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十姐妹”艺术简介
时间:2023-01-30 20:04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越剧“十姐妹”艺术简介
1947年8月,袁雪芬为了摆脱剧场与老板的奴役和压迫,筹款创建自己的实验剧场和艺术学校,组织当时上海越剧界著名演员尹桂芳、徐玉兰、吴小楼、竺水招、张桂凤、范瑞娟、傅全香、徐天红、筱丹桂等十人,联合义演了大型历史剧《山河恋》,越剧“十姐妹”的尊称便由此产生。
如今,“十姐妹”中的筱丹桂和竺水招已相继去世,其他健在的“十姐妹”成员都是六十上下的人。她们有的是剧院或剧团的领导,有的还经常活跃在舞台上,有的在热情的从事接班人的培训工作。她们都满怀信心地为越剧事业的繁荣和兴旺而努力工作着。
尹桂芳艺术简介
越剧小生尹桂芳,原名尹喜花,1919年生于浙江新昌,因家贫,十岁开始先后进家庭小科班、“醒狮剧社”、“大华舞台”学艺。出学旦角,也习武艺,出科后兼学老生、小生、小丑,十六岁起专演小生。1939年第二次来户,在黄金大戏院与筱丹桂合演,《倪凤扇茶》受到空前欢迎。1940年在南阳大戏院与邢竹琴合演,在运腔与板眼方面已有所改进。以后,尹桂芳在袁雪芬越剧改革活动的带动下,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吸取营养,观摩越剧男班小生及京、昆剧名角俞振飞、姜妙香等演出,和编导人员一起进行改革尝试。演出了《云破月圆》、《石达开》、《宝玉与黛玉》、《街头月》、《江山美人》等戏,受到观众欢迎。1946年春正式用“芳华剧团”名义演出了《沙漠王子》,得到称赞。以后又演出了《浪荡子》、《秋海棠》等,轰动上海。1947年8月她参加了《山河恋》的义演。
尹桂芳能文能武,戏路很宽。多年来,她出色地塑造了何文秀、金育青、贾宝玉、张生、屈原、信陵君、武则天、江姐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尹桂芳扮相俊美,表演朴实,高雅脱俗。她继承了施银花、竺素娥的部分唱腔,组织曲调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唱腔醇厚隽永,洒脱深沉。她咬字清楚,听来优美舒展、明快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别具风格。在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会演中,荣获演员一等奖。
袁雪芬艺术简介
越剧青衣袁雪芬,是越剧舞台上最有影响的演员之一。1922年生于浙江嵊县杜山,十一岁在柳岸兴福庵进“四季春”科班学艺,专工青衣,兼学武生。1942年开始倡导越剧改革,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学习话剧、电影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和昆曲的优美舞姿,使越剧逐步形成了编、导、演、音、美相结合的综合艺术。1946年5月改编演出鲁迅名著《祥林嫂》,引起文化界进步人士许广平、田汉、洪深、于伶等人的关注和称赞。《祥林嫂》的演出不仅是雪声剧团而且是整个越剧界的一座里程碑。同年9月中旬,周恩来同志到明星大戏院看了袁雪芬主演的《凄凉辽宫月》,他把党的关怀带给了这个剧种。1947年8月袁雪芬组织“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更是越剧史上的壮举。在艺术改革的过程中,她与反动势力作过多次斗争,表现出坚贞不屈的顽强精神。
袁雪芬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香妃、花木兰、王昭君、洪宣姣、柳如是、红英、梁红玉、祥林嫂、崔莺莺、祝英台、白娘子等几十个任务形象。她和琴师合作,从《香妃》开始,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发展、丰富,形成了旋律柔和、抒情优美的【尺调腔】极其一系列板式,使之成为越剧主要的基本腔。在《相思树》“门外阵阵西北风”唱段中,首创了【尺调腔】(二凡板);在《双烈记》“曾记得当年京口初相逢”唱段中,丰富了【弦下腔】;在《祥林嫂》“恨癞子怨婆婆”唱段里,恢复了(紧板)的运用。袁雪芬表演真切、严谨、细腻。善用中低音演唱,唱腔清新柔美,韵味浓郁,感情深厚,与精湛的表演技艺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流派风格。1952年曾获得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荣誉奖。
近三十年来袁雪芬致力于越剧男女合演和越剧音乐的改革,并主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传统剧目,重新改编演出了《祥林嫂》、《秋瑾》等近代题材剧目。袁雪芬的艺术实践为越剧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徐玉兰艺术简介
越剧小生徐玉兰,1921年生于浙江新登,十二岁在当地碧枣寺进“东安舞台”学艺。先学习花旦,后改老生。她唱过花旦,老旦,演过净丑。1940年始演小生,1941年在宁波天蟾舞台和施银花合作演出,红了半爿天。1944年夏在上海和傅全香合作,上演《黄金与美人》、《铁窗红楼》等,影响日渐扩大。1945年秋在天宫剧场和筱丹桂合作演出了《秦淮月》、《桃花朵朵开》、《是我错》等,深受欢迎。1947年参加《山河恋》的演出,同期组织了“玉兰剧团”,坚持越剧改革。1952年该团去北京组建总政文工团越剧团,1953年4月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并改成志愿军文工团。徐玉兰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等功奖和三级国旗勋章。1954年春徐玉兰和剧团回到上海,划归华东戏曲研究院下属越剧二团。
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徐玉兰成功地塑造了贾宝玉、张生、张珍、张继华、李梦龙、刘谌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她戏路宽,能文能武。她的唱腔在越剧早期曲调和【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绍兴大班、京剧、徽戏、武林调等剧种的曲调和唱法,1947年演出的《是我错》已形成了徐派【尺调腔】。在《北地王》“哭庙”中刘谌唱的“呼天痛号进祖庙”这段唱腔,以高亢激昂著称,扩大了【弦下腔】的使用范围,对【弦下腔】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和推进。在《亮眼哥》万松青唱的“羊吃羊”唱段中首创了【尺调腔】(行路板)等新板式。徐玉兰组织唱腔,从人物性格出发,善于和音乐工作者合作,勇于创新。她认为【弦下腔】对各种情绪都可用,发展余地很大,所以几乎每演一出新戏,她都要和琴师或作曲一起研究,设计新唱腔。虽然都是以【弦下腔】为基本调,但旋律各不相同,做到每剧都有新的创造。
徐玉兰的表演洒脱优美,唱腔高亢华彩,唱法刚柔相济,嗓音明亮,咬字坚实,气息控制自如,演唱时充满激情,独树一帜。她在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和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均获演员一等奖。她和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追鱼》均拍成彩色影片。最近,她主演的《西园记》也已拍成电视艺术片。徐玉兰以戏曲形象塑造的贾宝玉,特别富有艺术魅力,影响遍及国内外,倍受推崇。
吴小楼艺术简介
越剧老生吴小楼,1926年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小手工业者的家庭。十岁时到余姚山南庙女子科班“双凤舞台”学艺,专工老生。在科班时学过【吟哦调】、【四工腔】和京剧【摇板】、绍剧【二凡】等,为以后的从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0年到上海演出,1943年初进“雪声剧团”,1946年到“芳华剧团”唱头肩老生。吴小楼表演的特点是戏路宽,演过老生、老旦、大花脸、小丑等,老生有《天国风云》的洪秀全、《情探》的张行简、《则天皇帝》的上官仪;老旦有《争儿记》的李奶奶、《浪里行》的杨奶奶;大花脸有《柳毅传书》的火龙、《三看御妹》的刘天化、《追鱼》的假包公;小丑有《窦娥冤》的张驴儿等。这些角色都塑造得很成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演唱嗓音宏亮,曲调舒展,吐字清楚,组织唱腔善用小移位大转调的手法,并能注意字与声、情与腔的关系,做到咬字准、出字清、送字远,从而托字出、字正腔圆、声情并茂。1952年在全国戏曲会演时,吴小楼获得演员三等奖。
竺水招艺术简介
越剧花旦竺水招,原名竺云华,1921年生于浙江嵊县灵鹅村。十二岁在金溪后山百佛堂进“天然凤舞台”习艺,先学小生,后改花旦,三月后转入“瑞云舞台”深造。在科班时,竺水招文戏学过《三凤怨》、《三官堂》、《双金花》,武戏学过《平山堂》、《百花山》等。十五岁开始在叶彩金剧团搭班,唱二肩旦,十六岁起与尹桂芳在黄岩演出,曾受反动当局迫害监禁四十多天,释放后,两人在城隍庙结拜为姐妹。1940年到上海,先后与胡素芳、徐玉兰、姚水娟一起演出。1942年3月与傅全香合演《并头肩》,1944年再次与尹桂芳合作。1947年参加了《山河恋》义演。1948年上半年改演小生,并组织“云华剧团”,直至解放。1951年在上海和商芳臣一起重建“云华剧团”。后去南京,建立了南京市越剧团。竺水招在艺术上受尹桂芳和姚水娟的影响较深。四十年代她在《七星庙》剧中饰演年轻时的佘太君和《貂禅》剧中饰演貂禅等角,极受欢迎。此外,她还演过《碧玉簪》中的李秀英、《天雨花》中的荀含春,《沙漠王子》中的碧美,《浪荡子》中的妻子,《石达开》中的石达开等。解放后,又塑造了柳毅、夏完淳、左维民、徐澄、江姐、阿庆嫂及《铁窗红心》中的向永贞等人物形象,都受到群众的欢迎。《柳毅传书》一剧还拍成电影,《南冠草》一剧曾得到郭沫若同志的高度赞扬。《碧玉簪》“三盖衣”的表演层次分明,身段台步的运用很优美,又符合感情,是越剧界旦角中最有特色的。她在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得演员一等奖。竺水招为人单纯、正直,她功底扎实,表演细腻内在,演唱朴素、柔和,扮相漂亮,素有“美丽的小鸟”之称。另外,她对艺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来不挑剔角色的大小,不计较戏的轻重,这种甘当配角的优良品质,给同行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令人痛惜的是,1968年,竺水招同志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张桂凤艺术简介
越剧老生张桂凤,1921年生于浙江肖山坎山镇,十五岁在嵊县招龙桥习艺,专工老生。“串红台”(演出)时,张桂凤和同科唱大面的张正仙初露头角,师傅们就从她们二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给戏班命名为“凤仙舞台”。她学的第一出老生戏是《双金花》,1937年在《月月高升》演出时已成头肩老生,1943年在沪杭线各剧团演出时已挂头牌。1945年下半年再次进“雪声剧团”,接受了话剧、电影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不断探索,求教、吸收,逐步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张桂凤的戏路很宽,从学戏起她就一人兼学数角,如在《琵琶记》中她既演老生(张广才),又演老旦;头本《十美图》既演小生(曾荣),又演花脸(严嵩);上下两本《双金花》中演王文龙是一人到底,前演小生,后演老生。在以后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她塑造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公远,《金山战鼓》中的韩世忠,《窦娥冤》中的窦天章,《打金枝》中的唐皇,《二堂放子》中的刘彦昌等老生行当的角色和《西厢记》中的崔夫人,《江姐》中的双枪老太婆等老旦行当的角色,以及《祥林嫂》中的卫老二、《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天国风云》中的李照寿等反面人物,都演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极为出色。张桂凤组织唱腔能从人物特性、规定情景出发,善于鲜明生动地刻画各种人物形象。在《江姐》双枪老太婆唱的“热血染红满天云”唱段中创造了越剧【回龙板】和【流水板】;在《祥林嫂》卫老二唱的“东南西北全走遍”唱段中恢复了越剧早期的【平板】的使用。她的演唱吸收了绍剧的某些旋律,把它有机地溶化到自己的唱腔中,听来刚健质朴、力度强、频音多、韵味足,有男性老生的特点。在全国戏曲观摩会演中获演员二等奖。
范瑞娟艺术简介
越剧小生范瑞娟,1924年生于浙江嵊县,十一岁进“龙凤舞台“学艺,先习花旦,后改小生,半年后即登台演出。1938年春到上海,先后与姚水娟、竺素娥、邢竹琴、金香琴、傅全香、袁雪芬等合作演出。1944年入“雪声剧团”。1945年1月演出《梁祝哀史》时,范瑞娟感到原六字调唱腔太低,想把它提高一调;由于她平时爱好京剧,故在唱六字调唱腔时吸收京剧【反二黄】的旋律,且演出时得到琴师周宝才托、帮、衬、垫,即兴伴奏时还吸收了京剧【反二黄】的过门,两人配合默契。在《山伯临终》“儿死亦要与她同坟台”唱段中,丰富、发展、形成了哀怨、伤感、悲愤的【弦下腔】,丰富了越剧声腔艺术,被同行广泛吸收运用。1947年春和傅全香共同组建东山越艺社。投身越剧改革。四十多年来,范瑞娟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梁山伯、贺老六、焦仲卿、郭暧、许仙、李秀成等众多人物形象。她的表演温厚、儒雅,嗓音亮堂,唱腔淳朴豪放,而小腔则迂回曲折、丰富动听,独树一帜。
范瑞娟1952年荣获全国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她和袁雪芬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放映,同年在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得音乐片奖。她为越剧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傅全香艺术简介
越剧花旦傅全香,原名孙泉湘,1923年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九岁在柳岸兴福庵进“四季春”科班学艺,专工花旦,也演青衣。学艺半年即随科班到肖山、宁波、上海等地演出。曾先后与施银花、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等演员合作。她继承了施银花的【四工腔】;吸收了筱白玉梅的【快板】;还学习运用了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和评弹艺人徐云志的某些唱腔及运腔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1947年春,她与范瑞娟组建了“东山越艺社”。同年8月,参加了《山河恋》的演出。四十多年来,她创造了九斤姑娘、恒娘、祝英台、杜十娘、李亚仙、华山圣母、刘兰芝、红娘、小青青、江姐等多彩多姿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情探》中敫桂英一角,演得极为成功,曾拍摄成电影。其中“行路”一场的抒情【弦下腔】尤为同行和越剧爱好者所喜爱。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一场中祝英台唱的“记得草桥两结拜”一段【尺调腔】(慢板),也脍炙人口,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傅全香的表演富有激情,嗓音明亮,曲调绮丽圆美,音域宽广,真假嗓结合自然,增强了越剧音乐的表现力,素有“金嗓子”和“花腔女高音”之称。在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和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均获演员一等奖。
徐天红艺术简介
越剧老生徐天红,1925年生于浙江余姚,十岁在湖堤塘下进的笃班女子科班“天星舞台”习艺,专工老生。那时科班艺徒都争学小生、花旦,没人学老生,但徐天红认为,别人不愿学的就偏要学。她不但学好自己行当,还偷学别人的戏,谁若生病她就顶上去演,经常在一台戏中饰演多角,不久即为观众注目。1940年她到上海,在万商茶楼演出《采桂别桂》,一炮打响,观众反应热烈。此后和袁雪芬、马樟花、赵瑞花、筱白玉梅等合作演出。1946年组织了“天红剧团”,1948年参加了电影《祥林嫂》的拍摄,1950年与戚雅仙组织“合作越剧团”,并和戚雅仙、焦月娥、高剑琳合作拍摄了彩色影片《石榴花》。数十年来,徐天红塑造的《杏花村》中的王老汉、《梁祝》中的祝公远、《红楼梦》中的贾政等等老生形象,都极为成功,她还演过《西厢记》中的崔夫人等老旦角色。
徐天红的唱腔受到绍剧的影响,激昂高亢,苍劲老练。曲调多用颤音、切分音,并能用不同的滑音收尾。唱法上多顿挫,鼻音、脑音与喉音并用,增强了音质的厚度,富有男性感特点。她的咬字喷口用劲着力,有独特的表现力。她处理一个唱段总是精心安排乐曲的开头和结尾,认为成功的起唱是重要的开端,而隽永的落腔能使人感到余音不绝,回味无穷。徐天红在《明月重圆夜》钟老汉唱的【尺调腔】(慢板)“一见女儿如此样”唱段和《琵琶记》“扫松”张广才唱的【六字调】(流水)“只见鹅毛大雪飞”唱段中,体现了她的唱腔特点,是特别受到观众欢迎的。
筱丹桂艺术简介
越剧花旦筱丹桂,原名钱春凤,1920年生于浙江嵊县长乐镇。十三岁在崇仁解德寺“高升舞台”习艺,专工花旦,四个月后即以头肩花旦登台演出。1938年来沪,在恩派亚戏院演出,报上曾赞她“文京戏赛过梅兰芳,文戏赛过白玉霜”。四十年代又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之说(“三花”指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一娟”指姚水娟,“一桂”即筱丹桂),红极一时。1945年起,她领衔的“丹桂剧团”邀请新文艺工作者,合作从事越剧艺术改革,演出了《秦淮月》、《是我错》等剧。1947年8月参加了“十姐妹”《山河恋》义演。筱丹桂的拿手戏有《杨贵妃》、《大劈棺》、《刁刘氏》、《倪凤扇茶》等。她功底扎实,能文能武,花旦动作特别美,武旦也精。她的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并有一双神采灵巧的眼睛,讨人喜爱。筱丹桂的嗓音柔中有刚,咬字扎实。她的唱腔吸收了施银花的特点,加上自己的融化、创造、具有轻松、短促、优美、活泼的特点。如她灌制的唱片《西厢记》“拷红”和《玉蜻蜓》“张雅云劝夫”等唱段,曲调活泼流畅,感情丰富,颇能激动人心。
不幸的是:1947年10月,这样一位好演员,才28岁的筱丹桂,却被流氓恶霸张春帆迫害致死。临死前,她在被单上写下了“做人难,人难做,人死了”这八个饱含血泪的字,控诉了旧社会和张春帆对她的迫害。
(责任编辑:田高峰) |
- 上一篇:建国以来上演的秦腔剧目
- 下一篇:阿房宫与“阿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