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新区田晨日用百货便利店移动版

主页 > 秦腔剧本 > 戏剧史料 >

渔鼓三棒鼓敲出来的天沔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也叫荆州花鼓戏,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这一带平原辽阔 ,湖港交织,歌乐一起千人应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崇巫善舞之风就很盛。巫师敲锣打鼓“媾通神灵,驱邪祈福。”后 流 风余韵保留在民间,百姓利用锣鼓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的对比变化,表达对神 灵、对祖宗、对生命、对生活、对生产种种感受、感应的情绪、意念等。《荆楚岁时记》载:“ 击 鼓载胡,傩舞逐疫”。屈原在《九歌·东君》中就有“应律合节”舞以迎神的生动场 面,如 :“(音根)急张弦也),瑟兮交鼓,萧(箫)锤(锺)兮瑶(音区,悬挂钟磬的木架) ,鸣( 音驰,字同,古竹制乐器)兮吹竽,思灵保(指巫)兮贤(古音读作枯的去声), (音喧) 飞兮翠(通,举起翅膀),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指东君日神,也泛指其他神 灵) 之来兮蔽日。”
  
  鼓锣是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是远古人类创造的最早乐器。古代的“钟”代锣,编钟已有商代的出土物。战国初的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其发音精确,铸造绝伦,堪称世界音乐之最 。西南民族地区早在春秋时已能铸造精美的铜鼓和鼓锣,它与人的掌与掌相击,物与物相击的最 初认识有关。后利用它产生的音响传递信号,惊吓野兽,表示感情。至于“发梓作器成琴 瑟”已是后来的事了。
  
  天沔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 到俳优百戏活动中,所谓“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荆州府志》)。最早与 天沔花鼓戏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花灯锣鼓,这是指它的源头,其实从歌舞到戏曲,则不能不说薅草 歌 。“每夏耘时,择善讴者一人击鼓而歌,锣钹应之,谓之薅草歌。”(转引刘正维编著 《湖北省民间音乐概论》)除了薅草歌、栽秧、扯草都有歌,统称田歌。天沔民间常说:“打工 喊号子,下田打锣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清道光年间,从草台灯班戏发展起来的天沔花鼓戏,早年演出形式,就是锣鼓伴奏,人 声帮合,直到解放后才加入文场伴奏。前面说的花灯锣鼓只是天沔花鼓戏吸取民间音乐的 一个方面,天沔花鼓戏音乐还有从渔鼓、道情、三棒鼓说唱中得到丰富的滋养,所以天沔人说天 沔花鼓戏是“渔鼓、三棒鼓敲出来的”。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天门的周天官奏请圣上批准,堵死了汉水上游的九条支流,以致造 成鄂中的天门、沔阳、潜江、监利等湖沼地区水涝灾害猖獗。此说不可信。鄂中湖沼地区 水患不绝,是因为当时官府捞钱,不管治水修堤的结果。民谣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 ”一遇水灾,穷苦百姓只好“背起三棒鼓,逃荒到四方。”清末天门《逃水荒》唱道:“ 正月是新春(哪),宣统把位登(哪),指望今年好收成(哪),谁知啊荒得很(哪)。”“二 月凉嗖嗖,人人带忧愁,采把野菜把生度,实在难下喉。”“五月是端阳,落种来插秧, 大小淹得精精光。”“堤溃无人管,穷人饿肚肠,眼望洪水泪汪汪,携儿带女逃水荒。”
  
  渔鼓亦称“竹琴”,“道筒”是一种打击乐器。它用竹筒为体,长约65到100厘米 ,筒底蒙以猪或羊的护心皮。用时以竹制筒板合用。后也有改用云板的伴奏道情,故称渔 鼓道情。
  
  渔鼓在宋人诗中已有咏叹,宋人薛季宣《雨后忆龙翔寺》:“菱歌四面来渔鼓,灯火层 层到客舟。”渔歌道情在湖北流行始于明清之际。明人卓人月在《寒夜录行》中说:“我 大明,诗不如唐,词不如宋,曲不如元。不过吴歌[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 铰丝]等小曲,可谓我大明文艺之特创。”这些民间时调小曲沿长江而上,经黄梅、武穴 、 汉口传入湖北荆州地区,然后再由荆州传到襄樊、老河口、郧阳等地,与湖北各地音乐结合 ,化为当地民间小曲,融入高跷、采莲船、蚌壳精、敲碟子等歌舞中。逃荒时用它走四方卖 艺糊口。同时也自然地吸收一些当地曲调如[西宫调]、[梁山调]、[南曲]等,这之中 最 具代表性的是沔阳的渔鼓道情。
  
  相传清道光年间,天沔有张洪显、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和刘泡被称为沔阳渔鼓名角。其 中皮氏兄弟将渔鼓腔用于皮影演出,促使渔鼓腔由叙述体向代言体发展。
  
  三棒鼓历史更早,传说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扁鼓,手轮三根小木仗, 三 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发展到宋以后,从演唱小曲到中 长篇,并从话本、鼓词中移植事故,如三国、水浒、封神、西游、薛家将等。声腔发展到后来, 除[平腔]、[悲腔]、[凤尾腔]、[杂花腔]、[鱼尾腔]外,还有[十枝梅]、[ 摘 花 调]。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三棒鼓传到湖北天门,融入 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天沔一带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 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莲湘,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 , 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 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沔华侨当时 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如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比利时 、 瑞士等欧洲国家,还有“华人花鼓剧团”及对这一艺术进行研究的组织。
  
  渔鼓、三棒鼓在清末时就由逃荒糊口的演唱变为二人化妆三人化妆表演故事,进而组成 草台班子参加农村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等聚会活动。在演出时用几张桌子搭成 戏台,故农村称之为“平台花鼓戏”。大约1930年前后才进入洪湖的峰口,沔阳的杨林尾, 天门城关的茶园、剧场演出。在城镇演唱中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 、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 一 。
  
  天沔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80余种,多为民间小调,像[思凡]、[绣荷包]、[放 风筝 ]、[芦花调]、[双撇笋]、[站花墙]之类。唱腔优美质朴,乡土味足,生活气 息浓烈。
  
  传统剧目《站花墙》写湖广应山杨玉春,自幼与燕山天官王洪的女儿王美蓉订亲。玉春后因父母双亡,前往王家投亲,王父嫌玉春家贫,不认这门亲,并将玉春责打40大板逐 出门外。美蓉丫环春香不满王父所为,暗将美蓉引至花墙与玉春相会。杨王二人互诉衷情,交换 信物,订下再结同心之好。[站花墙]就是该剧主要曲牌。其他还有[摘花调]、[西腔 ] 之类。
  
  天沔花鼓戏除民歌小调外,主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悲腔]、[打锣 腔 ]等,大都男女同腔同调。著名演员有沈三、陈尧山、赛云霞、杨笃清、黄楚香等。剧 目过去多为民间生活小戏,解放后从楚剧、汉剧移植了一些剧目。70年代末以来,新编的大型 历史剧《十三款》,小型现代戏《小坚决》、《买摇窝》、《家庭公案》等均已拍成电影 播映。传统剧《站花墙》(《花墙会》)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责任编辑: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