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杰龙虎狗的最后结局
北洋军阀,清末民初军阀势力势力最大的军事集团,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其形成阶段:1895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袁世凯去世。衰落阶段:1916年袁世凯去世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覆灭阶段: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在北洋军阀势力中,有著名的“北洋三杰龙虎狗”之说。其缘起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署理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曾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
时人将善操权谋于腹中的王士珍称为“北洋之龙”,将常行凶残于外形的段祺瑞称为“北洋之虎”,将忠于北洋且善于打仗的冯国璋称为“北洋之狗”。此三人中,段祺瑞赴德国学习过炮兵,冯国璋曾赴日本考察近代军制和日本军事,王士珍并未出过国。王士珍是“北洋三杰”中年龄最大的,为政常以“名士”自居,潇洒超脱。在民国政坛上,段祺瑞、冯国璋是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心腹爱将。善于权谋的袁世凯对他俩人并不完全放心,常常用王士珍予以制衡,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因此,王士珍时隐时现,一时出来主持大局,一时又隐没还乡,悠游山林,极为神秘。誉之为“龙”,取“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意。
那么,曾叱咤风云的“北洋三杰龙虎狗”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呢?
王士珍“引疾告归”
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
王士珍父亲早逝,他与寡母相依为命,寄居在正定城内东门里伯母娘家,靠母亲替人做针线活艰难度日。9岁时入私塾攻读诗书,由于聪明好学,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他15岁时,被正定镇台叶志超看中,收在属下当勤务兵。17岁时考入正定镇总兵学兵队,旋即随叶志超调驻山海关。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在炮兵科学习3年,毕业后回山海关任炮队教习。他采用西法教学,学以致用,博得上司的好评。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开始后,王士珍作为军事教官被任命为讲武堂总教习。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奉诏到小站检阅新建陆军,王士珍将工程营设制的水雷、旱雷、踩雷及各种武器一一演习,再加上新建陆军比旧军军容整齐,荣禄大加赞赏。
次年二月,荣禄再次检阅,路过海河,河面不宽,尚有冰冻。王士珍用特制的帆布做桥,搭于冰上。荣禄的步兵、骑兵、炮兵从桥上通过,行如坦途。这种帆布桥稍加整理后即为小舟,可供游渡,若拆卸折叠,极易收藏携带,荣禄看后更为高兴。等到检阅完毕回去再过海河时,王士珍仍为他架设帆布桥,荣禄担心天已渐暖,冰河解冻,存有危险。王士珍禀告说:“不用担心,三天后冰冻方解。”后果然如此。荣禄深服王士珍料事精确。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二月,袁世凯听说清政府将派他任山东巡抚,赶紧让王士珍率两名亲信去山东巡视。不到一个月,即将山东沿海各要隘、军营情况全部勘察清楚,连驻兵计划也作了周密安排。返回后,袁世凯又惊又喜地说:“胡速归如此!”即委派王士珍为小站留守司令官,指挥各军依次从小站开赴山东。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王士珍任军事参谋。时济南、泰安、东昌、曹州等数十州郡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王士珍为袁世凯提出了一整套镇压义和团的策略:先行劝解,然后以武力相威。如仍不从,再捕杀首犯,解散胁从。袁采纳王的建议,并让王士珍参谋山东全省军务,致使各路团民死伤惨重。
袁、王对义和团的血腥镇压,惹得清朝贵族端郡王载漪、庄王载勋不满,因为妨碍了他们利用义和团谋取私利的企图。1900年6月,端、庄二王派了一个义和团的首领,拿着清政府的令箭去找袁世凯,说端王命令袁世凯安抚义和团,允许设坛继续操练。袁非常吃惊,立即召集僚属开会商议。群僚认为:如答应设坛,义和团将兴盛起来,造官府的反;如不答应,难免受到端、庄二王的严厉谴责。相顾失色,想不出解决办法。这时王士珍站起来说:“请交给我来审问吧!”立即将义和团首领以盗窃端、庄二王令箭之罪推出斩首。此时袁召集的会议还没有散,袁问王:“审问的怎么样?”王答:“已经处决了,可以把令箭封起来送还端、庄二王。”袁世凯顿时醒悟,十分佩服王士珍处事“明决”。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清政府根据袁世凯的奏谏在北京成立练兵处,王士珍被任命为练兵处军学司正使。在此期间王士珍极受袁世凯信赖,凡上奏或下发的文稿袁也一定让王圈阅修改,临发前还要让王审阅。袁世凯向慈禧太后保奏说:“王士珍多年随臣当差,知之最悉,切实可靠。”王随后被任命为北洋陆军第六镇统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清政府抽调二万余北洋陆军在直隶河间府举行秋操,任命王士珍为总参议兼操练处军政司正使,整个操练几乎全是在王士珍指挥下进行的,自始至终井井有条,大得各方称颂。各国被邀往参观者,无不赞赏王士珍的调度才能。
袁世凯窃居临时大总统后,设立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任命王士珍为六大办事之一,但实权最大。袁世凯称帝前,始终不肯在劝进书商签字,筹安会里的一些人曾对他恫吓,他也不为所动。一次,雷震春又来他办公室威胁他,他稳坐太师椅上,头也不抬地蔑然地说:“自己人嘛,不要来这一套。”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王士珍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7年(国民六年)6月14日,别有用心的张勋借调停黎、段矛盾之名进京拥清废帝复辟。当张勋的辫子军到京后,王士珍命令守城部队打开城门,辫子军象潮水一般涌入城中。7月1日,王士珍随同张勋等把十二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清帝复辟。由于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场丑剧仅12天就以失败告终。段祺瑞又重新当上了国务总理,直系军阀冯国璋成为总统,王士珍继任参谋总长。
1917年(国民六年)9月1日,孙中山就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段祺瑞气势汹汹地要武力统一南方,而冯国璋则主张和平解决,并排斥段祺瑞,段不得不于11月15日辞职。由于王士珍赞成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冯于19日任命王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此时王士珍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王士珍组阁后,段祺瑞通过报纸对王士珍内阁大肆攻击,又唆使新交通系进行倒阁活动。王士珍被迫于1918年2月“引疾告归”,冯国璋封其为德威上将军。两年后,王士珍辞去所有职务,退出了军政界。之后曾任月薪500元的北京电车公司董事长。
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时,王士珍多次以北洋元老身份出面调停。1928年5月,蒋、冯、阎向张作霖发动全线攻击。王士珍、熊希龄等人在北京发起和平运动,张作霖被迫退出北京,奉系军队临撤离时,骚扰北京百姓。各界公请王士珍当维持会会长,与各系军队联系、调停,维持北京社会治安,使百姓少受了兵灾。
1930年7月1日,王士珍因患肠福,病逝于北平,终年70岁。
段祺瑞曾向三一八惨案死者长跪不起并终身食素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合肥人。段祺瑞14岁时家道中落,16岁时独自怀揣1块银元从合肥去威海投亲,17岁父亲遇害,18岁母亲去世,其后段独撑三个幼年弟妹的重担。段祺瑞20岁考入北洋武备学堂,22岁以最优等成绩毕业,23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到德国柏林学习军事,后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
段祺瑞性格坚定,蛮横粗暴,令人生畏,因此被叫作“虎”,常常要发虎威的。在北洋系统中,袁世凯倚重的两员大将是段祺瑞和冯国璋,较之对冯国璋,袁世凯对段祺瑞更是多方笼络,恩爱有加。1896年,袁世凯初到小站主持练兵,当闻知段祺瑞结婚后返回天津,便礼贤下士,亲自前往车站迎接。几天后,段祺瑞在天津一家饭店举行婚宴,招待小站的各位将领和同僚,袁世凯又同荫昌出席祝贺,给了段祺瑞很大面子。袁世凯还把宴会的所有花销都记在自己的名下,令段祺瑞感恩不尽。民国初年,段祺瑞妻子病故,他的续弦夫人张佩蘅是袁世凯的义女,所以袁段二人除多年袍泽关系外,无形中又成了亲戚。
在北洋政府成立后的历届内阁中,段祺瑞均任陆军总长,随着地位的日益巩固,他办事为人常我行我素,即便与袁世凯等人商讨军事时,如意见不获采纳,也常露出不悦之色。
段祺瑞在小站练兵时就编著《编练章制》、《战法操典》等,成为袁世凯的主要智囊人物,一向自命不凡。段祺瑞还先后担任过北洋新军第三、四、六镇统制(师长)等要职。在促成袁世凯再度出山,对清室逼宫,促成南北议和,镇压“二次革命”等重大事件中,段祺瑞谋划方略,调兵遣将,不遗余力,为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和扫荡国民党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王士珍功成隐退,冯国璋外调南京,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实际主持北洋军务。在北洋军阀集团中,许多新生力量都是由段祺瑞培养起来的,后来形成了某种“只知段总长,不知袁总统”的局面,引起袁世凯的疑忌。所以,在称帝之前,袁世凯将段祺瑞一脚踢开,命令段祺瑞去西山养病。
在袁世凯称帝的闹剧中,段祺瑞进行了消极抵制,没有参加在中南海居仁堂举行的百官朝贺。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实际上控制着北洋政权。他表面拥护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实际“挟北洋以令总统”,曾不止一次地说:“我是叫他(黎元洪)来签字盖章的,不是叫他压在我头上的。”在中国参加欧战、裁军、人事任命等问题上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同黎元洪的总统府进行了难解难分的争斗,这就是民国初年著名的“府院之争”。争斗的结果,终于迫使黎元洪下野,府院之争以“北洋虎”的胜利告终,使黎元洪充分领教了这只“北洋虎”的厉害。
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
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民国13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段祺瑞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民国15年纵任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上,造成三一八惨案。旋被冯玉祥赶下台。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随即赶到现场,向死者长跪不起,并决定终身食素,至死都没有违背这一决定。
段祺瑞1926年退居天津,潜心于佛学与围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又冀图控制华北地区,希望段祺瑞能出任傀儡政权首长,使尽办法促段出山,均遭段力辞。后段应蒋介石之邀,举家从天津迁居上海,其后蒋介石对段一直“师事之”(蒋曾毕业于段所创办的保定军校)。
段祺瑞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冯国璋被段祺瑞胁迫辞职
北洋三杰中,冯国璋是唯一当过民国大总统的。
冯国璋(1857—1919),字华甫,直隶河间诗经村人。1884年到驻守大沽口的淮军营中当兵,翌年被选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堂任教习。1896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被委任为督练营务处帮办,兼步兵学堂总监。1903年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经袁世凯的推荐,任军令司副使,军学司正使。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向清廷要足了条件,才由河南彰德出山,领兵镇压。当时在他手下有两个重要人物同时得到提拔,一个是统率第一军的军咨使冯国璋,一个是统率第二军的江北提督段祺瑞。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冯国璋被委为禁卫军统领,兼总统府军事处处长,直隶督军兼民政长。1913年国民党发动讨袁战争,即所谓的“二次革命”,冯国璋率军南下,攻克南京,遂被袁任命为江苏都督,宣武大将军。
此时恰值袁世凯紧锣密鼓准备称帝。冯国璋闻讯后专程由南京到北京,当面问袁世凯,袁故作惊诧,说:“绝无此事,纯属谣言!我的长子袁克定是一残废人,二子克文是假文人,都是无用之材。假如我做了皇帝,传位给他们,不是立即完蛋吗?我何至于如此愚蠢呢?不要听信谣言,我绝无作皇帝的打算。”冯回到南京后立即向新闻界发表谈话,让他们辟谣。事隔不久,文书官向冯国璋请示:“北京来的公文说,日期将改为洪宪,我们如何回文?”到这时冯国璋才明白过来,连呼:“我上当了!”从此冯国璋决意与袁分手,到处对人讲:“跟老头子这么多年,牺牲了自己的主张扶保他做了元首,对我们仍不说一句真心话。闹到结果,仍是帝制自为,传子不传贤。像这样的曹丕(指袁克定)将来如何伺候得了,徒然叫我们俩面不够人。”
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后,袁世凯赶紧调冯进京,委为参谋长兼征滇总司令。冯自知受骗,托病拒绝北上,后来干脆站到了蔡锷一边,举起了反袁的旗帜,遂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
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导致护国战争爆发,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四分五裂,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忧惧而死。在此过程中,冯国璋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发生分化,冯国璋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后,冯国璋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李纯联合,并称为“长江三督”,共同对抗段祺瑞。1916年,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翌年代理总统,1918年被段祺瑞胁迫下台,1919年在北京病逝。
(责任编辑:田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