,原来是三太爷。
安   三:你还认得我。    
刘全定:闵府掌家,谁还不知。请进。
安   三:请。    
刘全定:三太爷,学生有礼。
安   三:有礼相还。
刘全定:三太爷来在舍下何事?
安   三:我家太尉现有柬帖一张,接你过府讲论斯文,引荐引荐。
刘全定:太尉关心,掌家前行一步,小生随后就到。
安   三:我就告辞了。
刘全定:奉送。(安下)学生便说,闵相有帖相邀,不免请出娘子商议,是去者好,不去的
           好,言话已罢,娘子走来。
           (王桂英内应)来了。(上)
王桂英:(引) 
              相公一声请,
              上前问分明。
           (进见)见过相公,为妻有礼。
刘全定:免礼,贤妻请坐。    
王桂英:谢座。(坐介)前堂无客,将为妻唤出何事?
刘全定:娘子那知,闵府掌家送来柬帖一张,迎接学生过府讲论斯文,对娘子讲出,你
           看是去也不去?
王桂英:二家并无来往,还是不去为妙。
刘全定:本当不去,他乃一大,我乃一小,诚恐因小失大。
王桂英:闻人言讲闵相多诈。此回过得府去,酒要少饮,事要正办。
刘全定:学生记下。
王桂英:慢行一步,听妻嘱托了。
           (唱二簧一字)
              王桂英坐客厅把话言论,
              尊相公听为妻把话讲明。
              此一回过府去酒要少饮,
              诚恐怕闵太尉起心不仁。
              咐托你言和语牢牢记稳,
             相公夫休留连你即早回程。
刘全定:(接唱)
              娘子不必细叮,
              岂能贪杯误事情。
              在客厅与娘子施礼恭敬,(下转摇板)
              贤德妻你免送即请回身。(下)
王桂英:(接唱)
              一见相公闵府进,
              倒叫奴家常担心。
              将身我且后堂进,
              愿奴夫平安转回程(下)
 
                                       第五场  赴  宴
 
           (太山锣鼓四校尉引闵甲上)
闵   甲:(唱二簧摇板)
              安三去诓刘全定,
              却怎么一去未回程。
              老夫打坐府堂等,
              等他回府问分明。
           (安三引刘全定上)    
安   三:刘相公,来在府门,你少站一时。
           (进府介)禀太尉,刘全定过府。    
闵   甲:前去对他言讲,就说太尉有请。
安   三:是。(转外)刘相公、我家太尉有请。
刘全定:敢莫,在传。
安   三:请。
刘全定:告进。(进介)太尉请上,受学生一拜。
闵   甲:来者是客。免拜。 
刘全定:受拜了。(牌子拜介,拜罢归座)    
闵   甲:不知刘相公过得府来,老夫未曾远迎,多得有罪。
刘全定:岂敢、岂敢,学生来得鲁莽,冒撞府卫还望恕罪。
闵   甲:好说了。
刘全定:学生有何德能,怎当相爷柬帖相邀,以大敬小,岂不是江水倒流一般。
闵   甲:你是黉门秀士,未变蛟龙。接你过府一来饮宴,二来谈论斯文,引荐于你,你
           不必过谦。
刘全定:多感相爷的提拔。    
闵   甲:安三,(安应)看宴上来。(摆酒)
安   三:宴齐。(排子)
闵   甲:刘相公请。 
刘全定:太尉请。
同   白:同请。
闵   甲:刘相公你我一面饮酒,一面叙谈叙谈。
刘全定:太尉请听
           (唱西皮慢板)
              打坐在酒席前一言奉禀,
              尊太尉听学生细说分明。
              天不幸我爹娘早年丧命,
              娶妻小王桂英乐道安贫。
              日每间在南学苦读孔圣,
              读四书习五经博古通今。
              戊子年县考时黉门才进,
              盼的是登科甲一举成名。(转二六)
              清早间老太尉柬帖来讲,
              采芹人怎当得太尉相迎。
              举杯不辞畅怀饮,
              酒醉昏迷不知情。(截)
闵   甲:刘相公,请来再饮几杯。(刘不应)安三。(安应)
           (上前摇刘) 
安   三:吃的酩酊大醉。
闵   甲:校尉的。(校应)搀在上房安眠去罢。安三过来。
安   三:有何吩咐?
闵   甲:附耳上来。(耳语介)
安   三:太尉请退。
闵   甲:哽嘿!(闵下)
安   三:丫环走来。
           (丫环上)
丫   环:安三爷啥事,
安   三:丫环你不能知道,我家太尉迎接刘全定过府饮宴。酒席筵前吃的酩酊大醉,以
           在上房安眠。命你今夜晚上前去,与他捧茶伺候伺候。
丫   环:安三爷,男有男茶房,女有女茶房,为什么叫我去捧茶?
安   三:你是个使女丫环,打东走东,打西走西,你还讲个啥授受不亲。
丫   环:嗯!那我不去。 
安   三:你不去,我给太尉说。
丫   环:好,去去去。(下)
安   三:何愁你不去。这般时候,待我手执钢刀,躲在上房乘机行事便了。正是: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安下)
           (念)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校夫。(下)
 
 
第六场  塌  骗
 
 
           (起三更,丫环捧茶上)
丫   环:挨刀子的安三爷,他说有个刘书生,喝醉了以在上房睡倒,叫我捧茶前去,人
            家是个男子,我是个女子,怎么好意思的,不去也不得行,连个亮都没有得,
            待我摸进去。(安执刀暗上)(与丫环对摸两手相触丫环惊喊)那一个?
           (猛一刀杀死丫环)
安   三:看刀。(安急下)
           (起五更二校尉上)
一   校:奉了安三令,
二   校:怎敢慢稍停。安三言讲刘书生吃酒带醉,以在上房安眠,叫我们去看看。走、
           走。
           (过场被尸绊)
一   校:哎呀,这好象是个绸捆子一样,咋放在这里了。
二   校:怕不是绸捆子。伙计,你过来细看一下。(看)哎咳呀!是那一个把丫环给杀了。
一   校:是你杀了的。
二   校:是你杀了的。
一   校:哎、哎、哎、我们两个一路来的,晓得是那一个杀的,现有钢刀一把在此,快
           快禀报太尉。(同下)
           (闵甲上)
闵   甲:(念) 
              安排打虎牢笼计。
              准备金钩钓海鳌。
           (二校尉上)
校   尉:走走走。(进介)禀相爷,大事不好。
闵   甲:有何大事?
校   尉:我们去在上房,去看刘全定,不知何人将使女丫环杀死,现有钢刀一把,血迹
            未乾。
闵   甲:传安三。(传介)    
           (安三上)
安   三:来了、来了。(进介)见过太尉。
闵   甲:安三,昨夜晚上何人以在上房杀了丫环?    
安   三:怎么,我们丫环被杀了。这、这、是了!太尉,明明是丫环与刘全定捧茶,因奸
           不从,杀了我们的丫环。  
闵   甲:言之不错。这还了当得起!胆大刘全定,老夫雅爱于他、接他过府引荐。将酒吃
           醉,刺杀了我的丫环本当治罪,太尉府中无有王法,理应修下讼呈一张,晓谕
           宛平县令王元,将他置于死地。安三,看文房伺候。
安   三:请太尉用墨。(闵上位修书)
闵   甲:提笔在手,太尉闵甲草字上达,多拜王元,仔细详查。
           (排子)安三。
安   三:有,伺候太尉。
闵   甲:这有讼呈一张,随带凶器,金帛、牙筷、压书,晓谕王元,照书行事。
安   三:是。(接书下)
闵   甲:这正是:
           (对) 
              订下杀人计,
              弯弓射歹虫。
           掩门(同下)
 
 
 
第七场  审  案
 
 
           (四衙役引王元上)
王   元:(引) 
              坐清官官爱民民之父母,
              将王法减一等留与儿孙。(坐)
           (坐诗)
              萧何制律条,
              不犯最为高。
              王法犯我手,
              定打不恕饶。
           下官王元,以在大清康熙驾前为臣。当年上京得中二甲,名进六部,帖写有
           功,圣上见喜,放我宛平县七品正堂。今乃放告之期。衙役们。
衙   役:有。
王   元:将告牌悬出。(过场)
           (安三上)    
安   三:(引) 
              相府作门官,
              胜似当知县。
           来在宛平县,(进介)宛平县令请了,请了。
王   元:请了,那一府来的?
安   三:闵府来的。
王   元:到此何事?
安   三:奉了我家太尉言命,送来讼呈一张,金帛、牙筷,压书,请你照书行事。
王   元:将金帛、牙筷打转、多拜你家太师、就说本县照书行事。
安   三:告辞。(下)
王   元:太尉有讼呈到此,不知是何情由?待我拆开观看。(拆介)上写:闵甲草字上达,
            多拜王元,仔细详查。只因宛平县高凤岭刘家庄秀才刘全定,老夫雅爱于他,
            迎接过府前来饮宴,二来引荐于他。说是太尉呀太尉,你乃身居台阁,他本黉
            门秀士,你迎接他过府饮宴,岂不是失了你大臣的身份,待我再往下看。酒席
            筵前将酒吃醉命得校尉搀在上房安眠,三更时分命得丫环与他送茶前去。太
           尉,这就是你的不是。男有男茶房,女有女茶房,就是庶民百姓也有个内外,
            缘何命丫环前去捧茶。待我再往下看来。刘全定见丫环貌美,因奸不从,手执
            钢刀刺杀了丫环丧命。哎,咳呀!还有人命在内。嗯!此事内边有弊,刘全定又
            不是神仙!就知你府丫环美貌,随带钢刀刺杀了你的丫环不成!希宛平县令将此
            案办明,定有厚报。太尉呀太尉,下官也不过照律行事!要你酧些什么。衙役
            们。
衙   役:有。
王   元:将刘全定带上堂来!
衙   役:是。(役带刘全定跧跌倒上公堂)    
           启禀太爷,刘全定还是酒醉如泥。
王   元:来么、来么,他还是酒醉如泥?衙役们、(役应)看了凉水一盏,将他激醒。
           (役喷水介)
衙   役:刘全定苏醒。  
刘全定:好昏迷。(起身柞膀子两边看)这来在什么地方?    
衙   役:来在执法公堂,上面是老爷。
刘全定:见过老府师,学生有礼。
王   元:口称府师,在庠么在监?
刘全定:身入黉门未曾上达?
王   元:黉门秀士,难道你不知道王法。
刘全定:不知法犯何条。
王   元:闵太尉将你告下。
刘全定:告我何来?
王   元:闵相接你过府饮宴,将酒吃醉,送你上房安眠。三更时分命得丫环给你送茶,
           你见丫环貌美,因奸不从,手执钢刀刺杀了丫环丧命,难道你不知王法吗?   
刘全定:启禀大府师在上,学生过府饮宴,将酒吃醉是实,刺杀丫环学生一概不知。
王   元:大谅你也不晓,我且问你、你与闵府有亲?
刘全定:无亲。
王   元:有故?
刘全定:无故。
王   元:无亲无故就不该过府饮宴。
刘全定:本当不能过府,诚恐因小而失大。
王   元:此言有理,以小而失大,也有一行罪过。衙役们。(役应)暂且将他押在班房,
           (役押下)下官自叹,本当不照书行事,太尉在朝官权甚大,本当照书执行,刘全
           定负屈含冤,我为官的天理良心何在?这、(想介)想上心来,今本朝王之期,不
           免将讼呈藏在袍袖内面,去在班部朝房,见了众公堂爷,前去领教。我只得如
           此了。
           (唱二簧摇板)  
              闵太尉在朝官一品,
              满朝文武谁不尊。
             慢说我七品一县令,
              老佛爷面前也让三分。
              袖藏讼呈把朝房进,
              在朝房去会众大人。(下)
 
 
 
第八场  呈  讼
 
 
           (四卒引张彭二相上)
张鹏翮:(唱二簧摇板)
              在金殿奉了王圣命。
彭元寿:(唱)  四路阅边转回京。
张鹏翮:老夫左班首相张鹏翮。    
彭元寿:镇殿侯彭元寿。
张鹏翮:奉了佛爷圣旨,四路阅边。
彭元寿:钧限已满,理应回朝交复圣命。张相爷的道马请往前行。
张鹏翮:侯爷道马请往前行。 
彭元寿:二道马并行了。
张鹏翮:(接唱)康熙爷登极天心顺,
彭元寿:(唱)  五谷丰登国太平。
张鹏翮:(唱)  叫校尉(卒应)与爷把道引。
           (王元过场下)
彭元寿:(接唱)儿郎不行为何情?
校   尉:启相爷,宛平县令撞了相爷的道马。
彭元寿:招转来,
校   尉:宛平县转来。
王   元:来了。(王元上)
           (唱摇板)
              二位相爷传将令,
              吓的我胆战心又惊。
              走上前来忙跪定,
              二相爷唤我为何情?(截)
彭元寿:胆大的王元,不在县衙理事,来在御街撞了我二老的道马,该当何罪,来,推
           去斩了。
张鹏翮:慢着,宛平县令官小权大,皇王金殿也有他的王法。来此御街撞了我二老的道
            马,必有急事。这是王元,不在衙前理事,缘何一人来在御街撞了我二老的道
            马?
王   元:启二相爷,卑职清早开衙理事,接了一张讼呈,我才疏学浅,判断不明。手捧
           讼呈,去到班部朝房面见众公大人,领教,领教。误撞了二相爷的道马,还望
           二相爷恕罪。  
彭元寿:王元你接了讼呈一张,判断不明,去见众公领教吗。你看张相爷身为左班首
           相,老夫官居镇殿侯,有什么疑难案件,难道我二老还与你决断不了么?
王   元:二位相爷若肯与卑职决断此案,卑职感恩不浅。
张鹏翮:将讼呈呈上,我二老观看。  
王   元:讼呈在此,相爷请观。(递呈接呈)
张鹏翮:这有讼呈,侯爷拿去观看。    
彭元寿:我这几天忌字。
张鹏翮:取笑了,待老夫拆开观看。(牌子)(看介)上写:闵甲草字,上达多拜王元,仔细
           详查。只因宛平县高凤岭,刘家庄秀才刘全定,老夫雅爱于他,接他过府一来
           饮宴。闵太尉,这就是你的不是,你乃一大,他乃一小,你请他饮的什么宴。 
彭元寿:他必定有个意思。
张鹏翮:不错,往下看来,二来讲论斯文,引荐于他。酒席筵前,将酒吃醉,搀在上房
           安眠。三更时分命丫环与他前去捧茶。太尉这又是你的不是。
彭元寿:官宦人家,男有男茶房,女有女茶房,庶民百姓也有个内外,你缘何命丫环与
           他捧茶呢?这就无情有弊,再往下看来。
张鹏翮:刘全定见了丫环美貌,因奸不从,手执钢刀刺杀了丫环丧命。
彭元寿:这还是一件人命案子!
张鹏翮:正是一桩人命案件。  
彭元寿:刘全定也不是神仙,就知他家丫环貌美,随带了利刃前去逼奸杀人。
张鹏翮:这明明是个人命塌骗。(道锣响亮)
彭元寿:哎呀,张相爷你听见未曾?
张鹏翮:听见什么?
彭元寿:好象闵太尉的道锣响亮,我二老管他不下。
张鹏翮:老贼在朝官权甚大,我们各扫门前雪。
           (将讼呈掷与王元)    
彭元寿:休管别人瓦上霜。转道。(吼道下)  
王   元:唉!不好了。
           (唱二簧摇板)
              二相爷在朝官一品,
              不能与民把忧分。  
              耳听道锣连声震,
              吓的我胆战心又惊。
              我这里藏讼呈绕道而奔,
              怕只怕闵太尉看出真情。(下)
 
 
 
第九场  遇  难
 
 
           (四校尉安三太山锣鼓引闵甲上)    
闵   甲:(唱二簧摇板)
              康熙主把我来宠幸。    
              文武见我胆战惊。  
              叫校尉(应)敞道朝房进。    
           (王元过场下)  
           道旁过去了一个人。(截)    
安   三:禀相爷,道旁撞过一人,惊惊慌慌,好象是宛平县令王元。
闵   甲:招转来。    
安   三:相爷有令,王元转来!
王   元:(上唱摇板)
              安三一声将我唤,
              吓的我胆战心又惊。
              将讼呈袍抽内藏定,
              怕太尉查出活不成。
              将讼呈藏在靴筒内,
              怕的是秽污孔圣人。
              罢罢罢藏在天平上,
              上前去见五闫君。
              走上前来忙跪定,
              太尉传我为何情。(截)
           见过太尉。    
闵   甲:下跪莫非王元,
王   元:正是卑职。
闵   甲:那桩命案你是怎样断法。
王   元:卑职把他判成死罪,秋后八月问斩。
闵   甲:好!真乃是清官之头。各自回衙理事去吧。
王   元:谢过太尉。(急下)
           (安三见王元去时甚慌心中加疑)
安   三:禀太尉,王元来时好似逆水行舟,去时好似开弓放箭,必有情弊。    
闵   甲:将他招转来!
安   三:王元转来。
王   元:(上唱摇板)
              只说是鳌鱼脱去金钩钓,
              出网鱼又把钩来吞。
              二次上前来跪定,
              呼来唤去为何情。(截)
闵   甲:我问你打从那里而来!    
王   元:卑职打从朝房而来。
闵   甲:我叫你来,好似逆水行舟,我叫你去,好似开弓放箭。你敢么有奸,
王   元:无奸。
闵   甲:有诈,
王   元:无诈。  
闵   甲:无奸无诈只怕我要……
王   元:太尉要怎么样,
闵   甲:我只怕要搜。 
           (阴锣鼓。闵亲搜王元,将怀中袖内遍搜,未获一物。安三站闵对面王元身后,
            向闵做手势,示搜靴筒,闵复搜,又未获。安三又做手式,示闵与王见礼,以
           袍袖扫落其冠)
           这是县令。适才老夫将你误搜。来来来老夫与你陪上一礼。
王   元:(急躬身拱手)岂敢。
闵   甲:(乘机将王元冠扫掉,讼呈落地,闵急拾起)王元呀!胆大的王元。你身藏讼呈,
            去在班部朝房,败坏老夫名誉,说是你有罪无罪?你大胆!
           (唱二簧嘹子) 
              王元吃了豹子胆,
              败坏我名誉罪非轻。
              叫安三(安应)与爷看大棍,(递棍)
              活活打死小畜生。
           (打王元倒地气绝)  
安   三:(摸王元口)启太尉、王元绝气。
闵   甲:哈!(阴锣鼓。闵上前摸元胸口)哎呀。(惊急介)(二次又摸元口)哎呀。(过场)死
           的好。
安   三:太尉,死倒死的好,死出祸来了!
闵   甲:怎见得?
安   三:王元官小权大,朝廷有他的王法。你打死朝廷命官,难道无罪么。
闵   甲:是呀,王元官小权大,我打死朝廷的命官,康熙老佛爷降罪,我怎吃罪得起。
            (构血)安三,与我拿计来。 
安   三:太尉,要计么待我想一想。(想介)有了,太尉上得殿去,拿本奏与佛爷,就说
           王元以在御街撞了太尉的道马,太尉道了他几个不是,他不该骂道太尉,是个
           裙边之官,骂臣如骂君,怒恼太尉,将他打死。老佛爷不降罪还则罢了,若还
           降罪,你就提起花园许亲之事。
闵   甲:着,此计甚好!将王元尸抛荒郊。
           (校拖尸下)校尉,开道上朝(同下)
           (徐庶驾云过场上)
徐   庶:(念) 
              云开雾开,
              吾离瑶台。
              吾不搭救,
              再等谁来。
           吾铁冠道人徐庶。以在天台山修炼八卦,算就王元有难,离不了吾当将他救往
           天台山,传授他的兵法武艺。后来下山大战金枪火鹞子。得胜回朝,文改武
          职,也好冤怨相报。待吾下了还阳丹。这正是:
           (念) 
              空中伸出仙人手,
              搭救天罗地网人。
           (带王元同下)
 
 
第十场  瞒  上
 
 
           (四校引闵甲上)    
闵   甲:(内)开道。(牌子上走园场)为何不行?
校   尉:来在午门。
闵   甲:落道。(上殿奏本)臣太尉闵甲,见驾佛爷。
           (内)  爱卿上殿有何本奏?
闵   甲:启奏佛爷,为臣清早朝王见驾,宛平县令王元,以在御街撞了为臣的道马,为
           臣道了他几句不是,他不该骂为臣是裙边之官,怒恼为臣,命得人役责罚于
           他,谁知误伤致命,臣不敢隐瞒,奏与佛爷得知。
           (内)  胆大太尉,这还了当得起,王元也是朝廷命官,你打死王元,你岂无罪?
闵   甲:曾不记当年花园许亲。
           (内声)  太尉休要出口,从今向后休再如此。回府去罢!
闵   甲:为臣谢主。
           (唱二簧摇板)
              好一个康熙多有道,
              九龙口内出赦条。
              叫校尉(应介)与爷忙敞道,(走园场)
              这件事老夫恨难消。(截)
           (落坐)老夫自叹,打死王元,圣上未曾降罪,刘全定未曾落案,不免再修讼呈一
            张,命得刑部司寇②王能,将这娃娃置于死地,方去老夫心头之恨。安三,(安
            应)看文房伺候。(修书介)上写:闵甲草字上达可,(牌子)讼呈修就。安三,(安
            应)这是讼呈一张,随带金帛,牙筷送与刑部王能,照书行事。
安   三:遵命!(接书下)
闵   甲:(念)  满江撒下钩和钓,
                  不钓金鳌誓不休。(同下)
 
                                    第十一场    搭  救
 
          (起堂,四卒引王能点绛上)
王   能:(诗) 
              愿志冲霄星斗寒,
              赤胆忠心保江山。
              虽然不比包文正,
              铁面无私法律严。
           刑部司寇王能,与清为臣,今日升堂理事。校尉们,(校应)堂口照事。
           (安三上)  
安   三:(念) 
              奉了太尉命,
              前来投讼呈。
           来此刑部,待我自进。
           (安三进部校喝威)
校   尉:这是什么地方,你是什么人,擅敢如此!
安   三:我我我是闵府管家。劳你通报一声,就说闵府管家奉了太尉言命,有要事求
            见。
校   尉:往下站。
安   三:是。这个衙门,才比不得宛平县衙门。
校   尉:禀大人,闵府管家前来,言说奉了太尉言命,有要事求见大人。 
王   能:传他来见。
校   尉:是。(转身出堂)来人听着,大人传你去见。要小心些。  
安   三:是。告进。(安进)司寇大人,请了,请了。    
王   能:大胆仗势的狗头!见了本部堂,这等无礼。来,扯下去与我打!(安急跪)
安   三: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小人失礼,还望大人看在我家太尉面上,饶恕了吧。 
王   能:不念你家大尉,定要重责于你。不在你府,到此何事?
安   三:奉了我家太尉言命,投来讼呈一张。
王   能:将讼呈呈上。(呈介)  
安   三:大人我家太尉还有金帛,牙筷压书。
王   能:嗯!将金帛、牙筷打转。对你家太尉言讲,就说本部堂照律施行。
安   三:谢过大人。(安出堂)哎呀,这个衙门好厉害,好热闹。莫忙着,待我站在一旁
           听听,看他把我这案子咋断,我好回去与大尉复命。
王   能:闵太尉有讼呈到此,待我打开讼呈观看可。(牌子)哎呀!观看这讼呈内面情由大
           有情弊。(校吼威)
校   尉:禀大人,闵府管家听堂。
王   能:知道了。校尉们,将刘全定带上堂来。
           (唤校尉近前来低声云)轻轻打他几板。
校   尉:带刘全定上堂。(役带刘上) 
刘全定:叩见青天大人。
王   能:胆大的刘全定,枉为圣人的门生,做下了逼奸伤命,搀下去与我重责。(轻打)
安   三:这才是个好清官,不问青红皂白,见面就打,待我回去报与太尉。(安下)
王   能:校尉们,前去观看闵府掌家去了未曾。
校   尉:是。(看介)闵府掌家去远了。
王   能:将刘全定带上堂来。(带介)    
刘全定:叩见青天大人。
王   能:刘全定,适才本部堂将你轻轻责了几板,你可知道?  
刘全定:小人不知。
王   能:本部堂谅你也不解其意,观你这桩案件,内有情弊,本当不能责罚于你,有闵
           府掌家听堂,为了遮掩奸贼耳目,故而如此。我且问你,你与闵相有亲?
刘全定:无亲。
王   能:有故。
刘全定:无故。
王   能:非亲非故,谁不知道闵贼的官高势大。你过府饮的什么酒宴?
刘全定:本当不去,他乃一大,我乃一小,以小失大,太尉见责,如何担当得起?
王   能:言者合理。既然不得不去,你又为何身带钢刀,逼奸丫环,伤了他的性命?
刘全定:青天大人明镜高悬,小人那日过府饮宴席间,经不起太尉当席一劝再劝,欲待
           不饮又恐负了太尉之意,故而勉强多饮了几杯,遂至酩酊大醉。次日酒醒抬头
           一看,上坐宛平县太爷,经王太爷言明,学生方知遭下这等不白之冤。青天大
           人详情,况那闵太尉声威那个不晓,他以好言相召,辞之不得,还敢身藏利
           刃,进府自去讨死不成。况学生一介书生,从不会提刀弄斧,在太尉的威严之
           下,真是吓杀学生了。且学生初进闵府,指望进府去,三言两语回禀了太尉,
           即时告辞回家,学生做梦也想不到,还会到闵府的上房见闵府的丫环。闵太尉
           今日以这逼奸杀人之事,诬陷学生,学生实是一字不知,还望青天大人,与学
           生剖白冤枉。大人公侯万代,万代公侯。
王   能:你那里不讲,本部堂倒也理会。我且问你家中还有什么人?从实禀明本部堂,笔
           下超生于你。
刘全定:容禀了。
           (唱二簧一字)
              刘全定跪堂口哀哀上禀,
              尊大人听学生细说分明。
              我祖居宛平县在高凤岭。
              刘家庄前有家门;
              天不幸二双亲早年丧命,
              只剩下刘全定独自一人。
              自幼儿在南学苦读孔圣,
              娶一房结发妻王氏桂英。(放腔)
王   能:家中还有何人,
刘全定:(接唱)
              我家中并无有其他人等,    
              只有个老掌家名叫刘清。(放腔)
王   能:来。(校应)这有火签一支,将王桂英,刘清二人提到。
校   尉:是。(接签下)
王   能:刘全定往下讲来。
刘全定:容禀。
           (唱二簧摇板)    
              那一日打坐厅厢静,
              闵府有帖把我迎。
              一来过府把酒饮,
              二来前去论斯文。
              谁知过府遭不幸,
              身遭不白祸临门。
              这本是实言来告禀,
              望大人笔下来超生。(截)
王   能:刘全定将话言明。来,(校应)将他暂行押在班房。
校   尉:是。(带刘下)(校又上) 禀大人,将王桂英,刘清提到。
王   能:带上堂来。(桂英、刘清上)
王桂英:小女子叩见青天大人。    
王   能:下跪你就是王桂英么?
王桂英:正是小女子。   
王   能:你丈夫身遭不白之冤,你可知晓?
王桂英:家门不幸,焉有不知。
王   能:闵府管家接你丈夫过府饮宴,你怎不阻挡?
王桂英:本当阻挡,太尉乃一大,我乃一小,焉敢得罪于他。
王   能:王桂英上得堂来,怎不仰面?
王桂英:有罪不敢。
王   能:恕你无罪。(英抬头)
王桂英:谢过青天大人!
王   能:噢噢,噢噢!
           (唱二簧摇板)
              观此女貌海棠曾把雨带。
              似仙姬如嫦娥降下瑶台;
              这才是花正开蜜蜂乱采,
              怪不得闵甲贼怀下鬼胎。(截)
王   能:将王桂英暂且带下去。(役带英下)
           带刘清。(校应,带刘清上)
刘   清:小人刘清叩见老大人! 
王   能:刘清你家主人杀死闵府丫环,你可知晓?
刘   清:小人一概尽知。  
王   能:既然知晓,从实招来。 
刘   清:启禀老大人,闵府管家迎接我家东人,过府饮宴,是我跟随我家东人一同前
           去,我家东人将酒吃醉,老奴搀扶我家东人以在上房安睡。闵府丫环捧茶前
           来,小人见丫环貌美起了淫心,因奸不从,是我手执钢刀将丫环杀死。
王   能:这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清上得堂来,怎不仰面?
刘   清:有罪不敢。
王   能:恕你无罪。(刘抬头)  
刘   清:谢过大人。 
王   能:他偌大年纪,纵有刀也杀不了人了。这是刘清,你敢莫要学了当年莫成?
刘   清:大人谅情。
王   能:刘清你的忠义可嘉,你主人之冤本部堂自有断法,你休得着急。刘清,我且问
            你,你家主母是常在家园吗?还是向那里走动过未曾?
刘   清:我家主母平常并未向那走动,只有二月二日广阳胜会大开,我同的主母前去酧
           神,打从闵太尉的道旁经过,闵府管家安三将小人唤转,见了太尉,太尉问
           道:牛车上面是你什么人?小人言道:乃是我家主母,名叫王桂英。
王   能:住了!怪道来,怪道来,这是刘清,你主人遭下这场大祸,就从你这话中所起,
           本当责罚于你,念你乃是忠义之仆,好好照料家园去罢。
刘   清:谢过大人。(刘下) 
王   能:本部堂便说,有心搭救刘全定,当用何计。这这,有了。我不免将王桂英唤将
           前来,叫她把花容剌破,然后命得人役,迎接闵贼过府饮宴,酒席筵前命桂英
           与他捧茶,他见王桂英将花容刺破,贼人的淫心必退,对于谋害刘全定之心亦
           必随之而灭,那时本部堂随机应变,设法搭救于他,便是这个主意。来,传王
           桂英。
校   尉:是。王桂英走来。(英上)
王桂英:叩见大人。    
王   能:王桂英你丈夫身遭不白之冤,你可有心搭救?
王桂英:有心搭救。怎奈奴乃女流,无法奈何! 
王   能:本部堂倒有一法,就只怕你……
王桂英:只要大人有法搭救奴夫,小女子虽赴汤蹈火,义所不辞。
王   能:好啊!现在堂口放有花针数枚,黑水一盏。话已讲明,你自己猜度便了。
王桂英:(想介)噢!明白了。
           (唱摇板)
              大人一言来提醒,
              提醒南柯梦中人。
            为救奴夫那顾命,
              赴汤蹈火也要行。
              执花针我把容毁破,(毁容介)
              望大人搭救奴夫生。(截)
王   能:噢!
           (唱撩子)
              好一个节烈王桂英,
              上得了志书表得了名。(截)
           王桂英可算节烈女子,去在后堂,少时本部堂叫来!便来。叫去、便去。
王桂英:小女子遵命。(英下)
王   能:校尉们,(校应)这是柬帖一张,去到闵府迎接太尉过府饮宴。
校   尉:是。(接柬下)
王   能:下面听着,太尉过府早来通报。掩门。
           (同下)
 
第十二场    设  宴
 
 
           (四校安三引闵甲上)
闵   甲:(唱二簧摇板)
              司寇有帖把我请,
              不由老夫喜在心。    
              叫校尉(校应)与爷把道顺,
              刑部大堂去观分明。(过场下)
           (四卒引王能上)
王   能:(唱二簧摇板)
              适才大堂把计定,
              搭救书生出火坑;
              闷悠悠打坐府内等,
              候老贼到此依计行。(截)(卒上)
卒   白:报,太尉到!
王   能:闪门有请。(牌子闵上王迎见礼坐)不知太尉驾到,未曾远迎,多得有罪。
闵   甲:好说了!来得鲁莽,未曾命人通报,司寇大人海涵。
王   能:下面听着,太尉已到,那能闲坐,摆宴上来。
校   尉:宴齐。(牌子摆宴)
王   能:摆下酒宴,太尉请。
闵   甲:大人请。
王   能:一同请。(牌子)下面听着!命得新来丫环王桂英,与太尉捧茶来。
校   尉:新来丫环捧茶来。
王桂英:来了。(小乘)(英捧茶上闵看)
闵   甲:(以手指安三白)上了你的当了!(离位)告辞。
王   能:慢着!刘全定这一桩案件怎样结案?
闵   甲:但凭于你!(甩一袖头)(闵安同下)
王   能:好贼!谋夫夺妻,你件件是实。我有心将刘全定释放,老贼的官高势大;有心将
           刘全定治罪,他又是负屈含冤。这当如何是好;这,有了!不免将他发配潼关充
           军。就是这个主见。(想介)哎咳呀、想捕快二班,如狼似虎,倘若押在中途,有
           了好歹,我又干了一场何事!(又想)有了!我府下现有一承差吴庸,此人多仁大
           义,不免命他押解,方保无事。下面听着:传承差吴庸!
校   役:传吴庸。
吴   庸:呃,嘿!(念)当年走西东,时衰运未通。我乃承差吴庸,大人呼唤上前去见。
           (上前)承差参见大人!
王   能:免礼,吴庸,老爷待你如何?
吴   庸:待我恩重如山。    
王   能:既然如此,有一桩大事,本部堂要嘱托在你的身上。
吴   庸:那里塌天倒地?
王   能:此言太重,有所未知。只因刘全定一案,你家老爷将他发配潼关充军,捕快二
           班,如狼似虎,我实放心不下,命你前去押解,你意下如何?
吴   庸:老爷吩咐,小人从命。
王   能:附耳上来……    
吴   庸:小人记下了。来,将刘全定带上来。
刘全定:(役带刘上)见过大人。
王   能:刘全定,你这案件本是冤屈,本部堂将你发配潼关充军,三年限期一满,再好
           归家攻书。
刘全定:谢过大人。
王   能:吴庸当堂与他换刑。(换刑介)你夫妻堂口一别去吧!
刘全定:谢过大人啦!
           (唱二簧摇板)
              走上前来礼恭敬,
              谢过老爷活命恩。
              烦劳承差将路引,
              堂口去别王桂英。
           (吴带刘同下)  
王   能:(接唱)闵甲在朝掌权衡,
              压定我朝武共文。
              堂口发放刘全定,
              掩们。 
              罪减一等也负民心。(同下)
 
 
                                        第十三场  分  离
 
          (翻山鹞子刘全定、王桂英同上搜场,后互抱)
刘全定:妻呀!
王桂英:夫呀!
刘全定:(唱摇板)    
              见贤妻不由人珠泪滚,
              刀割肺腑箭穿心。
              悔不该闵府把酒饮,
              谁知坠落枉死城。
              哭一声(洒头)贤德妻难得会……面,…我的贤妻呀!
              夫妻相会万不能。
王桂英:(接唱)
              老天爷降下无情棍,
              棒打鸳鸯两离分。
              哭一声(洒头)相公夫珠泪难……忍,……奴的夫呀。要相会除非是梦里逢春。
           (截,吴庸急上)
吴   庸:刘相公,你夫妻休要啼哭。走吧!    
刘全定:娘子,贤妻,说是夫去……哎,夫去了呀!
           (吴带刘下)
王桂英:相公夫呀!(洒头)哎呀,夫君呀!
           (唱摇板)
              一见奴夫阳关奔,
              丢下桂英靠何人。
              夫妻好比同林鸟,
              大限到了各飞腾。
              王桂英哭回高凤岭,
              天保佑奴夫早回程。(截)(下)
 
 
 
第十四场  发  配
 
 
           (刘全定内唱二簧倒板)
              刘全定上刑拷珠泪难忍,(上)
刘全定:哎妻呀!
           (唱二簧慢板)
              到如今身落在陷人泥坑。
              自幼儿在南学苦读孔圣,
              实指望赴科场一举成名。
              又谁知老天爷降下不幸,
              刘全定到做了犯法之人。
              这件事我不把别人怨恨,
              闵甲贼他不该苦害良民。
              王司寇赛得过包相文正,
              发放我到潼关前去充军。
              承差兄你与我忙把路引,
              这刑拷压得我寸步难行。(截,坐地)
吴   庸:这是刘书生,你为何坐地不走呢?
刘全定:两足疼痛难以行走。  
吴   庸:莫非刑拷太重,待我与你打开如何?
刘全定:使不得,这是老爷的王法。
吴   庸:以在堂口,就是老爷的王法,来至中途,就是我承差的王法。与你开了!
           (取刑介)
刘全定:承差兄,这样的仁德,叫我何日得报了!
           (唱二簧摇板)  
              承差待人恩义盛,
              中途与我取了刑。
              倘若日后有好处,
              时来不忘有恩人。
              二人忙把阳关奔,
吴   庸:(接唱)
              上前挡住刘书生。(截)
           刘相公,慢走。你我来到松林,看你亦非等闲之人,有心与你……这个!
刘全定:那个?
吴   庸:有心与你八拜作交!不知意下如何?
刘全定:好倒却好,我乃犯罪之人,怕的把好汉玷辱了!
吴   庸:敢莫嫌我出身不高么?
刘全定:岂敢择嫌,就是一件?
吴   庸:那一件?
刘全定:中途无有黄钱净表。    
吴   庸:我们效法古人,羊角哀,左伯桃之故事,撮土为香一拜了!
           (同跪拜介)
           (唱西皮摇板)
              羊角哀左伯桃原非同姓,
刘全定:   钟子期俞伯牙异姓之人。
吴   庸:   我兄弟要学那桃园结义,
              那庞涓害孙膑则为不仁。
刘全定:   若有人他把那良心昧尽,
吴   庸:   瞒不过空中的过往神灵。(截,起立)
          我二人议个年庚长幼。
刘全定:我今年二十一岁。
吴   庸:我三十二春。
刘全定:看来吴兄占长。
吴   庸:占长不恭。
刘全定:理当见过吴大哥!
吴   庸:贤弟,为兄这有官宝一锭,带在身旁,前去潼关贩卖字画容身;为兄我奔走天
           涯,前去卖武,若有机会,也好找一出头之路。
刘全定:休要忘了为弟。 
吴   庸:你也莫要忘了为兄。
刘全定:如此我们两下一别请!
           (唱西皮摇板)   
              辞别了大哥潼关进,
              贩卖字画度光阴。(刘下)
吴   庸:(接唱)
              吴庸天涯去逃奔,
              四路卖武暂容身。(吴下)
 
                                     第十五场  起  反
 
           (四番卒引金枪火鹞子,风入松上)
火鹞子:(诗) 
              这几日天短夜长,
              眼看着过了重阳。 
              练就人强和马壮,    
              一心定要反上邦。
           本大王金枪火鹞子,清室为上,我邦为下,年年进贡,岁岁去朝。恼恨大清无
           有半点回答,理应反上潼关,巴图鲁插了反旗!
           (率卒吼下)                                                                        
           (四卒引马元,风入松式上)
马   元:潼关侯马元。奉了康熙佛爷圣命,镇守潼关。探人报道。金枪火鹞子反乱,岂
           容儿等猖狂,校尉的,(校应)与爷抬刀顺马!
           (同下)
          (马元,火鹞子同率卒对上架刀)
马   元:反贼留名再战。
火鹞子:金枪火鹞子。匹夫通名受死!
马   元:潼关侯马元,胆大的金枪火鹞子,当年分国,你国为下,我国为上,原许年年
           进贡,每岁朝王。今春兴动无义之兵,岂能无罪?
火鹞子:你在胡道,我朝年年进贡,你国无有半点回答。本大王兴兵前来,好好写下卖
           国文约,腾让潼关,如其不然,刀下做鬼。
马   元:两军阵前那有许多闲言,放马过来。
火鹞子:何惧。
           (开杀马元败下,火鹞子追下)(马元又上)
马   元:败了!哎咳,败了!胆大的金枪火鹞子,战法骁勇,将本帅战的落落大败。下面
           听着,兵进潼关,扯上吊桥,高挂招军旗。
           (众吼同下)
           (四番卒引火鹞子上)
火鹞子:巴图鲁,他兵大败,将潼关团团围困,围他个兵死粮绝。
           (率卒吼下)
 
 
第十六场  下  山
 
 
           (童儿引徐庶上)
徐   庶:(引) 
              修行盘道,
              快乐逍遥。
           (诗) 
              木鱼响叮咚,
              数珠挂胸中;
              逃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吾铁冠道人徐庶,以在天台山前修行盘道,那日度来王元,教传他的兵法武
           艺,件件俱能。八卦算就他的舅父马元,以在潼关打回败仗,正在招兵,离不
           了小弟子下山前去投军,大功成就,好来冤怨相报。童儿。(应)请你家道弟出
           洞。
童   儿:有请道弟。(王元上)
王   元:(念) 
              红尘遭大难,
              蒙师救上山,
           师父呼唤,上前去见。(进见介)见过师父。
徐   庶:弟子免礼,那厢坐了。   
王   元:师父台前谢座,落坐便问师父,法驾安泰?
徐   庶:修行之人,有何不安?  
王   元:将弟子唤出洞来,有何教训?
徐   庶:弟子怎知,为师八卦算就,你舅父潼关打回败仗,正在招军,为师命你下山前
           去救援,得胜回朝,也可冤怨相报。
王   元:好倒却好,难舍师父救度之恩。
徐   庶:师徒恩重,终有一别。
王   元:师父受拜了!(拜)  
           (唱西皮摇板)
              奉师法语潼关进,
              见了舅父说分明;
              走上前来礼恭敬,
              难舍师父救度恩。(下)
徐   庶:(接唱)
              有吾当离法座后洞进,
              慈航不渡无缘人。(下)
 
                                    第十七场  相  遇
 
           (吴庸上)
吴   庸:(唱琉璃表)
              中途路前得一信。(截)
           承差吴庸,以在四路卖艺容身,闻听人言,金枪火鹞子生反,潼关侯马元兵
           败,正在招兵之际,正是我们行伍出头之日,理应前去投军,往潼关趱行了。 
           (唱西皮摇板)
              潼关马元在招兵,
              撒虎腿急忙把路奔。
王   元:(内)  等着!(上)
           (接唱)中途来了我修行人。(截)
           壮士留步!
吴   庸:请了,请了!这位道长,那座名山修炼,今向何往?
王   元:壮士不知,我乃当年宛平县令王元。
吴   庸:原来是王大人,失敬了。
王   元:好说了。壮士尊名高姓?
吴   庸:我乃司寇衙前承差吴庸,因为刘全定一案,奉了老爷的言命,押解刘全定潼关
           充军。行在中途,将他释放,我在四路卖武营生,闻听人言潼关正在招军,因
           此吗我前去投军。这是王大人,你以在御街被闵甲乱棍打死,你缘何还在人世?
王   元:闵甲老贼,以在大街将我乱棍打死,多亏师父铁冠道人救上天台山,传了兵法
           武艺,命我潼关投军。
吴   庸:既然如此,我们同路而行了!
           (唱西皮摇板)    
              闵甲在朝势力大,
              满朝文武俱尊他。
王   元:(接唱)
              上殿君王都骇怕,
              因此无天又无法。
吴   庸:(接唱)王大人随同我在潼关下,
王   元:(接唱)得胜回要杀贼闵甲。(同下)
 
                                       第十八场  招  军
 
           (四卒引马元上)
马   元:(唱西皮摇板)
              那一日军阵兵对垒,
              两军阵前逞雄威。
              闷悠悠打坐虎皮椅,
              叫校尉悬起招军旗。(截)
           (内)走!
吴   庸
        :(吴庸,王元同上)
王   元
吴   庸:(念)  吃粮来的忙,
王   元:(念)  韩信追霸王。
吴   庸:(念)  君子不得时,
王   元:(念)  得时比人强!
吴   庸:来在营门,落了虎旗。
小   卒:做什么的。    
吴   庸:吃粮的,
小   卒:用人在急,报名去见!    
吴   庸:报,吃粮人告进!(二人同进)吃粮人打参。
马   元:免参,立地言话。
同      :谢过元帅!(起介)
王   元:舅父呀!
马   元:外甥呀!(排子)王元你实授宛平县令,缘何今日又是道家打扮,前来投军?
王   元:一言难尽了!(排子)
马   元:胆大奸贼,在朝就这样行事,日后得胜回朝、拿住奸贼也好冤怨相报。这一红
           脸壮士,高名上姓,有好大的武艺?前来投军。
吴   庸:我名吴庸,一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
马   元:象貌魁梧,谅必不错。赐你二人盔铠,攻打一阵,可有此胆量?
同      :有此胆量。
马   元:大令下,王元吴庸攻开头阵!
同      :得令。(吴王同下)
马   元:再传督兵随后。
           (同下)
 
 
第十九场  得  胜
 
 
           (吴庸率兵火鹞子率卒对上架刀)
吴   庸:反贼留名再战!
火鹞子:金枪火鹞子,在阵红脸贼通名受死。
吴   庸:大将吴庸,胆大金枪火鹞子,好好下马投降,若其不然,刀下作鬼。
火鹞子:那有多言,看枪!
           (开战火败,吴追下,火上,王元追上战火又败下,王元追下,吴又与番兵战杀
           死番兵下)(四番兵引火上)    
火鹞子:败了!哎咳呀,败了、两军阵前,吴庸,王元杀法骁勇,将我兵战的落落大败。
           久战疆场,性命有亏,众番儿。
           (应)丢了三次降文、落荒而走。(喝下)
           (四卒引王元吴庸上)
小   卒:禀将军,贼兵大败,丢了降文,落荒而逃。
吴   庸:得了降文,大功已成。来!(应)收兵回营交令。
           (众应同下)
 
                                     第二十场  加  封
 
           (四卒引王元,吴庸,马元上)
马   元:(引) 
              潼关得了胜,
              回朝见当今。
           本帅潼关侯马元,招了二位将军王元,吴庸,走马成功,战败金枪火鹞子,得
           了降文,降表,理应回朝交复圣命,二来与王元吴庸讨一前程。下面听着,命
           得中军官,镇守潼关,谨防余贼未散。开道回朝。(牌子走园场)为何不行?
小   卒:来在午朝门。
马   元:兵扎皇城以外,三日候赏。(同下)
           (马元独上殿跪)
马   元:臣潼关侯马元,见驾佛爷!
康熙王:(内声)爱卿不镇守潼关,回朝有何本奏。
马   元:为臣镇守潼关,金枪火鹞子生反,臣有一本呈进帘内,圣上龙目观看!
康熙王:(内声)呈上龙书案,打进九重霄。
           (马元呈本介)
康熙王:(内声)待孤王打开本章观看可!(牌子)
           原来爱卿镇守潼关,招来吴庸王元。吴庸不讲,王元乃是宛平县令,被闵太尉
          打死在御街,又受异人接度传法,下山同吴庸以在潼关战败反寇,得了降文,
           回得朝来,孤王见喜。将吴庸封为平西侯。王元文改武职,封为九门提督,钦
           赐上方宝剑,狗头铁铡,我朝那部大臣不遵国法者先斩后奏,爱卿官加三级,
           领旨代传。
马   元:领诏启驾!(下殿介)领王三道旨,下殿把旨传。下厢听着!吴庸、王元上殿听封!
           (牌子)(吴庸,王元上殿跪介)圣上旨三道,本帅代拆开,佛爷的旨下:吴庸王元
           战败金枪火鹞子,圣恩见喜,将吴庸封为平西侯;王元封为九门提督,钦赐上
           方宝剑,狗头铁铡,我朝那部大臣不遵国法,先斩后奏。旨意读罢,望主三
           呼。
同      :吾皇万万岁!(牌子,指旨对马元行礼介,马元下)
吴   庸:西平侯吴庸。(四卒吆喝上)
王   元:九门提督王元。    
吴   庸:圣恩见喜,钦赐上方宝剑,狗头铁铡。这是年弟!
王   元:年兄讲说什么?
吴   庸:闵甲老贼在朝横行霸道,此贼不除,是大清的后患。年兄暂且兵扎议事厅,为
           兄去到潼关,私访刘全定回朝,邀约众位公卿,公审闵甲。
王   元:此言有理,必要早去早回。
吴   庸:与兄看衣更换。(更衣介)贤弟受我一托了。
           (唱西皮摇板)    
              手挽贤弟把话论,
              临行兄有咐托情。
              闵甲在朝掌权衡,
              压住我朝文武臣。
              为兄去访刘全定,
              要与贤弟把冤伸。
              校尉与爷把马顺,
              为国勤王那安宁。(吴下)
王   元:(接唱)
              背地里我把闵甲恨,  
              官纳(夺)民妻罪非轻。
              七品正堂遭乱棍。(掩门)
              要除奸贼保大清。(下)
第二十一场  起    访
 
 
           (吴庸策马上)
吴   庸:(唱西皮摇板)
              吴庸潼关把友访,
              行人路上马蹄忙。
              闵甲在朝把权掌,
              文武见他俱着慌,
              打死命官逃法网。
              公卿不敢多开腔,
              吴庸为国除奸党,
              访友那避风与霜。
           (打马过场下)
 
                                    第二十二场  访    友
 
           (刘全定上)
刘全定:(唱西皮二六板)
              刘全定在店房自思自叹,
              思想起当年事珠泪不干。
              那一日闵甲贼接我饮宴,
              一失足坠入了贼的机关。
              把一个人命案与我塌骗, 
              一张纸他把我送去见官。
              宛平县观此情将案未断,
              不幸他遭乱棒命染黄泉。
              好一个王司寇颇有才干,
              施恻隐发配我充军潼关。
              刘全定打坐在店房内面,
              但不知何日里转回家园。
           (吴庸上)
吴   庸:(唱西皮摇板)
              走了一天又一天,
              寻不见贤弟在那边。
            正行走来抬头看,
              见一画图挂店前。(截)
           行走此处,见一店房门前挂有画图一幅,莫非贤弟在此,待我上前。内边有人
           无有?
刘全定:(起身)噢!来了!门外高声语,前去看是谁!(二人见面)原来是吴大哥!
吴   庸:贤弟!(同进)看座。
刘全定:大哥请坐。    
吴   庸:贤弟看座。(同坐)
刘全定:不知大哥到此,为弟未曾远迎,多有得罪。
吴   庸:那有贤弟之罪。贤弟,我弟兄分手以来,贤弟在此,生意可好?
刘全定:倒也还好。仁兄在那里安身?    
吴   庸:不瞒贤弟,漂流江湖,卖武容身,金枪火鹞子反境,为兄在潼关吃粮,走马得
            功,回得朝去,康熙佛爷见喜,钦封为平西侯,圣上恩赐上方宝剑,狗头铁
            铡,专管我朝的权臣。为兄到此访你,回朝拿住闵贼,也好与你伸冤雪恨。
刘全定:有劳大哥,待我这样仁德,此恩何日得报。    
吴   庸:你我兄弟,原本患难相顾,为兄身荣,岂能忘弟,不必耽延,我弟兄就此起程
            了。
刘全定:(唱西皮摇板)  
              吴大哥你待我恩德非浅。
吴   庸:(接唱)戮奸臣正朝纲为民伸冤。
刘全定:(接唱)此一回随大哥京都城转,
                   拿住了闵甲贼雪仇报冤。(同下)
 
 
                                     第二十三场  请    客
 
           (四卒引王元上)
王   元:(唱西皮二六板)
              蒙圣恩钦赐我宛平知县,
              刘全定这一案受了牵连。
              御街上遇闵甲将我唤转,
              搜讼呈遭乱棍命丧黄泉。
              我师父铁冠道前来救难,
              在仙山学武艺曾把功显;
              得降文保元帅班师回还,
              康熙爷加封诰官高爵显。
              我定杀闵甲贼与民伸冤。
              吴仁兄去访友未曾回转,
              倒叫我日夜间常把心担。
           (上位坐,校尉上)
校   尉:报,侯爷回营。
王   元:闪门有请!(牌子,吴刘同上王元迎进吴更衣出坐介)不知侯爷回转,未曾远迎,
           多有得罪,
吴   庸:好说了!为兄去后,有劳贤弟挂念了。
王   元:仁兄回朝,又是怎样对付闵甲?
吴   庸:为兄自有良策。小军走上。
小   卒:见过侯爷。    
吴   庸:这有请书一封,迎接各位公卿,来在议事厅前议事!
小   卒:得令。(卒下)
吴   庸:下书人走上!(差上)
公   差:见过侯爷。  
吴   庸:这有请帖一张,前去迎接闵太尉,就言讲新进的侯爷,以在议事厅前会客,烦
           驾光临。
公   差:小人遵命。(差下)
吴   庸:下面听着!众公堂爷到此,早来通报,宴摆后帐!(同下)
 
 
 
第二十四场    赴  会
 
 
           (卒引张鹏翮、彭元寿上)
张鹏翮:(唱琉璃表)
              侯爷有帖把我请。(截)
           老夫张鹏翮。
彭元寿:彭元寿。
张鹏翮:侯爷有柬帖前来,迎接我二老以在议事厅前议事。彭年兄,请往前行。
彭元寿:张年兄,请往前行。
张鹏翮:何必推来让去,二道并行!
彭元寿:(唱西皮摇板)
              不知请我为何情。
张鹏翮:(接唱)叫校尉敞道往前进,
彭元寿:(接唱)见了侯爷问分明。(截)
           (过场同下)
           (四卒引马元上)
马   元:(唱琉璃表)
              吴庸王元将我请,(截)
           本帅马元。吴庸,王元约我以在议事厅前议事。校尉,打道来!
           (唱西皮摇板)
              本帅解开其中情。  
              叫校尉与爷把道引,
              要把奸贼问斩刑。
           (过场同下)    
                                  第二十五场  疑    情
 
           (四卒引闵甲上)
闵   甲:(唱西皮摇板)
              老夫在朝官爵显,
              文武见我不敢言。
              怒轰轰打坐在府堂内面,
              眼跳心惊不安然。(公差上)
公   差:(念) 
              奉了侯爷令,
              怎敢慢消停。
           门上那位?
小   卒:那里来的?
公   差:烦你通禀太尉,就说新进侯爷,差来下书人要见。
小   卒:少站。(进)禀太尉。新进侯爷,差来下书人要见。
闵   甲:传他进来。
小   卒:是。(出传介)来人听着,太尉传你去见。须当小心!
公   差:是。(进内介)见过太尉。
闵   甲:那府来的?
公   差:启禀太尉在上,小人奉了我侯爷将令,前来特下请书,以在议事厅前会客。请
           太尉务必光临。
闵   甲:将书呈上。(看介)对你侯爷言讲,老夫马上就到。
公   差:是。(公差下)
闵   甲:老夫便说,新进侯爷有书,将我迎接,不知去者好,不去者好。传安三。
小   卒:是。传安三。(安三上)
安   三:(念) 
              我名叫安三,
              奇谋有万千。
              太尉再传我,
              心里打转转。
           太尉呼唤,上前去见。(进介)见过太尉。
闵   甲:罢了!
安   三:叫小人前来,有何吩咐?
闵   甲:安三那知,新进的侯爷,议事厅前会客,有帖迎接老夫,你看去是不去?
安   三:叫我想一下。(想介)嗯,嗯,去得!启禀太尉,新进的侯爷,迎接你老人家,议
           事厅前会客,依我看来,去得。
闵   甲:怎见去得?
安   三:他新进的侯爷会客,也不过是想接近王侯公卿。太尉,不去吧,改日以在朝房
            也不认识。此一回前去与他认识认识,他若恭而敬之,你老人家不是想成大事
          么,与他接近,将来也好用他与我们办事。你看如何?
闵   甲:此言倒也有理,怕他内边另有情弊。
安   三:我说你老人家太的胆小了,连康熙佛爷都要恭敬你。你的本,佛爷那一件没
            听。一个小小的平西侯,他敢把你怎么样!
闵   甲:好呀!安三与我敞道来。
           (唱西皮摇板)
              平西侯有书把我请,
              叫我里黑外不明。
              安三与爷把道引,
              见了侯爷问分明。(同下)
 
 
第二十六场  斩  奸
 
 
           (四卒引王元,吴庸上)
吴   庸:(唱西皮摇板)
              传书去把众公请,
王   元:(接唱)要杀太尉狗奸臣。
吴   庸:(接唱)胸中大事安排定,
王   元:(接唱)谅他插翅难飞腾。(截)
卒   兵:(上)启侯爷,众公到。
吴   庸:闪门有请!(牌子)
           (张、彭、马同上吴、王迎排坐见礼介)
           不知众公驾到,未曾远迎,多有得罪!
众      :好说,我等来的鲁莽,未曾命人通报,还望侯爷恕罪!
吴   庸:言重了!
众      :侯爷有何大事?一呼便到,何劳翰墨相邀!
吴   庸:众公有所不知,闵甲老贼在朝专权,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打死命官,强纳民
           妻,圣上赐我弟兄上方宝剑,专管我朝不法权臣。迎接众公到此,非为别件,
           少时闵贼到此,我们大家同审,不知众公意下如何?
众      :侯爷与国除害,我等心悦诚服,情愿陪同侯爷公审奸贼。
吴   庸:少时奸贼到此,还望众公担待。
众      :侯爷的高才。
卒   兵:(上)闵太尉到。
吴   庸:暂且给他一个脸面。闪门有请。
           (牌子,闵甲、安三同上吴迎见礼坐介)
吴   庸:不知太尉驾到,本爵未曾远迎,多有得罪。
闵   甲:好说,来的鲁莽,未曾命人通报,侯爷海涵。这是侯爷,有何大事?一呼便到,
           何劳翰墨相迎。
吴   庸:太尉有所未知,本爵初入朝来,接了三桩案件,学生才疏学浅,判断不明。迎
           接太尉与众公到此,一来会客,二来领教,领教。
闵   甲:啊!侯爷入得朝来,接了那三桩案件,判断不明,讲出唇来,众公在此,我们大
           家拆解。请问侯爷的头一桩。
吴   庸:头桩案!张家栽了一兜瓜,牵藤到李家,李家放了个坛,坛内结大瓜,一家要囫
           坛,一家要囫瓜,这桩案件叫本爵怎样断法?
闵   甲:这个案子好断。
吴   庸:怎样断法?
闵   甲:这放坛人,他就不该,人家的瓜藤到了你家,你就该将坛放过,为什么叫坛内
           结瓜,依我看将起来,就该损坛救瓜。
吴   庸:早已知道太尉要损坛救瓜。我的断法不同,我将那点瓜之人重责了四十。
闵   甲:他毫无过犯。
吴   庸:打他一个扎根不正。
闵   甲:好一个扎根不正,请问侯爷的二桩?
吴   庸:一人推了一车碗,途中卧了一只犬,推碗的未曾瞧见犬,犬也不让碗,推车的
           将车打从犬身上推过,将犬碾死,将碗打坏,一家要赔碗,一家要赔犬。这桩
           案件,又是怎样断法?
闵   甲:这桩案件,越发的好断。
吴   庸:怎样的断法?
闵   甲:推碗的是一人,犬是一畜,路旁有犬,就该让道而过,你不该将犬碾死,依我
           的断法,要将推碗的重责。责他个人不如畜。
吴   庸:我早已知道太尉人不如畜,本爵此案断错了。    
闵   甲:你是怎样的断法? 
吴   庸:我将喂犬之人重责了四十。
闵   甲:他并无过犯。    
吴   庸:我打了他个恶犬霸道。
闵   甲:好一个恶犬霸道!请问侯爷的三案?
吴   庸:三案乃是谋夫夺妻一案。本爵不好判断。
闵   甲:谋夫夺妻吗?看是官宦,看是庶民,还是帘内之官,还是帘外之官?
吴   庸:官宦庶民怎说,帘内帘外怎讲?
闵   甲:若是庶民百姓,犯了此案,就该问斩。若是帘外之官,就削职为民,关外充
           军。若是帘内之官,念起官官相卫,伤他个簿脸而已。
吴   庸:你在胡道,庶民百姓,念他不知王法,帘外之官,念他法律不熟;若是帘内之
           官,明知故犯,我定要挖灭儿的九族!  
闵   甲:吔!你这样指指说说!难道老夫还犯了此案不成?
吴   庸:说是闵甲,好贼也!不过是仗你女儿纳宫伴驾,把你这个老贼封为掌朝太尉,仗
           你官高势大,打死命官,谋夫夺妻,说是你有罪无罪?哎咳、说是你有罪无罪
           呀?!
闵   甲:你好大胆!慢说老夫无有此事,纵有此事,无有对证,你其奈我何?
吴   庸:呸呀?犯在旁人手上,无有对证,犯在本爵手内,岂无对证。下面听着,传刘全
           定!
小   卒:是,传刘全定。(刘全定上)
刘全定:见过侯爷。
吴   庸:刘全定,闵甲老贼来到此处,上得前去,你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有本爵担
           待。  
刘全定:待我上前。(上前介)闵甲好贼呀!
闵   甲:去你娘的!(足踢介)
吴   庸:刘全定,暂且退下,有本爵与你作主!
刘全定:是。(刘下)
吴   庸:闵甲贼人,证据有了。你还有何话说?
闵   甲:老夫犯了此案,我官权势大,你其奈我何?
吴   庸:你在胡道!动不动你的官权甚大,慢讲你掌朝太尉,你就是金鼎太行,我也连根
           而拔。众公大人请了!上有康熙圣旨,上方宝剑,奸贼在此,你们打也打得,骂
           也骂得。
张鹏翮:侯爷请坐。
           (唱西皮摇板)
              议事厅施一礼侯爷坐下。
              张鹏翮走上前叫骂闵甲。
闵   甲:怎么!你也跟老夫作对?
张鹏翮:(接唱)
              你女儿容貌好陪王伴驾,
              狗奸贼仗势力把文武欺压。
              上前来见侯爷忙把恭搭,
              少时刻把奸贼推去斩杀。(截)
彭元寿:大人落坐!
           (接唱)
               闵甲贼在我朝官爵非小。
               仗你的势力大欺压群僚。
闵   甲:咋说,你也跟我不对了?
彭元寿:(接唱)
              施一礼请侯爷忙传令号,
              你把那狗奸贼推去开刀。(截)
马   元:得罪了!
           (接唱)
              老佛爷待奸贼情高义厚,
              压住了文武臣难以出头。
              上前来见侯爷急忙拱手,
              斩奸贼保佛爷无祸无忧。(截)
王   元:哎呀,好贼呀!
           (接唱)
            老天爷不要命起死回生,
              我本是康熙爷七品县令,
              打命官你全不怕法犯朝廷。
              你做了纳民妻自把心问,
              难道说你闵甲就无六亲。
              上前来见侯爷施礼恭敬,
              请王命斩奸贼以正朝庭。
吴   庸:(接唱)
              这是贼平日里做事狂妄,
              众公卿议事厅怒气满腔。
              叫校尉与本爵击鼓升帐,
              请王命斩奸贼以正朝纲。(截)
           下面听着!打鼓升帐。(下)
           (击鼓介)  (吴庸又上)好恼,好气!哎呀,好气!(升帐介)
           (念) 
              大堂上鼓声发炸,
              怒冲冲咬碎银牙。
              恨闵甲做事胆大,
              他犯了(喝声)朝廷王法。
           本爵平西侯吴庸,今日同众公卿,以在议事厅前与国除害。
           校尉的,(应介)将闵甲老贼推上来!(推闵上立不跪)
闵   甲:请了。
吴   庸:胆大的闵甲,众公在此,你犯了朝廷王法,竟敢立而不跪!
闵   甲:你在胡道!我乃掌朝太尉,跪你何来。
吴   庸:呸!你还拿你的势力压人,现有圣上的上方宝剑,还不前来拜剑而亡!
闵   甲:吾皇万岁!(跪拜介)侯爷谅法!
吴   庸:呸!从前怎不提谅法,如今提起谅法二字。本当谅法,国法难容。校尉的。
            (应介)将老贼推下去,付了狗头铁铡。
校   尉:得令。(押闵甲下)  (又上)
           启侯爷,已将闵甲付了狗头铁铡。
吴   庸:也不亏他,将安三押上来!
校   尉:是。(押安三上)
安   三:见过侯爷。(喝盖碗茶)
吴   庸:唗,这是安三,你与你家太尉办的好事!  
安   三:莫说我说的话,给我家太尉办的事,连一件都没办错。
吴   庸:办的好,都与你家太尉办了那些好事,对侯爷言讲,侯爷放你帘外为官。
安   三:侯爷,你放我墚那岸去为官。
校   尉:帘里帘外!
安   三:我就给侯爷照实说,我家太尉府下大小事,都是我一手办。他要看见谁家的女
           人长的好,他想的话,我都与他弄到手,就是刘全定那个婆娘,我通淘了神,
           未曾如意。
校   尉:你淘了些啥神?
安   三:二月二,随我家爷爷游玩广阳大会,以在途中,我家太尉,看见牛车上面一个
           女人顶漂亮,一问,才知道是刘全定的女人,回府就叫我与他定计,我就给他
           打了个主意,把刘全定接到我们府里用酒灌醉,抬在上房安眠,命得丫环于三
           更时分,向上房捧茶,我截到门后,手执钢刀就是这样!咯喳一刀杀了丫环。
校   尉:丫环是你杀的?
安   三:旁人不敢下手。
校   尉:你还很有毒!
安   三:说那话!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丫环是我杀了的,做了个人命塌骗,我爷爷
           命我,以在宛平县送主讼呈一张,晓谕宛平县令,谁知宛平县令,他个王八肏
           的,停案不审,把个讼呈藏在身上,跑在御街上,被我爷爷搜出来了,我爷爷
           一见就冒起火了,命我找了个棒棒子,一噸就把王元给打死了。
吴   庸:噢!杀丫环是你?打死王元也是你?
安   三:旁人哽,没得那毒劲。快把顶子拿来,我好在墚那岸坐官。
吴   庸:什么话讲?校尉的,拉将下去,凌迟处死!
校   尉:得令。(拉安三下介)
吴   庸:众位大人斩了太尉,还望众公大人合本上奏。
众      :理当合本上奏。请。(同下)
 
 
第二十七场  清  官  图
 
 
           (校引刘全定、王元、王能、张鹏翮、彭元寿、马元、吴庸同上)
           (奏朝天子,康熙上)
康熙王:(诗) 
              天清地清,
              海宴河清。
              孤王登极,    
              国号大清。
           孤王,大清康熙在位。
众      :臣等见驾!
康熙王:众爱卿平身。
众      :谢主。
康熙王:众爱卿上得殿来,何臣有本?
吴   庸:平西侯吴庸有本。    
康熙王:当孤奏本。
吴   庸:为臣会同众公卿,以在议事厅前,斩奸削佞一本,呈上书案,圣上过目。
康熙王:待孤打开一观可!(牌子)哎,咳呀!胆大闵甲老贼,在朝这等非法行为,死者不
           亏,改日孤传圣旨,将西宫闵妃贬入冷宫,满门家眷发配岭南充军,除了奸贼
           的满门,众卿可服。
众      :有道明君。
康熙王:众爱卿,进位听封。(众跪)刘全定无辜遭害,孤家龙心不忍,封为苦节状元;王
           桂英封为节烈夫人,王元乃是清官之头,官加三级、王能升为刑部尚书,官大
            者不宜重封,每人赏彩缎百疋。孤王传旨吏部,将我朝听有清官同列一幅,列
            王元为首,孤王御笔亲书:“清官图”三字,悬挂午朝门外。留传百世,正
            是:
           (念)
            除奸佞河清海宴。
            清官图万古留传!
众      :启驾!(牌子、尾声、同下) 
                                                             (剧终)
 
              ①椿萱作古:即父母去世之意。
              ②周称掌刑官为司寇,后遂以“司寇”为刑部主官之代称。
 
(责任编辑: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