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 width=高级搜索|网站地图|TAG标签RSS订阅[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西安曲江新区田晨日用百货便利店
当前位置: 主页 > 秦腔剧本 > 戏剧史料 >

曲苑奇葩——沔阳小曲

时间:2023-01-30 21:18来源:转载 作者:胡 铁 树 点击:
当一只只渔船摇荡在湖中,当一朵朵莲花飘向那岸边,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拉开嗓门,轻轻唱起《洪湖水,浪打浪》。这一曲具有泥土气息、悠扬动听的《洪湖水,浪打浪》,自195
  当一只只渔船摇荡在湖中,当一朵朵莲花飘向那岸边,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拉开嗓门,轻轻唱起——《洪湖水,浪打浪》。这一曲具有泥土气息、悠扬动听的《洪湖水,浪打浪》,自1959年至今,共传唱了46年,经久不衰。不仅唱遍了祖国大地,而且享誉海内外。沔阳(今仙桃市)籍歌唱家、歌剧《洪湖赤卫队》韩英扮演者王玉珍动情地回忆说:“这首歌,周恩来唱了几十年,文革中,他不能和大家一起唱,就一人悄悄地哼,直到他去世前,还深爱这首歌。”六十年代,王玉珍赴日本演唱这首歌,轰动了整个朝野,东京各大报刊撰文称赞道“中国青年歌唱家王玉珍动人的歌声妙不可言,美极了!”然而,《洪湖水,浪打浪》优美抒情的旋律,就是来自沔阳小曲曲目《望郎》。
  
  1958年大跃进时期,著名歌唱家蒋桂英把由沔阳农民刘同兴作词、音乐家何良佑配曲的《回娘家》民歌唱进了杯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这首民歌与另一首东北民歌《回娘家》形成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听沔阳花鼓剧团退休音乐干部黄宏志讲,该民歌就是沔阳小曲曲目《补背褡》的调子。
  
  1982年11月,沔阳小曲著名曲目《小女婿》又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小曲唱片,并唱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在武汉,不少小曲爱好者学着“沔古老腔”唱道:“鸦雀子嘎几嘎,老鸦哇几哇,人家的女婿多么大,我的女婿一滴卡(一点点大的意恩)”。唱得特别开心,不亦乐乎!
  
  更值得一提的是,沔阳有一出《美人瓶》的戏,其中就配了《月望郎》、《姐望郎》、《十二月望郎》等10多种小曲调,令听众如痴如醉,乐不可支。那乡土韵味宛如珊瑚般鲜活生动,又如春雨般甜蜜,滋润着听众的心田。
  
  由于沔阳小曲曲调高亢、优美、动听,还有不少的曲调被楚剧所吸收。据仙桃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荆州花鼓戏剧志》编辑欧东汉讲,1910年,沔阳遭水灾,由陈辛苟(艺名戏夫子)领班,组合谢春成(艺名赛湖北),姚玉春(后为楚剧艺人名录排列第七名)等一批沔阳花鼓戏艺人赴汉口共和升平戏楼与黄陂花鼓艺人姜秋平(又名小宝宝)同台献艺,给楚剧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轰动了整个江城。演出一月后,沔阳大水已退,大部分的艺人开始返乡,只有姚玉春、黄黑苟留居武汉,把《讨学钱》《思凡》、《招郎》、《补背褡》、《十枝梅》等许多沔阳小曲曲目传授给了楚剧。从那以后,楚剧开始用汉腔唱沔阳小调了,丰富了楚剧音乐。如由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湖北省楚剧院演出的大型古装楚剧《孟姜女哭长城》有这样一段情节,随孟姜女一同闯关的湖广沔阳人士为门关老爷唱了一段沔阳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家乡年年遭水灾,离乡背井闯关来!”门关老爷听后连声赞道:“好听,唱得好!唱得好!”门关老爷分文没收,让沔阳小曲艺人入了关。
  
  沔阳小曲始于明清时期,从它的基础来看,明显地承袭了明清俗曲的路数。据沔阳籍辛亥革命志士张难先捐赠给仙桃市档案局的《市隐圆集》一书中有“闲依豆棚陪客话,忽闻秧鼓唱农歌”的诗句。它流行于汉江沿岸一带的沔阳、天门、潜江、监利、京山、汉川等地。早期多为沿门卖唱,常为一人敲碟子演唱,一人用二胡伴奏。因此,又叫“碟子曲”,或称“内河小曲”,是逃荒要饭的手段。如“三棒鼓词”有这样一段唱词:
  
  三棒鼓,三根棒,婆婆敲锣媳妇唱,
  诉水患,诉灾荒,字字句句成文章。
  人双双,泪双双,挑起三棒离故乡,
  渔家拍鼓走世外,飘过东海太平洋。
  
  古老的劫难,是沔阳湖乡人切身折磨的真实生活,他们一旦遇到遭灾的年月,有的人家不得不逃走他乡讨米要饭,他们一来靠小曲谋生,二来传播了苦难湖乡的文化。后来,一些艺人逐步转向茶馆、酒楼进行演唱,以此开展自娱自乐活动。
  
  沔阳小曲的曲目有100多个,其中70多个有词,如《小奴今年一十三——一十八》(6个曲牌),《玉美人告状》、《月望郎》、《十八摸》、《张生跳粉墙》等,这些曲目大都来源于沔阳、天门一带民歌中的小调,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调》、《鲜花调》、《玉娥郎》、《五更调》、《探妹》、《九连环》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属于单曲体,其曲趣及表现力非常丰富。有抒情言志的,有轻松愉快的,有低沉哀怨的,也有叙述性很强的,如沔阳小曲艺人程兰亭(艺名一朵云)所唱的《雪花飘》:
  
  雪花飘儿飘(哇),雪花儿飘,
  飘来飘去数(呀嘛)数丈高,
  飘一个雪花更(哪),更比奴家容颜还娇。(唷喂唷)
  飘一个雪花更(哪),更比奴家容颜还娇。(唷喂唷)
  
  这是一支抒情的曲目,唱词内容融景生情,咏物有神,听众听来格外亲切。
  
  又如胡曼记,沔阳小曲艺人代开文唱的《观情书》:
  
  上书房,观情书,从头来观定,
  只观得二八女两眼泪淋淋,
  才知道我的郎得了病,
  我的情郎哥,恩爱的妹妹情,
  得了病就该早来信。
  
  该曲唱词优美,清新自然,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沔阳小曲是以唱为主的曲唱艺术,它的音乐风格是根据沔阳方言四声语调的特色而形成的。由于语言的关系,沔阳小曲与汉滩小曲有明显的不同。有的词未变,而风味各异。如沔阳小曲《放风筝》词中都有一个长的弹舌音,叫“打轮子”,而汉口已故小曲艺人胡邦彦唱的就是用汉口话,也没有“打轮子”。又如汉滩小曲《秋江赶潘》,后流入沔阳,就被沔阳人唱出了色,那一段艄公的说唱,要求一定用沔阳语言来处理才够味。因此说,沔阳小曲是在本地语言特色上发展起来的。其语言通俗、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如胡曼记、沔阳小曲艺人徐必达所唱的曲目《恶婆婆》有这样一段唱词:
  
  小奴的命不好,娘屋里死得早,七岁送到婆屋了。
  家务两三载,袜子都没买,破衣烂衫像个刘海。
  六月天气热,帽子都有得,浑身晒得象锅铁。
  冬天里纺棉纱,她不管鞋和袜,脚手伸得像个糍粑。
  各处把柴哈,人人走娘家,我也想回去看我的妈。
  婆婆把话说,开口就是噘,是那个在折磨你这样过不得。
  
  由此可见,《恶婆婆》这段词有鲜明的沔阳风味,词里的“伸”字,沔阳方言读ceng,,也就是裂口子的意思;“说”,读xue,“撅”读jue(即骂的意思)。“哈”,沔阳话就是把柴捡回来,听来格外亲切。
  
  在长期的流传中,各类艺术品种在不断交流。“沔阳小曲”是今“湖北小曲”的一个支流。“湖北小曲”则是“汉滩小曲”、“沔阳小曲”的总称。
  
  “沔阳小曲”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不少唱词既雅俗同在,又良莠共存,有的比较粗俗,甚至是封建糟粕。但瑕不掩瑜,它以自己鲜明的特征融汇千百年江汉平原地城文化的优良传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这些泉涌如珠的小调,文化价值的含意是不可低估的。
  
  “沔阳小曲”充满乡音乡情,今天它有了新的发展,由一人演唱发展到多人演唱,边唱边舞,气氛更为活跃,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责任编辑:田高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秦腔曲牌

    秦腔曲牌是衬托秦腔戏剧中不同人物动作、过场和各类戏剧角色...

  • 秦腔八大传统 绝技

    秦腔八大传统绝技 1.吹火 一般多用于有妖怪、鬼魂出现的剧目中...

  •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红是江西南部地区的民间不戏,它源于当地浪行的采茶...

  • 恩施扬琴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是湖北地方小曲中音乐性较强、表现力...

  • “天沔”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这一带平原辽...

  • 唢呐

    自汉晋始,沔阳(今仙桃市)民间有一种乐器叫唢呐,是乡村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