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镇白沙管理区有条山兜村,村前有座不起眼的庙宇。该庙没有名山胜水傍依,没有高台长阶相衬,没有重檐疏瓦装饰,没有碑林名画点缀,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庙堂,藏在村落之中,但追溯起来,却有一个名传百里的动人故事。
话说古代虎门,水域辽阔,人们在山边滩头聚居,从事渔、盐、耕、织。白沙后背有一脉大山,层峦耸翠,古木参天。彭峒、大岭两嶂相夹之处,潜泉四出,飞瀑长流;涧深水激,跌者成潭,人称深溪龙潭,是东莞一大名胜之地。到了770年前,正是南宋理宗时期,福建蒲田来了一位道士,他姓郭名都,字朴淳,号感应真人,为人生自书香门第,精通“三教”,却不愿为官。他喜好堪舆、相学,浪游山水,追龙溯脉,来到深溪龙潭,见此地幽深气爽,于是结庵修道。郭真人慈和、健谈,平日里与农樵友善,常往返于白沙一带村乡。那一年,正是百年奇旱,自去冬以来,日日晴空万里,田峒龟裂,山草枯焦。村民跪在地头,连眼泪也哭干了,老天爷却滴雨不下,于是成群结队,来到深溪龙潭,眼见清流飞湍而山下滴水不沾,都怨“潜龙昏睡,苍天无眼”。初时村民还焚香秉烛,祷告神明,后来却恼羞成怒,烙铁投潭激龙复两,奈何却无济于事,依然万里无云。此等焦虑,郭真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一晚,他静观星宿,掐忖八卦,然后画符念咒,舞剑请神,痴迷中,顿见火光四起,身如轻鹤腾升……谁知他这一打坐,却坐到次日正午,这时村民又齐集上山,敲锄击石震荡茅庵。郭真人一刹醒来,悟出了“通天感应”,于是步出茅庵,嘱咐农夫无需耗神费力,答应由他出道,保管明天午时下雨;如无大雨,愿意燃薪自焚。
郭真人向得民心,平日里东家有病,他施医采药;西家无米,他倒袋赠粮。他的话自然能劝退村民,但他说燃薪自焚,村民怎么也不答应。郭真人朗然一笑:“诸位乡亲,不必挂虑,天知人寿,人知天命。”于是领众下山,来到山兜村前的山坡下,指挥村民挑来百担干草,垒起“飞鹤”模样。翌日,正是农历四月初二,村民在柴堆前面焚香点烛,郭真人在柴堆正中打坐念咒飞符,如此这般,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依然纹风不动,满山村民热汗淋漓,快到午时,还是不见风丝云影,人们心悬巨石,不敢抬眼正视。正在焦急当儿,突然,郭真人一声吆喝,村民霍地抬头,只见千支蜡烛狂舞,飞人草堆,立时烈焰腾空。在场村民不忍郭真人纵火自焚,可惜四野无水可浇,连忙扑向草堆,欲救真人出火海,无奈火舌10丈,不能近前,正在哀号无助之际,一阵狂风忽起,乌天黑地,暴雨倾盆,但干柴烈火依然熊熊燃烧,仅一刻钟,雨幕中但见一只黄鹤飞起,郭真人慈颜如故骑在鹤背,向深溪龙潭方向飞去……
一场大雨,遍野返青,听说这一年收成特好,稻穗如镰,薯瓜满地,抵上过往3年之和。但从此,郭真人乘鹤升仙了。村民为了纪念这位舍身应雨的老道长,在积薪自焚的地方建起一座土庙,名曰“郭真人庙”,塑其金身,并将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尊为真人公的诞辰,携上供品拜祭。年年如此,代代相沿,现在古庙尚存,香火不断。其庙门对联脍炙人口,联曰:
度广岭乃修真雨起龙潭沾圣露
过白沙而访友云飞凫鸟驻仙踪
(鲁 尧)
(责任编辑:田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