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公祠的来历
大清国就是怪事多,眼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官府却还在大兴楼堂馆所,提倡消费。尤其是马车,一辆比一辆高级,一辆比一辆气派。每逢开会,车位空前紧张,奔驰宝马奥迪法拉利鱼贯而入,美人香车,把会场装点得花团锦簇。你是总结会也好,报告会也好,全都开成了赛车会。从劳斯莱斯上走下来的无比牛逼,握手都不正眼看人。开破桑塔拉的特别没面子,尽量往角落里钻,四周没人了才敢出来。
禹殿鳌却连破桑塔拉都没有,一直靠两条腿走路。车友们都奚落他:“堂堂知州居然没车坐,不至于穷成这样吧?”禹殿鳌笑着说:“让您说中了,沔阳还真没钱买这号玩意。”
这话谁信?虽说“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不是还有下句吗?“要是收一年,狗子不吃糯米粥”啊!有人就劝他:“穷不能穷衙门,苦不能苦马车,政府出面,还怕借不到钱?”禹殿鳌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是啊是啊,我们沔阳可是鱼米之乡啊,借几个钱太容易了。问题是将来拿什么还呢?”大家都骂他死脑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得快活时且快活吧,完了自然有人揩屁股。”
禹殿鳌不干,照样坐他的11号。
禹殿鳌报到,也是走着来的。接轿那天,沔阳城比过年还热闹,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城里城外有头有脸的都到齐了。都是来拍马屁的。新官上任,你来了他不一定知道,你没来他没准就知道了,这种事千万不能图侥幸。
大伙儿聚集在仁风门外,手拿鲜花彩带,眼巴巴地望着官道。可是日上三篙,不见一辆马车过来。倒是有个很不起眼的老头进了城,穿着长衫,夹着纸伞,象毛泽东去安源的模样。太阳落土了,还是没影,干部们只好怏怏地打道回府。一进衙门,却见那个不起眼的老头正在大堂上换鞋呢!不用问了,老头就是禹殿鳌。
禹殿鳌出行,还是不坐马车,还是穿着长衫,夹着纸伞。一把手不坐马车,班子成员以下,谁还敢生这个念头?有这样的知州老爷,衙门里的人都觉得掉底子,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一万个不高兴。
可是老百姓高兴啊!
禹殿鳌是来查田的。沔阳自古以来是一片泽国,每次大水过后,田埂都变成了淤泥。长此以往,田界不清,肥瘦不均,老百姓的税赋乱成了一锅粥,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禹殿鳌一双铁脚,把百里沔阳走了个遍,交了不少泥腿子朋友,也摸清了欠税的症结。没别的,负担不合理嘛。老实人田少税多,奸猾之徒田多税少,更有土豪劣绅强占良田分文不交的,历届州官都搞怕了。
禹殿鳌不怕。他张贴告示,推行“土地清丈法”,重新丈量四境田亩。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积重难返,禹殿鳌要是在马车上办公,走马观花,一准要泡汤。穿破了多少双草鞋,禹殿鳌已经记不清了,哪里有疑难,他就出现在哪里。禹殿鳌是个天才数学家,平面几何尤其拿手,不规则的地形,别人没辙,他拿树枝在地上乱划一气,abcd,加减乘除,数据就出来了。他还是个天才木匠,后脑壳一抓,就发明了一种丈量工具,状如圆规,轻便灵活,用起来特顺手,沔阳人都叫它“禹弓”。
禹弓一出,谁与争锋?不到三年,查出瞒田11000顷,清丈工作圆满完成。他把田分为上、中、下、水乡四等,税赋也相应分为四等。沔阳人民心服口服,都成了照章纳税的先进积极分子。禹殿鳌对官样文章也不排斥,抓了几个好典型,叫秘书写了个总结报告,顺带把康乾盛世吹嘘了一番,皇帝老爷子一高兴,把历年欠税给免了。
乾隆四年,皇宫举行了大清劳模专题报告会,皇帝老爷子亲自主持,禹殿鳌发言的题目是《政绩是怎样走出来的》。禹殿鳌说:“我们当干部的,一定要牢记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勤走路,走正路。步行办公,更能接近群众,跟群众打成一片,有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民情,理民事,解民忧,顺民意。”台下掌声如雷,演讲不得不多次中断。乾隆龙颜大悦,亲笔书写了“铁脚知州”四字牌匾,颁给了禹爱卿。
《皇家体育报》也采访了他:“禹大人养身有道啊!年过花甲,还是这么硬朗,满面红光,精神百倍,是喝了脑白金,还是中华鳖精?”禹殿鳌深有感触地说:“都不是,还是走路。有些同志天天早锻炼,晚健身,按理身体应该棒极了,可是他们不好好工作,打麻将喝酒跳舞泡妞,反而累垮了。所以我借此机会,郑重推荐走路健身法,多走路,多吃老玉米,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禹殿鳌在沔阳呆了十年,也走了十年,把老百姓的疾苦看了个遍。他的诗写得相当不错,有杜工部遗风。比如某年防汛,禹殿鳌站在汉水河边,面对满目疮痍,即兴来了一首好诗:“经过四野沉灾处,泪洒西风落几行,早稻漂沉插秧晚,田家妇子色凄凉!”听者无不落泪。禹殿鳌平时总是带着纸笔,灵光一现,就把所思所想记载下来,闲暇时整理成册。都是些绝妙好辞啊!可惜买不起书号,传世不多。
乾隆七年,禹殿鳌升任黄州知府,沔阳人民高举万民伞,在仁风门外依依惜别。禹殿鳌走后,民间自发地竖了一块功德碑,集资建造了一座生祠,取名“禹公祠”。
(责任编辑:田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