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新区田晨日用百货便利店移动版

主页 > 秦腔剧本 > 戏剧史料 >

西府秦腔名人

  王炳(生卒不详),宝鸡县(今陈仓区)虢镇东湾阁底堡人。戏曲活动家。西府秦腔四班社之一——王家班(聚顺社)创始人。
  
  清咸丰十一年(1861)王炳家因种鸦片,本人以烟商而致家颇富。自己喜爱戏曲,遂出资购置戏衣,招揽名家演员,成立了“聚顺社”,群众习称“王家戏”。王炳自任箱主兼领班。四代相传。1949年解体,历88年,名演员荟萃,后成为西府秦腔四大名班之一,为西府秦腔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玢(1857——?),岐山县蔡家坡湖平村人。晚清岐山县戏曲活动家。武生出身。家颇富。酷爱戏剧,好结识江湖艺人,故于清光绪四年(1878)自出资金,购回全新戏衣一副(十蟒十靠),招收四方名角,组建“高家班”,又名“永顺社”。由于衣箱新鲜,名演员荟萃,一时名噪西府,成为西府秦腔四大班社之一。高玢组织的“永顺社”长期活动于西府各县、陕南各地和甘肃东部,深受群众喜爱。他在戏班逢演出收不敷出时,自己即出资补贴,演员照拿工资。没有演出时,将自己家的稻田划出50亩,房屋3间,专供无家可归的艺人度日。为了戏班排练和演出方便,在高店镇修建戏楼一座。
  
  “永顺社”在高玢的创业和高家长期的精心扶持下,经历清代、民国至1951年,高家戏衣箱封存解体,前后垂74年。
  
  黄谋娃(生卒不详),宝鸡县千河乡黄家崖人。西路秦腔艺人,工净。其父为清同治至光绪时期艺人。谋娃12岁随其父学艺,后其父在《铡美案》中扮演陈世美时,因用真铡刀,误被铡死。谋娃从此搭班于“聚顺社”,主工大净,兼演架子花脸,以包公、张飞等角色见长,为民国初期西府有影响的净角。是“聚顺社”的台柱演员,群众中有“王家(聚顺社)没谋娃,戏就不行啦”的谚语。
  
  雷大坪(生卒不详),周至县大坪村人,后迁居眉县城关下坡村。清末光绪至民国初年西路秦腔演员。工须生,曾有“雷班长”、“老班长”等称呼。光绪初年曾任眉县“华庆班”领班长多年,还曾在“永顺班”作过较长时间的演出。他以唱工见长,善于把周至腔和礼泉腔揉和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西府秦腔唱腔。驰名陕甘两省。他的唱腔“发音自丹田,使用的纯天罡音,端起端落,字音响亮宏大,而能得中和之气。”显示出西府秦腔的独特风格。20岁时因倒嗓,遂离开戏班,但因酷爱秦腔,所以在家务农和修筑周至城墙过程中,仍坚持调嗓练唱,经两年多的苦练,终于练出了一副铁嗓子。他的拿手戏为孔明、关羽、李白、岳飞等路戏。清光绪年间,有一次在凤翔演《李白醉写》,知府尹长看后赞扬说:“你演的活象真的一样”,随当面赏银一两,他演《赵德胜带箭》的唱腔,人称绝调,在西府和陇东一带颇负盛名。
  
  袁壁辉(?——1924),武功县杜寨人。西路秦腔名旦角。学艺于华庆班,艺名宝宝,兼演刀马旦、闺阁旦。擅唱武功调,唱腔圆润揉和,甜蜜动人。他演《曹玉莲走雪》、《打樱桃》等类节目甚为独特,唱做工别具一格。宝宝长期在“华庆社”、“永顺社”演出,曾为武功马家班领班,名震关中和陇东。西府民间至今流传有“嘹的和宝宝一样”;“看了宝宝的《走雪》,做起活来不知歇”等谚语。
  
  侯 烈(生卒不详),小名皂成。凤翔县人。西府秦腔艺人,工须生。清末民国初为“聚顺社”(王家戏)主要演员兼领班。擅演红生,以关公戏为其见长,有“活关公”之称,红极一时。民间有“甲寅、争气两个旦,离开皂成不得转”的谚语,来称颂他在当时王家戏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约于民国十年左右去世。
 
  李 仓(生卒不详),艺名李双来。宝鸡县贾村李家凹人。西府秦腔艺人,工旦角。李嘉宝之父。光绪初年曾为“义兴班”(田家戏)领班。主要演出剧目有《春秋配》、《蜜蜂计》、《双鸳鸯》、《进妲妃》等。时为西府秦腔驰名旦角演员。
  
  欧根娃(生卒不详),艺名欧林林。凤翔县陈村人。西府秦腔艺人,工大净。约于光绪初年自成自乐班社,后逐渐发展成为小型戏班社,人称“根娃班”。为西府二十四小班之列。光绪年间,在宝鸡“义兴班”(田家戏)搭班演出。主演花脸角色,如:《蜜蜂极》之晋献公,《进妲妃》之殷纣王,《春秋配》之侯尚官等角色,颇负盛名。
  
  焦明珠(生卒不详),人称疙瘩娃,虢镇北堡子人。西府秦腔艺人。工须生。民国十年后,一直为“聚顺社”(王家戏)的基本演员。以唱功见长,嗓音高亢清脆,悦耳动听。主演《赶坡》、《秋胡戏妻》和三国戏里的诸葛亮及封神戏中闻仲等角色,深受群众喜爱。
  
  任争气(生卒不详),艺名争气娃。西府秦腔艺人,工旦角。清光绪三十年前后为“聚顺社”(王家戏)的台柱演员,与甲寅为同期旦角演员。因演戏认真,群众中有“甲寅争气两个旦,离了皂成(侯烈)不得转”的谚语。后期曾任王家戏领班长。
  
  甲寅(生卒不详),西府秦腔艺人,工旦角。清光绪三十年前后为“聚顺社”(王家戏)的主要演员,与任争气同演旦角,红极一时,颇得观众好评。
  
  温金邦(生卒不详),西府秦腔艺人,主包本,工须生。民国十年前后为“安正班”主演,后入“温家班”当派班长,记戏很多,能包住温家班所有演出剧目,能补所有角色。人称“大肚子”。
  
  王半截(生卒不详),宝鸡县虢镇东湾人。西府秦腔艺人,工丑角。民国二十四年后为“聚顺社”(王家戏)驰名丑角演员。为人正直,无不良嗜好。身材虽短小,然演出诙谐幽默,语言滑稽,动作干练,常惹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深受观众喜爱。
  
  武吉子(生卒不详),宝鸡县阳平构村人。西路秦腔演员,工旦角。光绪初年以青衣、花衫著称,人称“碎吉娃”、“水鸡娃”。入“义兴班”(田家戏),为其主要演员,长期演出于西府及陇东、宁夏一带,故其唱腔在甘肃、宁夏很风行,人称“吉娃腔”。演出剧目中以《压岁》、《祭塔》、《扫雪》、《抢板》、《拾草》、《祭桩》、拾娃》、《采桑》等著名。唱念做功最为感人,其表情微妙,音韵缠绵,为同行者所叹服。
  
  张钧(生卒不详),艺名韵娃。岐山枣林乡罗局人。西路秦腔艺人,工青衣。长相俊俏,色如敷粉,演出多不粉墨化妆。声带清越响亮,人称铁嗓子,以做工戏见长。清末民国初年华庆社著名演员,他的拿手戏《采桑》,声情并茂,与其他班斗台,韵娃演出《采桑》,必胜对方,当时西府民间流传有“皂成的‘三斩一碰’,不及韵娃的《梅龙山戏凤》”之说。1929(民国十八年)年馑,饿莩载道,韵娃率领华庆社及周围班社艺人安度灾荒,受到同行艺人的爱戴。
  
  五喜儿(生卒不详),西路秦腔艺人,工青衣。光绪中叶就驰名渭河南北,后来到西安演出,人称“西秦青衣泰斗”。光宣间已年过五旬,仍不减当年。拿手戏有《放饭》、《桑园会》、《毒二娘》等,扮演《玉虎坠》之冯娘,《美人图》之姜后,《铡美案》之秦香莲等,观众赞口不绝。
  
  辛任芝(生卒不详),或称“新润子”。西路秦腔演员,工花旦,尤其擅长刀马旦和武旦。长相俊俏,特长“抡火旦”。与袁宝宝、韵娃、雷大坪等均为清光绪年间华庆班著名演员。他演华庆班独创表演绝技《跑马》、《打秋千》等,均甚出格。唱斗台戏时,每演必胜对方。当时有人编了套顺口溜:“辛任芝身带多少宝,《泗州》《降鼠》《收三霄》。《水漫金山》真好看,《跑马》《打秋》实在超”。
 
  王伯明(1870——1942),名兆离,字伯明。扶风县法门人。秦腔剧作家。清举人。1904年加入了同盟会。1906年至1912年先后在县高等小学、凤翔府中学任教,后又任扶风县教育会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被选为陕西省临时议会议员,省教育厅社会科员,住易俗社专办戏曲改良事宜。同年4月被追补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并参加创办西安“易俗社”工作,先后兼任该社编辑、文化教员及社长等职。1916年因赴京就任议员,社长职位久虚,后改选为名誉社长。
  
  王伯明初在岐山时创作了中型传统戏《鬼冤》,后在“易俗社”期间,曾创作了提倡民主共和,反对封建**的剧目,如《共和纪念》、《欢迎议员》、《自由恨》、《开国图》、《训俗享》、《新审判》、《新糊涂判》、《梁上君子》、《熊耳山》等锯目。题材新颖、构思离奇,语言雅俗,情节曲折,均在易俗社排练上演。《梁上君子》、《新糊涂》两剧,出版社曾出版发行。改编了《观音堂》、《重台》两剧,又同高培支二人合作修编了传统剧目《蝴蝶杯》等。这些作品,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它宣传教育,唤醒民众的作用。后因双目失明,久居家中,曾口授以家人代笔编写了《彩梅传》。1942年卒于家。国政府要员林森、蒋介石、于佑任等均致唁电哀悼并拨款助葬。
  
  张荣清(生卒不详),约在清道光年间生于眉县城西第五村。戏剧活动家,清代武举出身,系“华庆社”迁往眉县时的创始人。他热爱戏曲活动,旧时的眉县一带迎神赛会,当地无戏班助兴,常到外地邀请,他即决意自己创办戏班。为此,他四处奔走,自筹资金,购买了周至县杨华村一户张姓人家的一套戏箱,并延揽原班社艺人,另招收学员数十名,聘请江湖名流艺人,以家中书院为排练场地,使“华庆社”艺业大振,名流荟萃,名噪西府各县,为宝鸡地区最有影响的戏曲班社——四大班社之首,每演会戏,即受优等待遇。
  
  王彦魁(1878——1941年),又名王书,俗名“唐娃子”,西府一带群众有王班长称谓。祖籍岐山县怀贤乡(今麦禾营乡),西路秦腔艺人。幼在汉中石娃子班学艺,后回关中西府在“丑寅班”、“永顺社”、“华庆班”搭班演出。成为“华庆班”戏芯子。他始工小生,后主须生兼老生,以靠把、箭衣戏见长。主演剧目约30多本,所演四阵三箭戏(《黄河阵》、《五雷阵》、《梅花阵》、《万仙阵》、《泗水王带箭》、《周遇吉带箭》、《赵德胜带箭》)和《逃国》、《太和城》等尤为突出。他功底扎实,表演娴熟,扮象俊美大方,所表演的《太和城》中孙武子抡麻鞭打五鬼;《逃国》中的抖马动作和打一鞭、《破宁国》中朱祖亮舞戏枪、《梅花阵》中耍拳、劈叉、耍单鞭、《黄河阵》闻仲鞭扫灯花等许多特技表演,在西府一带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为西府五大班长之一。他唱腔主天罡音,托音行腔自然而流畅,满宫满调,音正大而浑厚清澈,吐字刚劲有力,具有西路秦腔中正平和之韵,曾被誉为西路秦腔正宗。他主演的《逃国》一剧,曾在易俗社挂牌演出,受到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的高度赞扬。他一生忌演关公戏。多在江湖搭班演出。嗜吸食鸦片。后因事途经岐山县中学门前暴病而卒。
  
  吕贵(1878——1957年),俗称“老西儿”。宝鸡县周原王家村人,西路秦腔艺人,老旦、须生、丑角等各行当角色皆可演出,戏路宽广,记戏较多,可演出100多个剧目的各种角色,故而人称“大肚子”。为“聚顺社”(王家戏)早期主要演员兼派班长(似现在的导演)。虽唱功较差,然以其记戏之多的特点,长期在王家戏中起了顶梁柱的作用。1957年逝世,终年79岁。
 
  王魁娃(生卒不详),西路秦腔艺人,工须生。清光绪中期陇县“顺义成”戏班演员。为该班首班领班长,俗称“王班长”,负盛名于陇县与甘肃平凉一带。他唱念俱佳,扮象俊美大方,嗓音清亮,以唱工见长,善演关公戏,所演《古城会》关羽颇具特色。主要演出有《秋江月》之王震、《文王回西岐》之周文王、《司马拜台》之诸葛亮等。平生记戏百余本,有丰富的艺术实践,每演出“斗祭酒”戏,都以奇特设计击败其他戏班,使“顺义班”为八小班之首。约在民国十年前因病去世,终年40余岁。
  
  魏德娃(生卒不详),西路秦腔艺人,工净。陇县“顺义成”戏班早期演员。约在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活动于陇县一带。俗称“拢不住”。他虎背熊腰,颇具净角天赋。表演大方,声音浑厚而洪亮,以架子功戏表演见长,所演《破洛阳》之马武、《灭方腊》之方腊都很有特色。清末住陇州步兵统领崔镇武,曾被他演出的《破洛阳》着迷,连三晚点演此戏,场场看到底。在陇州邻县一带负有盛名。
  
  谢德奎(生卒不详),原名牢牢,凤翔人。西路秦腔艺人,工净。清末至民国学艺于陇县“顺义班”,为该班后期演员较有影响者,主要活动于陇县及甘肃平凉各县,后搭班陇县朱家班、刘森戏班。曾为“顺义班”净角主演。以架子花脸见长,扮相魁伟,化妆面大额宽,头盔后倾,具西路秦腔表演特色。所演《赵氏孤儿》之屠岸贾,《斩颜良》之曹操,判官戏之吹火,有独到表演技巧。能勾画许多西路秦腔脸谱,传为新声社绘制脸谱图。建国前夕,疾终于陇县霸关口村。
  
  张太(1881——1966),宝鸡贾村镇钟楼寺人。西路秦腔艺人,工净兼演须生。幼年在陇县顺义班学艺,后在甘肃庆阳、徽县等地搭班。1931年复回陇县顺义班演出,后为“顺义班”领班长。1933年顺义班戏箱转让给蔡家班,即在西府“安正班”、“鸣盛班社”、“蔡家班”、“朱家班”搭班演出。他初演须生,所演《孤魂阵》在陇县一带负有盛名。后主演净角,以架子功见长,主演的剧目有《庞涓搜府》中庞涓,《黑虎打台》、〈沙陀国〉中李克用等,终生上演剧目约60多本。他唱腔宽厚洪亮而有力,扮相高大,动作大方,稳重扎实,颇有气势。建国后,参加宝鸡市西路秦腔队,口述西路秦腔传统剧目《收张奎》、《北邙山》等14个,被收入《秦腔剧目初考》。1956年,赴省展览演出,以75岁的高龄演出《沙陀国》,深受西安文艺界赞扬。1966年退休居家去世,终年85岁。
  
  王玉堂(1882——1954),宝鸡县(今陈仓区)石羊庙人。艺名香苓,西府秦腔艺人,工小旦、后兼演老旦。幼随父跟班学艺。清光绪年间曾自己组班,即有影响的“香苓班”,演出于凤翔、宝鸡一带。曾会同其他西府秦腔班社,在凤翔城集资修建庄王庙一座。后在“安正班”、“鸣盛社”、“三民社”、“新民社”搭班。所演剧目有:《春秋配》、《火焰驹》、《花田错》等数十本。他嗓音洪亮,表演细腻,擅长踩跷。在《马芳困城》一剧中,饰演九夫人的跷功表演有独到之处。他负盛名于铋、凤翔一带。
  
  张春华(1884——1923),眉县城西第五村人。戏曲活动家,系“华庆社”在眉县的第三代传人。“华庆班”第二代传人张书去世后,即由张春华为领箱人。约在民国九年(一说民国八年),在周至下青化(一说眉县上青化)演戏时,不慎失火,衣箱被焚,面临戏班垮台之势。张春华即与几名骨干艺人商议应急措施,组织演员四处求援,一面自筹资金,雇人在家重新制作头盔、靴帽,自己亲自奔西安购置衣箱。通过两个月左右的奔劳,所用服装基本凑齐,使“华庆社”重振旗鼓,演出西府一带。1923年去世,年仅39岁。
 
  张德民(1885——1975),字保祥。岐山县故郡乡人。西路秦腔艺人,有张班长之俗称。6岁起在宝鸡张万班从艺6年,后因荒年在汉中牧牛1年,13岁始在陕南“天顺班”搭班,后回关中先后在岐山“蔺积良班”、“华庆社”、“永顺班”等搭班演出。1951年参加岐山县人民剧团。张德民从艺70余年,晚期为“永顺社”台柱演员,工须生兼老生,以道袍戏见长,终生演出剧目约100余本,以《拉骡子》、《伯牙奉琴》、《抱琵琶》、《诸葛撑船》、《四进士》、《醉写》、《法门寺》、《辕门斩子》等为代表剧目。他嗓音醇厚、苍劲有力,唱腔有南路秦腔韵味,在西路秦腔中别具一格。道白吐字清晰,声情配合恰如其分,以笑见长,运用自如,自然流畅,表演大方,感情逼真,名噪西府一带,为西府四大班中五大班长之一。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被特邀展览演出《拉骡子》一剧,获演出奖。1956年冬,他被邀请至西北戏曲研究院,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口述剧本80多个,被《秦腔剧目初考》收录《打秋》、《跑马》等四个。 1965年退休回原籍,后于家中病卒。他所演唱的《诸葛撑船》一剧,于1982年被中国唱片公司出版的《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所收录。
  
  司东计(1886——1958),宝鸡千河乡人。西路秦腔演员,工须生。长期从艺于“聚顺社”(王家戏),以文须生戏中的唱、念、做功戏为其特长,尤其道白音韵,抑、扬、顿、挫,干净利落,最为感人。三十年代初,自己筹借资金,购置戏衣,招收演员,办起了“司东计家戏”,自任领班。所演须生戏中,尤以《十道本》、《闯宫抱斗》、《上煤山》、《秦琼卖儿》、《李白醉写》、《表功》、《五丈原》等剧目最为拿手,以须生中的衰派气氛为其见长,有“死东计”的绰号。在演出《闯宫.抱柱》时,技艺绝妙,改装动作神速,在火彩、鞭炮刚停后,展现在舞台上梅伯的形象则是被残暴君王用火柱烧得遍体焦黑、血肉横飞的躯体,形象逼真感人,全场哑然,观众无不啧啧称道。 1953年司东计戏班解散后,改唱皮影戏。1956年9月“宝鸡市西路秦腔队”成立,司东计被吸收,并于同月19日参加西府秦腔名老艺人赴西安展览演出,司东计时已71岁高龄,演出了《十道本》,获奖旗一面。1958年因病逝世。
(责任编辑:田高峰)